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琴与钢琴:文化差异下的发展历程

古琴与钢琴:文化差异下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8]中华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和长期的农耕生产方式,也是内向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内向的品格,对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表现得突出的就是崇尚含蓄美。这些都是内向品格在艺术审美上追求含蓄美的体现。四句歌词没有一个“爱”字,却生动地表现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含蓄美与意境美。

古琴与钢琴:文化差异下的发展历程

由于中华民族在原始社会末期由母系氏族和平过渡到父系氏族时期,男性主宰体制和平取代了女性主宰体制,事实上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体制,致使女性化的心理特征较多残存。生产上由于妇女在采集食物上的重要作用,社会结构上由于较长时间的母系社会等等,使得中国的男性一直受到压抑,因此形成性格的女性化。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女性注重感觉,关注细节,多以意向思维,从整体观察事物,把握对象,而不善于分析,往往以直觉判断决策;女性往往情感用事,也具有宽容的融合精神等等。这些女性化的特点必然会在民族审美心理上显现出来。例如中国神话中女性形象给人印象深刻,故事也多,她们因能干而形象生动鲜明,例如女娲妈祖、西王母、嫘祖等等。从象征符号的选择来说,中国人也是爱月嫌日,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等。这种感情内向的审美特征,在中国传统文人阶层表现得更是鲜明,这可能是在潜意识上为自己的无力抗争所做的一种解脱,因此在诗歌绘画中往往以美女佳人自比,或借幽暗月亮或借柔弱花草为题。在音乐上,凡文人内心独白性质的音乐,也总是以柔软的音色表现,音域上也偏重高音区。在戏曲中文人阶层的自我形象,以女性音色显示。非文人的男性,或者音色粗鲁、沙哑,不上台面的小人物更是无腔无调无音色等等。[28]

中华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和长期的农耕生产方式,也是内向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对西方民族来说,中华民族的活动范围要狭小得多,很少像西方那样外出航海远行,祖祖辈辈长期“安居乐业”于某一地,重土轻迁,安贫乐道,生活比较平稳、节奏比较缓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少与外界进行商业文化甚至言语上的交流。久而久之就沉淀出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惯性思维,保守而缺乏开放的意识,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因循守旧,风险意识和竞争精神不强,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淡漠。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养成一种求稳怕乱的心理,不愿或者不敢冒大的风险,一切都按照规则礼制进行,逐渐形成了典型东方民族的内向型性格。[29]

加之,在长期的宗法社会与注重伦理道德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受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讲究礼制与敬让,推崇谦卑、恭维,个性需求与情感表达都受到压抑,使得中华民族不仅不善于公开显露自己的情感和愿望,甚至内心情感生活中也显示出消极和压抑,体现出典型的内向特征。封建儒、道思想都有相关表述,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阳货》)这种内省式的慎独、修身方法,至今我们仍大力提倡。《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大音希声”等等论点,都要求人们清静无为、少言寡语。这些思想言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影响、约束着人们的言行,加固了人们内敛、含蓄的民族心理。(www.xing528.com)

这种内向的品格,对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表现得突出的就是崇尚含蓄美。例如艺术作品的表达大多都热衷于意象思维,人们以象征性的动作、隐喻性的语言和戏剧性的场面来传情达意。因为处在集体主义的语境中,个人没有思想情感的自由,于是便借助现成的意象搭配进行表达。这种意象思维必然使得东方艺术以比喻为主的手法——诸如赋、比、兴成为最重要的创作技巧。唐末著名诗人和诗歌美学家司空图著《诗品二十四则》(简称《诗品》),对诗歌的风格意境作了比较系统的区分和论述,“含蓄”自成一品,标志着含蓄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评论中的基本准则,并推为艺之极致。我们的艺术作品讲求虚实结合,重表现而不是再现,例如面对高山大海,西方的艺术作品企图再现他们所看到的波涛、远峰,而我们中国画家更是要表现他们未曾看到的浩渺空旷,甚至希望表达出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更崇高的主旨。这些都是内向品格在艺术审美上追求含蓄美的体现。

内倾内向、不善表达和表露自己情感的性情品格,也使得我们的音乐语言的发展、音乐能力的发展和音乐审美情趣都与西方不同。中国传统音乐同样追求含蓄美、意向思维,追求音乐之外的“弦外之音”,即所谓“大音希声,至乐无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等等,都是对含蓄美的强调和追求。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娘问女儿你望啥,我望槐花几时开。”四句歌词没有一个“爱”字,却生动地表现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含蓄美与意境美。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古琴音乐就非常讲究“含蓄”与弦外之音,对内容的表现作淡化处理,以淡化和抑制的方式,通过以隐藏为显露,在隐藏中显露,将欣赏者的审美触觉伸向表象的背后,去获得更加丰富深厚的意味。这是一种从表象中透见深层、从有限中体验无限的美感形态。[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