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年耻辱史:天朝覆灭与中日甲午战争

百年耻辱史:天朝覆灭与中日甲午战争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蓄谋已久。23日,日军悍然攻占朝鲜王宫,成立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鸟令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的一切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并以争取实现第一案为基本战略方针。日军在第一阶段作战中,适时调整作战计划,海陆同时出击。

百年耻辱史:天朝覆灭与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蓄谋已久。早在1868年(清同治七年),日本明治天皇登基伊始,便极力鼓吹军国主义,以实行对外扩张为基本国策,并将侵略矛头首先指向其近邻朝鲜和中国。明治政府抓紧改革军制,推行近代军事教育和训练,积极扩军备战。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陆军建成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现役兵力12.3万人。甲午战争中,日本实际动员兵力达240616人,其中174017人在国外参战。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排水量共达6.2万余吨。还派遣大批特务,到中国和朝鲜搜集军事情报,绘制详细的军用地图。

清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野心有所察觉,北洋大臣李鸿章曾指出日本将为“中土之患”。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后,尤其是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加强海防建设,以京师门户北洋为设防重点,主要防御对象为日本。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编练成军,有舰艇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大沽、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和旅顺(今属辽宁大连)三大基地建成。然清朝政治腐败,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体制不顺,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于6月3日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军首批部队于6月8日抵朝。早在6月2日,日本内阁就作出入侵朝鲜,进而直接与清军开战的决定。日方先以欺骗手段诱使清军入朝,继则以清军入朝为借口,大批调遣日军赴朝,迅速抢占从仁川至汉城一带各战略要地。同时设立战时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机构。7月19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据其外相陆奥宗光训令,强逼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驱逐清军出境。23日,日军悍然攻占朝鲜王宫,成立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鸟令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的一切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当天,日本联合舰队发动丰岛海战,在丰岛附近海域对中国运兵船及护航舰只发动突然袭击。日本陆军第5师之混成第9旅也于29日向由牙山移驻成欢的清军叶志超部发动进攻,清军败退平壤。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同一天,明治天皇也发布宣战诏书。

日本战时大本营在挑起这场战争之前,制定了海陆军统筹兼顾的“作战大方针”。其战略目标是在中国直隶(约今河北)平原与清军进行主力决战,打败清军,压迫清政府屈服。认为能否达此目标,关键在于海军作战之胜负。为此,提出了两期作战计划:首先派陆军一部进入朝鲜,以牵制清军;海军则寻机与中国海军主力决战,迅速夺取黄海制海权。尔后作战则视海军胜败情况而定:如海军取胜,掌握了黄海制海权,陆军便由渤海湾登陆,实施直隶平原决战;如海上决战胜负未分,则以舰队控制朝鲜海峡,协助陆军主力占领整个朝鲜;如舰队决战失败,制海权归于中国,则以陆军主力实行本土防御,海军守卫本土沿海。并以争取实现第一案为基本战略方针。

由于清朝统治集团主战、主和意见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组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更无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始寄希望于俄、英等国的“调停”,继则在海陆战端已启的情况下仓促宣战,并命令北洋大臣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沿江、沿海“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六)”。实际上是实行海守陆攻的作战方针。据此,清廷决定增调陆军赴朝,先在平壤集中,然后南下驱逐在朝日军;以海军各舰队分守各自防区海口,北洋舰队集结于黄海北部,扼守渤海海峡,确保京畿门户安全,并策应在朝清军。

整个战争持续近9个月,依据战场转换及双方作战态势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清军陆军自平壤败退鸭绿江,日海军夺得黄海制海权8月上旬,总兵卫汝贵、马玉崑、左宝贵和副都统丰升阿等四部援朝清军万余人先后抵达平壤。其时占据汉城之日军为混成第9旅,共8000余人。

8月中旬,日本大本营根据海军主力决战时间难以预料,并以年内已无法实行直隶平原决战,乃修改其“作战大方针”第一期作战计划,除已派第5师余部赴朝外,又增遣第3师参战,两师合编为第1集团军。将陆军在朝鲜的牵制作战改为攻势作战,由第1集团军执行平壤之战,相机进攻奉天(今沈阳)的任务。同时,决定组建第2集团军,待机攻占辽东半岛,为尔后直隶平原决战建立前进基地。

9月初,日军第5师和第3师一部由汉城等地出发,分四路向平壤推进,对平壤清军取包围之势。新近由成欢败退的提督叶志超奉命总统平壤各部清军,因其战守无策,各部心志不齐。9月15日,日军分三路总攻平壤,战斗甚为激烈。午后,玄武门失守。入夜后,叶志超等弃城而逃,至26日全部退至鸭绿江以北中国境内。

在陆军争夺朝鲜半岛的同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亦前出至黄海西部,甚至闯到威海卫和旅顺军港挑战,企图寻机与北洋舰队进行主力决战。北洋舰队在丰岛海战后拘于“保船制敌”之令,主要巡弋于威海、旅顺之间,将黄海制海权让给日本海军。9月上旬,清廷鉴于平壤将有大战,拟由海路迅速运兵赴援,北洋舰队奉命护航。9月17日,北洋舰队在完成护航任务后正准备由大东沟口外返航,突与搜索前进的日联合舰队遭遇,随即爆发了著名的黄海海战。战斗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舰队沉毁5舰,伤4舰,日本联合舰队伤5舰。

