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文化差异下的古琴与钢琴发展

中西文化差异下的古琴与钢琴发展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第二章所述,古琴与古代文人士大夫有着密切的关系,“琴因士而存,士亡则琴亡”。但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心理精神特征却并未消失,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的士仍有着切不断的血脉。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在于传统文化的衰微。所以这些未来的精英很难像古代知识分子那样,集“文人”与“乐人”于一身。

中西文化差异下的古琴与钢琴发展

如第二章所述,古琴与古代文人士大夫有着密切的关系,“琴因士而存,士亡则琴亡”。那么在当代,士亡了吗?的确,士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而消亡了,当代的新知识分子也不再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也不必隐于“溪山”,从琴中寻找精神寄托。但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心理精神特征却并未消失,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的士仍有着切不断的血脉。正如余英时先生曾说:“士的传统虽然在现代结构中消失了,‘士’的幽灵却仍然以种种方式或深或浅地缠绕在现代中国知识人的身上。”[6]例如,中国古代文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思想,依然大量存在于当代文人与知识分子的心中;中国古代文人集“琴、棋、书、画”于一身的完美形象,仍是当代许多文人与知识分子所羡慕与追求的目标;以琴作修身养性的工具以及“琴者,禁也”、“琴者,心也”等思想也还在一些老的文人或琴人等小圈子范围内存在。

那么,琴却为何还难以回到当代知识分子的身边?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在于传统文化的衰微。刘承华先生说:“古琴在现代的一度沉息,并非琴人们守旧的结果,而与现代文化中一度盛行的对中国文人传统的轻视相关。”[7]鸦片战争以降,中华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二十世纪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新篇章,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至二十世纪70年代,特别是“文革”十年后,已完成了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的“伟大阉割”。一切皆变,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也变了。新一代知识分子大多接受的是西式教育,以至有人把80年代的知识分子喻为“吃狼奶长大的一代”。不知晓传统文化,不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琴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就更别提去了解和学习古琴艺术

在提倡构建多元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传统文化已愈来愈受到重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内容中,都纳入了一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教育,激发了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但处于追求物欲与快节奏生活之中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却已无心思和精力去聆听、体会古琴艺术之美。在大学里的文科生特别是中文专业这些准“文人”们,接受了相对较多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但他们却大多没有音乐这门必修或选修课程,即使选修,接受的也是西方音乐的教育内容。所以他们音乐知识相当匮乏,对古琴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在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中,近年来却由于种种原因,“文化”素质呈普遍下降趋势,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及其价值的认知是很有限的,并且他们接受的音乐教育也是西方音乐的理论体系,学的是西方的乐理和声、曲式、作曲法等,他们也难以对古琴产生兴趣。所以这些未来的精英很难像古代知识分子那样,集“文人”与“乐人”于一身。教育体制与教育内容的缺失,无疑是古琴难以在当代知识分子中传承的一个重要原因。(www.xing528.com)

那么,古琴还有没有可能和必要回到当代“士”身边呢?古代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具备一定音乐素质。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素质教育、修身养性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生活和工作都很有必要。朱光潜曾在《音乐与教育》一文中说:“我们所最忧虑的我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大半没有音乐的嗜好,这似乎表现了民族精神的衰落。我个人认为人心的污浊与社会的腐败都种根于此。”[8]此番话语不能不令当代人深思。古琴本身的特点使它比其他乐器更适于修身养性,况且古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古琴演奏、聆听古琴音乐不仅可作为学习传统音乐的最佳途径,对于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美学也会有莫大的帮助。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优越性,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士”阶层加入琴人的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