首页 理论教育 古琴与钢琴的发展差异:中西文化视角分析

古琴与钢琴的发展差异:中西文化视角分析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影响古琴发展进程、速度和方向的问题。

古琴与钢琴的发展差异:中西文化视角分析

古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但却为何迟迟未走向繁荣?除了前面已述的由于传统文化的割裂而造成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冷漠和忽视、新时代人们审美观念已发生变化、现阶段对古琴艺术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等原因外,关于当代古琴艺术如何发展,目前还处于争论、摸索阶段,也是导致古琴艺术发展步履蹒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何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我们的古琴艺术?这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影响古琴发展进程、速度和方向的问题。我们当然不能操之过急,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我们也不能陷入无休止的理论争讨而踟蹰徘徊,而应该与实践结合起来,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摸索、校正。

如今,古琴已不再是位于八音之上的神器、雅器,但它的确又不是一件普通的乐器。我们不必为传统所累,抱残守缺、墨守成规,但我们更不能抛弃古琴传统之精华,失去古琴之本质特色,那将是“丢掉西瓜捡回芝麻”而得不偿失。现阶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还琴于民”,由“雅化”走向“俗化”(但不庸化),通过“大众化”而至“化大众”,扩大琴士队伍,让更多的人认识古琴、了解古琴、研习古琴、喜欢古琴,犹如金字塔形的沙堆那样,越堆越宽,越堆越高,只有这样,古琴艺术才会找到发展、繁荣、辉煌的途径。

笔者认为,古琴在“大众化”与“化大众”的过程中,不妨新旧并举,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将原汁原味的古琴艺术与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古琴艺术并行发展,这样才能推动古琴艺术又好又快地发展。多元化发展之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文人琴与艺人琴的关系上,视古琴艺术为音乐艺术的艺人琴将会成为主流,但文人琴的传统也依然应该在一定范围保存,也即是说,应将古琴的自娱与他娱、审美与养生、乐器与道器、雅化与俗化等相结合并行发展。

2.在流传方式方面,应大力提高专业教育水平,推动古琴演奏与创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同时也应推动古琴的社会化、业余化发展,吸收更多的古琴爱好者,普及古琴教育,为专业队伍输送人才,为古琴发扬光大奠定群众基础。(www.xing528.com)

3.在古琴演奏曲目方面,既要在保存传统曲目、抓紧对传统曲目打谱工作的同时,也应当力创新作,开拓新的音乐语言和音乐形式,开发新的演奏技巧,适应现代人生活与审美情趣

4.在古琴演奏形式方面,除保持独奏、琴箫合奏等传统演奏形式外,还可尝试其他形式,与其他民族乐器、小乐队、甚至钢琴等西洋乐器合奏,以探索古琴更广阔的表现力。

5.传统的古琴减字谱记谱法,的确有不利于学习、传承的缺点,但它却有它的科学性和优越性。这种不固定节奏、“演奏即创作”的形式正是二十世纪以来许多现代音乐的旨归。我们万万不能丢掉这一传统而改用五线谱简谱,况且古琴丰富多样的演奏法也非五线谱或简谱所能记下。但我们可以尝试将减字谱加以改进,或者将减字谱与线谱和简谱相结合,以利于古琴的学习和普及。这方面已有专家做了许多成功的探索和尝试。

6.在斫琴、取材、形制的改良等方面也还有待探索、改进。古琴的制作,目前还是以手工作坊式制作为主,取材主要来自天然材料,导致古琴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昂贵,不利于普及。是否可探索在不失其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借鉴西方乐器的发展之路,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或者手工制作与机器制作并存,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对于取材,可否使用人工材料以降低成本,甚至或可优化乐器性能,这些都可大胆探索。对于古琴的音量是否需要扩大、是否需要用扩音器以利于公众场合演出等,历来观点不一。笔者认为,在不失其文化品质与品位的前提下,改进琴制以提高音量,或者利用扩音器扩大音量都可大胆尝试,多样并存,让实践来检验效果,决定取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