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课程评价监测案例与方法

音乐课程评价监测案例与方法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向社会有选择性地公布监测结果。区教委根据督导监测反馈,从“软”“硬”两方面着手干预。那么在监测结束后,合理有效地运用监测报告,在适当的范围进行公示、公布、公开,充分运用多媒体,做到监测结果“不排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方案指出监测报告指导教育决策职能部门制定方案和政策、指导教研培训机构和各校依据监测结果改进工作。素材二中是一份区域性的关于监测结果的运用方案。

音乐课程评价监测案例与方法

检测报告的有效、合理运用,是达到监测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教育决策部门、学校、教师、公众媒体的多方参与,奖励与问责同行才会更好地确保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导读引言

案例与素材

素材一

××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意见(节选)

……

(四)加强理论研究

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调研,加强质量监测理论研究,科学制订监测标准,开发监测工具,选好监测点,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在监测过程中加强监测数据的搜集与分析,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权威性,并定期提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分析报告,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强化结果使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职能改革,充分利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提高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各级教研培训机构和学校应充分利用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质量监测结果的宣传,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六)加强工作考核

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表彰奖励制度。制订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者予以通报

(摘自《××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意见》)

素材二

××区区域教育监测评估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为此,要加强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工作。我们通过在三所学校试点,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督导评估与教育质量监测流程:与责任区督学、督导专家团工作相结合,由责任区督学对学校随机督导、综合督导、实施监测;区监测中心采集、整理信息数据,形成数据报告;督导专家团对数据进行诊断、挖掘,梳理成果;区教委内部刊发评估与监测要报,学校印发评估与监测通报,建立反馈制度;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实施问责;区教委领导班子集体审议决定,进行行政干预。

概括讲,就是建立标准、监测、反馈、问责、干预五个步骤。

一是建标。根据《××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方案(讨论稿)》等内容,通过借鉴课程标准、教育教学标准、学生身心健康标准、特色文化校园标准,构建我区的指标体系和编制调查问卷,逐步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区域数据库,建立健全区域评估与监测工作机制。

二是监测。按好、中、差三类分别确定样本校,以五、八年级学生为监测样本,由责任区督学根据区监测中心学期规划,按要求实施监测。

三是反馈。区监测中心整理监测结果,责任区督学通过督导监测网络平台汇总相关考查材料,共同形成区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数据报告,由督导专家团分析、诊断,撰写分析报告,形成监测与评估要报,报送区教委主要领导,通报全区各学校进行信息反馈。并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向社会有选择性地公布监测结果。

四是问责。让结果产生利害关联性,即根据结果,采取物质或非经济的激励措施。既要问责教师,也要问责学校、教委各科室等部门,建立定期通报、整改报告和大会反馈、个别反馈,以及回访督查、约谈机制相结合的问责机制。

五是干预。干预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区内教育均衡发展。区教委根据督导监测反馈,从“软”“硬”两方面着手干预。“硬”主要是指六室建设、学校标准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该投入资金的,一定要满足。“软”主要指与《中国教师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推进课改,由其提供改进建议,提供专业上的扶持;与教育评估院合作,提出“心动课堂、快乐学习、幸福教育”的理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

(摘自《××市教育评估与监测》)

素材三

××中学音乐课质量监测报告及运用

落实管理责任。加强学校对艺术学科管理的统筹领导,加大音乐教育经费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学科办学条件,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学科教育经费和教学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课时,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

明确处罚措施。认真规范教学行为,对不按要求备课,上课不认真,对学生关注不够导致的教学质量差的教师,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销先进称号、取消评优评先资格等相关处罚。

透视与聚焦

国家级教学质量监测结束后,组织各省提交报告框架系统分析有关数据,形成国家质量监测报告,指导各地各校依据监测结果有效问责,进一步调整教育决策、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监测结束后,合理有效地运用监测报告,在适当的范围进行公示、公布、公开,充分运用多媒体,做到监测结果“不排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素材一中《XX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充分利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提高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各级教研培训机构和学校应充分利用质量监测结果,进一步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质量监测结果的宣传,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那么在监测结束后,怎么合理有效地运用监测报告,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方案指出监测报告指导教育决策职能部门制定方案和政策、指导教研培训机构和各校依据监测结果改进工作。

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作为教育最基础的一环,应该怎么来发展?前两项都是作为外部因素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从内因来看,我们没有方向。我们国家的很多基础教育监测结果只在小范围内公开,甚至对于很多参测的学校和教师都不清楚具体的监测结果。那么,试问这样的监测目的和作用在哪里?因此,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是否对参与的一线教师公开?以什么方式公开?公开到什么程度?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对一线教师公开监测结果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使参加监测的教师明确了解自己的弱势、清楚自己的优势,指导自己今后努力和发展方向,而且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对比,更能了解本学科在区、市、全国的整体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一线教师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成为“看得见的瞎子”,只知道自己在学校盲目地忙活,却不了解外面更精彩的世界。因此,所有的教育质量监测都应落到实处,要接地气。要真实有效地反馈给一线教师。(www.xing528.com)

