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音乐节奏审美的总体特征

中国音乐节奏审美的总体特征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音乐节拍的律动特征,通常将音乐的节奏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均分律动,一是非均分律动。中国音乐在节奏处理上体现出弹性的灵活多变的特点,中国音乐的节奏以“非均分律动”和“非功能性均分律动”为主,且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这种节奏称为散板或散节拍,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中国音乐的节奏有时还将非均分律动和均分律动以对位方式结合起来,使他们在不同声部出现,如戏曲中的紧打慢唱。

中国音乐节奏审美的总体特征

按照音乐节拍的律动特征,通常将音乐的节奏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均分律动,一是非均分律动。均分律动即所谓“有板有眼”,其时位感是均匀、规则的,强弱有序,逻辑清晰。而非均分律动即所谓“无板无眼”,其时位感则是不规则、不均匀的,强弱位置没有固定的规则,现代音乐上往往称之为“散板”。在均分律动节奏中,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拍值不变,强弱拍有规则地、均匀地按小节线的划分循环往复地出现,可称之为“功能性均分律动”;另一种是“非功能性均分律动”,这种节奏虽有强拍与弱拍的分别,也有小节线,但强弱拍在每一小节中的位置不固定,即并不遵循“每小节首拍强”的规律,而是每拍中强拍的位置忽前忽后、变化多端。中国音乐在节奏处理上体现出弹性的灵活多变的特点,中国音乐的节奏以“非均分律动”和“非功能性均分律动”为主,且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

在中国音乐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非均分律动”,即节奏富于弹性而灵活多变,完全没有均匀地时值和规则的强弱,不能划分小节线,也不能确定音的强弱轻重规律,其节奏是随着音乐表现的需要由创作者和演唱、演奏者自主决定。这种节奏称为散板或散节拍,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民歌中的汉族山歌,其主要特征就是节奏松散,还有蒙古族长调、牧歌苗族的飞歌,回族撒拉族土家族的花儿,白族的“大本曲”等等,都以使用散节拍为其特色,在演唱时节奏自由伸缩而充满弹性,使内在感情得以尽情抒发;很多传统器乐曲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就是用的散板,在曲中部分也时能见到,如民间器乐曲浙东鼓吹,常用结构是“散—快—散—快”的循环反复;唐代大曲的结构就是“散—慢—中—快—散”,散节拍在其间不仅占据着其他任何一种节奏的两倍分量,还担负着音乐的开始与结尾收束的重要使命。

戏曲可以说是集我国传统音乐的集大成者,其他几大部类如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器乐、说唱音乐的历史积淀都被其收而取之。戏曲音乐的结构主要有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体系,在这两大体系中都有散节拍的音乐特征。在板腔体系统中除散板外,还有“导板”“摇板”“滚板”等散板类的种种非规整板式;在高腔里与帮腔互呈对比因素的滚唱部分,也是以散拍子为主体板式的。在曲牌体系统中不少曲牌也是散板的,这些节奏都是非均分律动。正由于戏曲里散板的成分太大,后人在记谱时,不得不专门创造了散板的符号“艹”。[4]

中国音乐中也有均分性律动的节奏,但这种看似均分的律动却是大量非功能性的,即虽然它也有强拍与弱拍的分别,也有小节线,但强弱拍在每一小节中的位置并不固定,即并不遵循首拍强的规律,而是每拍中强拍的位置忽前忽后,变化多端。在我国的民族器乐作品中,就往往把长音作为重音使音乐的重音位置随时变化、移易。魏晋时期阮籍所做的古琴曲《酒狂》看似用的6/8拍子,按照西方音乐的节拍规则,其强弱安排应该是“强、弱、弱、次强、弱、弱”,强拍应在第一个八分音上。可是该曲实际演奏强弱的安排却是把强拍放在中间的音上,形成“弱强弱”的格局。从效果上来说,这样的安排更表现曲情——酒醉后头重脚轻、跌跌撞撞的情态。可见,中国音乐中的节奏是随着音乐表现的需要由创作者自主决定的,在创作之前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一定要往上套。[5](www.xing528.com)

在我国民族音乐特别是戏曲音乐中,有一种板眼体制的节奏。这种节奏看似也是一种均分的律动,包括一眼板、三眼板、无眼板等,但这种看似均分的律动仍然是大量的非功能性的,并不具有西方意义上的强弱力度变化的规律。因为我国传统音乐中所使用的板眼体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包含着时值、力度及其规律等多方面因素,“板”和“眼”之间的时值差异并非钟表似的绝对等分。[6]也就是说,我们的“一板一眼”并不能真正等于2/4拍;“一板三眼”不能真正等于4/4拍;“一板两眼”也不能真正等于3/4拍。在这些板式节拍里明显地呈现出“散”的趋势,过门是弹性的,乐句是弹性的,小节是弹性的,丢腔是弹性的,尾音是弹性的,于是这些看似很“规则”的“板眼法”却是一种“猴皮筋式”的弹性节拍。

中国音乐中也有“功能性的均分律动”节奏运用,有均匀、规则的强弱拍安排,但这种音乐常常不单独存在,而是加入其他“非均分律动”(即散板)和“非功能性均分律动”的变化性节奏,使乐曲的节奏更自由,更富变化。多种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相连使用时,经常形成“散、慢、中、快、散”的组合。如汉族许多地方戏曲的大段唱腔和器乐曲,都形成类似以下的板式连接:散板—慢板(一板三眼)—中板(一板一眼)—快板(有板无眼)—散板,使音乐节奏的发展层次鲜明,合乎逻辑。中国音乐的节奏有时还将非均分律动和均分律动以对位方式结合起来,使他们在不同声部出现,如戏曲中的紧打慢唱。唱腔是散板(非均分律动),伴奏是有板无眼(均分律动),这就使唱腔与伴奏这两个声部之间构成非均分律动与均分律动的同步进行,形成节奏对位。因此,与其他音乐体系相比较,中国音乐体系在节拍节奏的运用方面是相当灵活的,除劳动号子和一些舞曲为了配合动作的均匀规则之外,在多数情况下,其强弱拍的交替并不十分有规律,而给自己留下更多自由回旋的余地。[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