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音乐课程的组织与管理案例与方法

学校音乐课程的组织与管理案例与方法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该如何推进音乐课程组织与实施呢?在大力推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型学校文化滋养下,谢家湾小学的音乐教育课堂里,人们见证了教师与学生的成长“奇迹”,见证了该校教育管理突破的新成效。小彭算是学校第一位专职音乐教师。

学校音乐课程的组织与管理案例与方法

导读引言

近来,许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理念,紧抓艺术教育这一突破口,推行以艺术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创建富有人文色彩的艺术教育特色。校园连廊、教室内诸多艺术名家的励志名言或佳作日渐映入学生的眼帘,从雕塑、文化石、景观水池的音箱里也定时飘出流动的音符……难道这就是艺术教育的内涵吗?学校该如何推进音乐课程组织与实施呢?

案例与素材

案例一

巴渝红梅放光彩

有这样一所学校,拥有学生2000余人,教师100余人。1957年建校初,学校确立了以“红岩文化”作为校园文化指导思想。近年来,校长刘希娅提出了“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并实施“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型学校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全方位提升了办学品位,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较大反响。这就是重庆市谢家湾小学。

在大力推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型学校文化滋养下,谢家湾小学的音乐教育课堂里,人们见证了教师与学生的成长“奇迹”,见证了该校教育管理突破的新成效。

“丁零零……”上课铃声响起了,课堂里走进来1名数学教师,名叫杨必亮。他是谢家湾小学四年级某班的数学教师兼音乐教师。这节课并不是以“音乐课”或者“数学课”命名的课程,而是师生互动体验的整合活动课。数学教师如何能同时上好音乐与数学呢?家长们一开始忧心忡忡,争议很大。可没想到的是,课堂里杨老师给学生讲解如何发现数的重复的规律时,学生们不好理解,他却使用起音乐学科内容——节奏,用打击乐器让学生跟着节拍来找规律,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学生在享受音乐、掌握节奏拍击的同时,也轻松掌握了数学知识。而在语文课教师李晓琼的课堂上,人们则又惊奇地发现,李老师声情并茂地组织学生们正在欣赏一部交响乐,在音乐声中她激发学生的智慧与想象,启发学生用最美好的语言记录在音乐声中的所思所想。后来,孩子们写下了如下一段习作:“提琴就像一位尊贵的公主,唱到高音时亮而不尖,唱到低音时沉而不闷,犹如一阶楼梯,使人流连其中却不乏味。圆号就像一位男中音,既可唱出柔美之声,也可唱出嘹亮之声,仿佛在你的面前浮着一朵彩色的云。到了高潮部分,竖琴犹如一位歌声清脆的妙龄女子,为乐曲描上了画龙点睛之笔……”“叹为观止”,一位现场观摩的教师在习作背后写下四个字。

常常在谢家湾小学的课堂之外见到这样的情景:校长刘希娅带着各个教研组开展座谈,指导教师深度咀嚼《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真分析现有教材,梳理学科知识目标,反复集体备课、联合教研……教师不再抱着教材教死书,而是主动、个性化、多元地设计教育教学活动,艺术教育从原来的以教材为中心,走向了以孩子为中心。

(摘自中国校长网《重庆谢家湾小学课程整合纪实》)

案例二

特色器乐进课堂

音乐教师小彭,今年刚满26岁,工作三年,所在学校位处市区内的某镇上,18个班级共有学生900名。在小彭入校前,学校的音乐课基本上由校内少量有音乐爱好或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语文,或数学,或体育教师……音乐师资从无固定。小彭算是学校第一位专职音乐教师。为此,对于她的到来,学校领导充满了期盼和重视。在国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本着“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的管理理念,学校打算将音乐课程管理提升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围绕学校“视每一位学生为人才”的办学宗旨,开始着手打造以音乐教育为特色的艺术文化校园。

学校管理倡导师生共学,寓教于乐,结合彭老师的音乐特长——葫芦丝演奏,学校先后制定了以“葫芦丝”为特色的艺术学校创建工作方案,落实阶段性的创建工作,形成以“学校一把手”亲自抓,以音乐教师小彭领衔专业发展的音乐特色教育发展领导小组。在每周二、四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葫芦丝吹奏,培养教师兴趣,普及提高教师吹奏技能。短短一学期在学科教师中就培养了一批葫芦丝演奏能手,满足了艺术特色学科发展所需。与此同时,学生每周除两节音乐课以外,周五下午定期开展班级葫芦丝课外活动,广泛普及特色器乐,营造浓厚的音乐艺术氛围。放学后,彭老师所在学校的校园里总会飘荡起一阵美妙悠扬的乐曲——《金风吹来的时候》《金孔雀》……令人不由得驻足聆听,久久不愿离去。

