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琴记谱法:汉魏文字谱与唐末减字谱的发展

古琴记谱法:汉魏文字谱与唐末减字谱的发展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现有资料看,古琴曲的记谱法可能经过了两个阶段:一是汉魏之交的文字谱,二是唐末以来的减字谱。减字谱就是将古琴演奏的左手指的名称、所按徽位的序数以及右手指法和弦序等各要素以减笔字的形式组合而成为一个谱字。图1-9古琴减字谱图例在今天看来,其优点是记录弹奏音位、手法非常详尽,据统计各种指法符号有一千多个;但缺点是有关节奏节拍的记录很少,音高由于定弦有不同等因素影响,也不容易直接视唱出来。

古琴记谱法:汉魏文字谱与唐末减字谱的发展

据现有资料看,古琴曲的记谱法可能经过了两个阶段:一是汉魏之交的文字谱,二是唐末以来的减字谱(沿用至今)。汉代以前,琴曲完全靠口传心授,到汉魏之交,随着琴的形制定型、演奏技法的成熟并形成了初步的体系,便有人发明了文字谱。目前所见最早的一首以文字谱记述演奏手法的是琴曲《幽兰》,也是现在仅存最早的琴曲谱,相传为梁代丘明所作。现见到的为唐代的手抄本,收录在《神奇秘谱》中。记谱年代大约在武则天时期(684-714),原谱未署作者姓名,曲名前冠调名“碣石调”,故又名《碣石调·幽兰》。(见图1-8)

图1-8 《幽兰》文字谱片段

从上文可以看出,文字谱就是一篇关于古琴定弦法、演奏弦序、数位右左手指法和带有一定节奏因素的文字说明。

由文字谱到减字谱的改进大约是在中唐由曹柔在前人的基础上完成的,明代张右衮在《琴经》中记载:“(曹柔)乃作简字法,字简而尽,文约而音赅。曹氏之功于是大矣。”后又经过历代人不断改进、发展、变化,才使今天通行的谱式得以形成。减字谱就是将古琴演奏的左手指的名称、所按徽位的序数以及右手指法和弦序等各要素以减笔字的形式组合而成为一个谱字。其中弦序符号较大,每个谱字都有读法。如下图(见图1-9)所示,左上角的“夕”表示用左手无名指按弦,右上角的“九”表示按第九徽,中间的“勹”表示右手用勾的方法,“勹”内的“五”表示演奏第五弦。这种减字谱经宋元明清一直沿用至今,已逾千年。(www.xing528.com)

图1-9 古琴减字谱图例

在今天看来,其优点是记录弹奏音位、手法非常详尽,据统计各种指法符号有一千多个;但缺点是有关节奏节拍的记录很少,音高由于定弦有不同等因素影响,也不容易直接视唱出来。减字谱规定了用何种手法演奏,而对旋律运行不作绝对固定,但旋律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手法的变化。因此,这种乐谱不会死死固定什么,我们常可以看到同一首琴曲在不同琴谱上的各种差别。所以,相对五线谱而言,减字谱呈现的是一种柔性结构,它不规定音乐表达的固定内容和情感,这就更接近音乐艺术的本性——音乐是模糊性艺术——其魅力就在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