素材二中是一份区域性的关于监测结果的运用方案。其中提出一要通报全区各学校进行信息反馈,并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向社会有选择性地公布监测结果。在这里,他们成立了专业的监测机构——区监测中心,设置专业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区域数据库和相关网络平台、有专业的督导专家团分析、诊断,撰写分析报告,形成监测与评估要报。落实到专业机构,教育质量监测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长期有效地提供更真实、更科学的监测数据。监测与评估报告要对相关学校起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明确整改的意见,并将结果整理成册,成立终结性评价。二要问责。让结果产生利害关联性,即根据结果,采取物质或非物质的激励措施。既要问责教师,也要问责学校、教委各科室等部门,建立定期通报、整改报告和大会反馈、个别反馈,以及回访督查、约谈机制相结合的问责机制。总之,成立专门的监测机构和组织专业的专家监测团队,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专业的督导专家团队,几方紧密结合是确保质量监测有效落实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素材三中,是一个简单的校级监测报告,里面提出了对教师不合规的教学行为进行处罚问责,却没有对表现优秀,教学质量较高的教师进行奖励。只处罚不奖励,从根本上来讲不会提高教师本身的积极性,只要不处罚的这种思想左右教师,那么音乐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问责不是目的,而且单一的监测结果并不能说明关键的问题。学校也应该成立专门的监测结果统计部门,将监测结果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即不同年度、同类学校拉通对比,才能得出更有效的结果。

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见》中提出:国家将成立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构,统筹开展全国教育质量评估监测工作。在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方面,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完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标准和工具,在监测结果使用方面,完善监测报告发布制度,建立分级发布监测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监测的公示、公告、约谈、奖惩、限期整改和复查制度;建立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问责机制。

感悟与分享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监测报告的有效运用是推动监测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要将所搜集到的监测结果进行有效合理的公示、公布、公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我们要成立专门的监测机构,组建专业的专家团队,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数据库并整理成册发放到相关的部门、学校和教师手中,同时还要提出监测的共性和个性差异,用于指导学校和教师进行整改。根据职能不同,监测报告主要有以下几种运用方式。

一、教育职能部门、决策部门运用

(一)在一定范围内及时公示

监测报告撰写完毕,要及时在教育决策层公示。为什么有些学科的质量监测结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就是因为在监测的设计和实施阶段,各层级相关人员没有充分参与。国家提出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测体系,那么,在监测完毕后及时公示,决策层能及时得到有效的信息,对于今后音乐学科教育教学的走向和政策的制定起一个导向的作用。

(二)在合理范围内公布

在这个合理范围公示、公开、公布,就要根据监测的形式来确定,比如说,小片区域监测(区级、县级)、分级监测(城市学校、农村学校,中学、小学或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高职)或大区域监测(市级、省级)、全国普查是不一样的。区域抽测和分级抽测只是一部分参与监测,监测结果不具普遍性,因此,在参与监测的教育系统内部即参与监测的学校和任课教师公布即可。如果是大区域监测、全国普查,那么,监测报告应在公众媒体公布。同时根据监测报告里的信息反馈,通过不同年度和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形成书面材料并整理成册,并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

(三)其他途径的监测数据公开

其他用于宣传的质量监测包括举办会议研修班、向相关人员(教育行政人员或教师)发放宣传册等方式。举办会议、研修班可以向相关人员宣传监测结果,能促进相关人员在监测结果使用上达成共识,同时了解如何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补救措施。

1.课程开发的专家,他们可以从对音乐课程设置的角度获得有关表现较差的学生的具体信息和情况。

2.教材编写的相关人员,他们可以根据学生在质量监测中的学业水平表现来修订教材和教辅用书。

3.负责教师培训的相关负责人,他们可以在质量监测中找到音乐学科师资群体的薄弱点,据此来确定或修改教师培训方案。

(四)监测结果奖惩、问责制

根据监测报告里的信息反馈,通过不同年度和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形成书面材料,整理成册,并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参与监测的学校、教师都要参与奖惩、问责制度。根据报告,可以将监测结果划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获得优秀等级的学校和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并作为标杆进行宣传展示交流。获得良好、合格的学校,教师要反思,监测的问题出在哪里,要进行改进和提高。获得不合格的学校,根据监测结果,寻找问题根源,同时,行政部门要参与干预,进行约谈、整改和限期复查。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问责和处罚。

二、学校的运用

(一)总结监测结果

根据监测机构提供的数据,进行再次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即每一年度的对比、同级同类学校的对比。找出本校的优劣势,找出比较同级同类学校后发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形成具体数据。

(二)找出学校层面的因素

学校自身的重视程度,课程安排是否合规合理,教材使用是否达标,等等,结合有关规定积极改进,同时向获得优秀等级的学校吸取经验。

(三)分析总结教师层面的原因

教学是否积极,是否是专职教师,教师教学专业技能达到怎样的一个层次,根据具体情况,找出本校音乐教师的薄弱点,开展校本学习和校外进修,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同时根据具体的监测情况,对教师实行奖励与问责制度,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不合格的教师采取约谈、整改和不定期检查等方式来促进教师的教学动力。

三、教师的运用

教师拿到相关的数据报告后,先要针对相应的数据,找出监测结果的成因,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结合同级同类学校的比较和不同年度的监测结果比较,形成自己的整改方案,上报学校,并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做一个导向。

讨论与思考

1.作为一线教师你是否看到过音乐学科的监测报告?

2.查阅资料,分析西方国家教育质量监测问责制度的优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