经过三年打造,该校成功创建为重庆市艺术特色实验学校。多次承担区内的音乐特色教育展示现场,学生的葫芦丝吹奏在市区艺术节展演中荣获佳绩,学校一系列的特色音乐课程推进举措得到师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的办学声誉得到明显提高,办学效益日益增强。

案例三

一封辞职信

林××,男,是市内某师范学院音乐系的优秀毕业生。声乐是他的特长和爱好,在师范院校期间,曾多次参加校内、校外的赛事,取得了诸多奖项。他从小家境清贫,父母离异,是母亲用务农的微薄收入供他学习。为此,他特别懂事孝顺,期望着毕业后能发挥特长,扎根教育,改变家境,一展宏图。1999年毕业后他幸运地被分配到区内某镇的小学。开学头一天,他异常兴奋地紧握教委派发的介绍信见到了校长,此时的校长正埋头处理手中的文案,抬头问:“你找谁啊?”小王恭敬地向校长自我介绍了一番,校长笑着回应说:“好,好,好,欢迎你的加入!”随后便告诉他去隔壁办公室找李主任处理报到事宜,等候安排教学工作。

开学后,教学工作安排下来,小王如愿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担任三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兼任四至六年级的音乐课。他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学了四年的音乐专业,却被安排去教语文。于是,他找到校长,交流看法。校长无奈地劝慰道:“小王啊,你刚到学校不了解实际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学校目前师资紧张,首先得保证主要学科的教学,才有条件开展其他学科教学。学校这样安排也是为了整体发展的需要。”小王无言以对,默默地回到了工作岗位。

作为一名音乐专业教师,他无条件接受学校的安排,开始了教学之旅。成天忙于班级事务与语文教学工作,与学生打交道,与作业打交道,教学经验欠缺的他,一个月不到声音就嘶哑了。在兼任的音乐课堂里,小王已无精力钻研音乐教法,有时甚至下一个班级的音乐课铃声已经拉响,他还在上一个班级解决学生的矛盾纠纷,这样的现象不止一次发生。各班级的音乐课被班主任占为语文或数学时有发生,而且针对音乐教学的常规督查也常有无人问津的状况。校园里,他想偶尔练练嗓,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办公室里教师都纷纷忙着批改作业,完成备课。他想踏踏实实地进行音乐教学,做出专业学科教学成绩,可无人指引方向。他想继续如大学时期一样能参加一些声乐比赛,可校园里无机会,校外耽搁正常行课。他想培养一批热爱音乐的特长学生团队,学校明确提出“教师不可开班补习”。小王很苦恼,声乐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专长,更是他担任教师的信念。而如今的状况不仅专业特长无法施展,反而身心健康与职业价值受到重创。“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已经完全背离他选择教师职业的初衷。

一日清晨,校长的办公桌上,平放着一封泛白的书信。

辞别支持他音乐梦想的母亲,背着那把爱心电吉他,小林踏上国流浪歌手的征程。

透视与聚焦

聚焦以上三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一所学校的教育发展并不能局限于某一学科的发展,它是一项综合的教育指标体系。所谓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教育管理中究竟可取与否呢?案例一与案例二均较为成功地诠释了音乐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在学校艺术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案例一中的谢家湾小学音乐课程教育之所以能够有效落实并与其他学科并驾齐驱地发展,关键在于“组织管理”:一种办学思想的引领,一种管理策略的落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案例中的数学教师杨必亮,能将数学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语文教师李晓琼能将音乐教育与语文教育有机渗透融合,这中间超越学科、超越课程、超越时间的跨度,若缺少学校管理层面给予教师强大的引导与支持,怎会有“音乐教师教数学”这样一句戏言转化为真呢?

