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经典著述中对“天人合一”自然观有非常明确的表述,并且贯穿中国文化的始终。儒家经典《周易》最早提出了“天、地、人”三才的伟大学说,书中说:“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通而成卦。”还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这些观点不仅强调“三才”相应,而且将这种自然观与人伦道德联系起来,人生的理想就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
“天人合一”的一个含义就是要求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对自然的依赖远大于对它的征服,对它的顺应远大于改造,于是便形成了中国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协调的亲密关系。这种亲密,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必然依赖。他们认为上天是最高的主宰,同时也与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的时候。因而对它最好是“敬而远之”,不要去过问它,探究它,因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荀子认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此处的天,就泛指一切自然事物,可谓天然。意思就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自有它的发展规律,不要企图去改变它、征服它。
儒家提出的“仁爱”,就是不仅要爱他人,还要爱自然。在《礼记·祭义》中描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不时不食”,“取物以时”。即是说万物都有序,人们要顺应天地变化遵照时令办事,否则都是不孝之举。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要有节,不能过度,人类的生产活动,要有益于生态环境的发展。这体现出“天人合一”对农业发展的保护策略。孔子《论语》中有很多相关言论,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意即四季万物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强调了顺应自然的思想;“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篇》)意即只用一个钩而不用多钩的渔竿钓鱼,只射飞鸟而不射巢中的鸟。这些言论表明孔子主张自然界中有其生存繁衍的规则,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既要考虑眼前,又要兼顾长远,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同时也蕴含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很多的生态保护和农业教育思想。(www.xing528.com)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以老庄的服从自然说最为典型。《庄子》说:“天地者,万物之母也。”天地即自然,认为人为自然之子,将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表达。老子《道德经》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透露出中国人根本的自然观:自然的运行规律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因此人类只能顺应自然规律,依自然规律确立自己的行为方式,而不能试图主宰、支配自然。老子又说:“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天地自然,也处于转瞬即逝的变化之中,自然为世间存在的万事万物,并因天地宇宙的千变万化而瞬息万变。人受制于天、地、自然,因而,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则;汉代大儒董仲舒最早提出“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观点,即天和人是相类的,即人与天、与宇宙是相对应的。北宋哲学家张载总结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此大意为,天地为父母,个人乃因天地而生,天下民众都是我同胞,自然万物同样也是我兄弟。这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其中透露出浓浓的人文关怀和生态伦理意识。这些关于“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表述对后世影响深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