谢家湾小学以整合这种特殊的方式,有机地将音乐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不偏不倚,让音乐与语、数、外等学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课堂中运用动静结合、循循善诱的原则,坚持基本技能与情感并行发展,充分体现出该校音乐与人文、音乐与情感、音乐与创作有机融合并齐步发展的管理艺术,使音乐教育与学校管理的每一项内容同在。这些也正是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重视的体现,正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一种彰显与升华。

案例二中的新教师彭某所在学校地处区镇,学校管理者能精心培训,量才任职,珍惜这样一位来之不易的专职音乐教师,根据其特质,结合素质教育发展目标,制定出科学系统、符合学校教育实际发展需求的特色发展规划,实现音乐教育与办学特色的有机渗透结合。这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课程管理发展目光,也是学校重视音乐学科水平提升,重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得力举措。从彭老师的角度看,作为学校唯一的专职音乐教师,初入行业便能被学校管理者的委以重任,扶持她挑起学校音乐课程实施与特色发展的大梁,她内心的被认同感、被信任感可想而知。课程管理的核心要素少不了“人的教育”,该校管理者的管理举措主观上给新教师植入了深刻的职业价值观,客观上为激发教师的潜能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

案例三与案例二中的学校属同地区的城镇小学,却因管理者对待音乐学科截然不同的管理态度,造成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学校管理者一味认为学校的发展首先要保证所谓的“主要学科”教学需求,这是从思想上歧视音乐学科。而当最基本的音乐课堂常规得不到保证时,管理者也有疏忽散漫的嫌疑,不及时跟进常规管理,不深入了解音乐学科教师需求、不能妥善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造成教师的消极思想,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开展,因小失大。同样的专职音乐毕业生小彭和小林,一个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在管理者正确的指导下,能将所学音乐教育专长发挥得淋漓尽致,参与学校音乐学科教育的同时,也参与艺术特色文化校园的整体规划与打造工程,此举实属学校课程组织管理的智慧之举,更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有力决策。一个是曾充满梦想,意欲在音乐领域有所作为的青年,却遭遇管理者对音乐课程的疏忽大意,感受到的是所学课程的不均衡发展,从而断然选择放弃。这是对音乐课程管理者的批评,也是对学校艺术发展的不信任。

感悟与分享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也是艺术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近几年来,虽然教育部门极力呼吁加强素质教育,全面实行“减负提质”等相关政策,但基础教育高考成绩为考核内容的评价体系依然影响着部分学校的管理层,他们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主要课程之上,从而忽略音乐艺术教育课程。在当前形势下,若要试图改变这样的格局,笔者认为,学校要从根本上强化音乐课程的组织与管理,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组织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深入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确保艺术教育的持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重视学科均衡,突显办学理念

1.让音乐课程依托办学理念。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不能融入办学理念的课程则如“水中芦苇”,难以真正发挥其引领和育人作用。学校音乐课程的组织与管理,理应是基于办学理念下的一种教育行动。俗话说:“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在音乐课程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均是课程实施与管理的主体,而音乐课程只有真正进入实施环节,才能释放和发挥其育人功能。那么,管理者首先思考的重要问题应是凝聚人心、汇集智慧。那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汇集呢?办学理念是办学的出发点,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更是一所学校师生、家长内心对学校发展最美好的愿景。只有学校的办学思想端正,办学理念导向性、渗透性强,才能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以育人为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www.xing528.com)

2.让音乐课程管理顺应办学发展。

一所学校要在办学趋同化的大潮中,形成或保持自己独有的特长、魅力,需要独树一帜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文化正确指引学校的整体发展、指导师生言行、引领学校的一切学科课程发展。人们在观摩各大中小学校园时,除了观赏灵动雅致的校园环境以外,很大程度是借助参与学校的特色活动,去了解它的办学特色,去评价该校艺术教育发展水平,去界定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2015年5月教育部颁发的“教体艺”〔2015〕5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指出要将中小学生艺术教育工作自评项目作为监测教育发展和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督导检查。基于此,各中小学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将改变音乐课程在学校中作为花瓶式点缀的局面。

3.将音乐课程列入管理重点。

作为学校管理者,一定时期内要树立适合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音乐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性格发展、生活态度、道德水平。管理者在认真贯彻教育部指导纲要的基础上,要善于思考,敢于担当,主动挖掘艺术教育与文化内涵的契合点,树立起突显浓厚艺术特色的办学理念,将音乐课程的实施与办学理念文化相融合,不歧视,不放弃,使音乐课程发展目标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分支目标,并成为构建办学文化的一种可发展媒介,为学校整体发展服务。只有正确的理念文化导向才能够真正激发起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音乐课程管理过程中推动决策、控制、组织、实施顺利进行,从而加快艺术教育发展的步伐,最终实现培养全面发展“四有新人”的新世纪教育目标。

二、构建校园文化,营造艺术氛围

人们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师生在轻松、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和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才能施展所学所长。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当前在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的缘由。

1.利用音乐美化校园环境。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渗透和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操,道德观念。艺术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普及教育,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有机融入音乐艺术元素,不仅能熏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还可突显浓郁的特色艺术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所谓的音乐艺术元素不单是一段音乐电子铃声这样的直观听觉,更多的应该是扎实的音乐课程界面,例如班级音乐表演角、舞蹈厅、音乐文化长廊等等,使之在美化校园的同时,优化音乐学习环境,使艺术教育成为学校综合实力提升、特色校园建设的无形推动力。

2.利用音乐打造特色文化。

学校的特色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若仅仅停留在硬件设施改善、校园环境绿化的打造等浅显的层次上,是不利于素质教育发展和学生发展的。

目前,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推进音乐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舞台,是为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提供有效载体。利用学校广播站、校园网、班级音乐小报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音乐艺术,普及音乐知识,拓宽师生音乐审美眼界,创建艺术教育园地;巧妙运用不同风格的音乐串联校园大课间活动或课间组织等,缓解师生压力的同时规范校园日常管理;组建社团小组,培养音乐尖子生;定期举行校园“艺术节”;开展艺术教育展示活动,与德育、教学等渠道整合,渗透班级文化建设,鼓励师生创作班歌,举行班级文艺秀,让师生时刻感受高雅艺术的熏陶,让校园充满浓浓的音乐文化氛围。

三、制定发展规划,加快课程建设

1992年8月6日《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课程方案》的实施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课程方案》重要内容之一的音乐课程理应受到与语、数等学科同等的重视。因此,音乐课程的组织与管理是学校贯彻执行《课程方案》的有效途径。学校应统一思想,进行整体规划,深入挖掘艺术教育发展和音乐课程建设的目标意义,努力从实践中找到方法,贯彻落实教育方针。

1.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开足开齐音乐课。

《课程方案》明确规定学校开设的学科课程节数、周课时数各年级均要与国家下发的“小学课程设置标准”保持一致,不可随意增减课程、课时。对照小学课程设置标准,中学应保证每周1课时,小学应保证每周2课时。

附件: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摘录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

2.将音乐课程计划纳入学校整体规划。

一门学科课程计划的落实是学校艺术教育管理规范的体现,是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的具体化。抓好音乐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艺术教育整体规划的逐步落实。学校要有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有创建艺术特色学校的制度、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根据国家、市区相关的艺术教育方针、政策和行政法规,拟订学校艺术教育的规划和实施艺术教育的工作计划,统筹安排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认真总结。

3.健全音乐课程管理机制。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积极创建艺术特色学校。要加快音乐课程改革的步伐,就得加大音乐课程管理的力度。一是有分管艺术教育的校级领导,有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和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机构。二是要强化音乐学科教学管理,抓好课堂教学,确立专门的领导或组织负责常态的管理,指导每一位音乐教师制定出阶段性的个人专业成长计划或者音乐教学的计划,检查艺术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组织艺术教学的研究、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学科管理水平,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三是要注重建设过程中成果的积累。定期举办艺术特色项目培训、专题研讨、成果展示以及典型推广等活动,建立音乐教育成果档案,体现较高的管理水平。

四、强化考评督查,提升课程质量

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监测体系的建立是提高中小学生艺术素质的前提和必然结果。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后,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单独强调音乐课程评价,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并对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方法等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意见。

由此可见,考核评估是改进艺术教学和加强音乐教育管理的必要手段,是端正音乐教育方向,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在推进音乐课程组织与实施的进程中,学校要积极探索音乐教育教学评估改革,并将音乐纳入学校教学评估和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范围。

1.组织音乐教师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每学期认真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知识和能力的考核。

2.学校每年应对全校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一次自评,积极创建艺术特色学科。

3.建立音乐专业团队,成立学生艺术团、教师艺术团,加强培训,提高水平,定期针对师生演出,参加艺术交流活动等,激发音乐兴趣。

4. 将音乐教育测评结果纳入教师综合考核的项目,改善奖励机制,对在艺术教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者,定期授予各种荣誉称号或给予奖励。

总之,学校的音乐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注重音乐教育,学校要充分认识到音乐课程的复杂性,认识音乐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绝不可能孤立执行,只有全方位调动起人力、财力、物力,构建起音乐课程组织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推动音乐课程实施的全面发展,使之与学校文化发展相促进相融合,促进素质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讨论与思考

1.小学音乐教育管理中,哪些因素影响着音乐课程实施与管理?

2.如果你是一名农村学校的校长,在有限的条件下,你打算从音乐课程的哪些方面去推进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建立特色校园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