日军在第一阶段作战中,适时调整作战计划,海陆同时出击。平壤之战不但击败在朝清军,且一举将战线推进至鸭绿江边,直接威胁中国本土。清军由于平壤迅速败退,不仅使“海守陆攻”的总计划归于失败,且来不及在鸭绿江一线组织坚固防线,以致在第二阶段作战中仍然陷于被动。在海战方面,北洋舰队实力被严重削弱,日本联合舰队达到了控制黄海制海权的目的,使尔后的战局能朝着其二期作战计划的第一案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并在花园口登陆平壤之战和黄海海战后,日本为实施“作战大方针”中直隶平原决战的计划,决定以陆军第2集团军向中国辽东半岛进行登陆作战,突破渤海湾门户。陆军第1集团军则向鸭绿江清军防线发起攻击,造成对清朝祖宗陵寝之地奉天的巨大压力,掩护第2集团军的登陆作战。清廷则采纳李鸿章之议,实行“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七十八)的平分兵力方针。在实际兵力部署方面,由于对日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以及过分眷顾祖宗陵寝,集重兵于鸭绿江一线和奉天、辽阳之间。同时,为保卫北京,又令各省抽调兵力,驻守山海关至秦皇岛之间,以及天津、大沽、通州(今北京通县)等地。致使地处渤海门户正面的辽东半岛兵力不足,又多系临时填防部队,加之黄海制海权已被日军所得,失去海军掩护,防御极其空虚。

鸭绿江江防之战开始于10月24日。驻守鸭绿江北岸的清军共82营约3万人,四川提督宋庆为诸军总统。防线分中、东、西三段,以九连城一带为主防御阵地。兵力成一线部署,各部之间缺乏协同,纵深内又无强大预备队。日军第1集团军先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突破成功,继于虎山附近的鸭绿江上搭浮桥抢渡并攻占虎山。其他各部清军闻虎山失陷,不战而逃。26日,日军未遇抵抗即占领九连城和安东(今丹东)。清军鸭绿江防线崩溃

在日军第1集团军进攻鸭绿江清军防线的同一天,大山岩上将指挥日军第2集团军2.5万人在日舰的掩护下,开始在旅顺后路的花园口登陆。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十余天,清军竟坐视不问。11月6日,日军攻占金州(今属大连)。7日,分三路向大连湾进攻,发现清军早已溃散,唾手而得大连湾。17日,日军开始向旅顺口进逼。驻守旅顺口地区清军7名统领互不统属,1.4万余名官兵军心涣散。18日,日军前锋进犯土城子,只有总兵徐邦道指挥拱卫军奋勇抗击。22日,日军攻陷旅顺口,并血洗全城。

在战争的第二阶段,清军节节败退,不可收拾。

清廷内部的主和主张渐占上风。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了重要的前方基地。从此,渤海湾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于威海卫港内,战局更加急转直下。

第三阶段,清军在山东半岛和辽东两个战场全面溃败日军攻占旅顺后,大本营鉴于渤海湾冬季封冻,登陆困难,决定暂时搁置直隶平原决战方案,代之以进攻威海卫,消灭北洋舰队,为尔后直隶平原登陆决战进一步提供安全保证的新计划。为此,以陆军第2集团军为基础组建“山东作战军”,大山岩上将任司令长官,共2.5万余人。又令联合舰队协同山东作战军作战,并以陆军第1集团军在辽东战场进行佯攻,继续吸引清军主力。

清廷对日军主攻方向再次判断失误,以为日军第1、第2集团军将并力攻取奉天,以主力打通锦州走廊,进逼山海关,然后与从渤海湾登陆之部队会攻北京。因此以重兵驻守奉天、辽阳及天津至山海关一线,关内外总兵力达10万以上,而于日军的主攻方向山东半岛则仅部署官兵3万余人,其中驻守荣成(今旧荣成)的仅1400余人。至于北洋舰队,则根据李鸿章“水陆相依”的防御方针,龟缩于威海卫港内。

1895年1月20日,日“山东作战军”在荣成龙须岛登陆,占荣成。随即分南北两路向威海南帮炮台进行抄袭。30日,南帮炮台陷落。2月1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此后,日军水陆配合,攻击刘公岛和港内北洋舰队。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等先后自杀殉国。17日,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覆灭(见威海卫之战)。

辽东之战持续时间较长。自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之后,连占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岫岩、海城等地。清政府调任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赋以指挥关内外军事的全权,并任命湖南巡抚吴大澂和宋庆为帮办,以期挽回颓势。1895年1月17日起,清军先后数次大规模反攻海城,皆遭挫败(见海城之战)。2月28日,日军从海城分路出击,3月4日占牛庄(今海城西北),7日取营口,9日陷田庄台(今大洼南)。10天之内,清军百余营6万余人便从辽东全线溃退。(www.xing528.com)

自此英勇悲壮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北洋水师的惨败而告结束。此时,李鸿章在慈禧太后的授意和支持下,抱着乞求列强国家调停以及对日妥协的念头,继续卖国求和。

当日军进攻旅顺时,李鸿章派德国人璀德琳代表清政府去日本求和。璀德琳带着李鸿章写给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的信件来到日本,可日本政府借口他不符合交战国使者的身份,拒绝接待。璀德琳碰了壁,两手空空而归。

这时,美国公使田贝按照日本的要求,建议清总理衙门向日本派出全权代表。清政府于是委派张荫桓、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到日本求和。1895年1月26日,正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张荫桓等人怀着沮丧的心情乘船离开上海,在海上漂泊了好几天,于30日按日本的要求到达了广岛。到广岛后,日本政府却说讲和的时机还没有成熟,又说他们职位太低,没有全权谈判的资格,让他们回去。可是得不到清政府的命令,张荫桓他们哪敢回去呢?就先在广岛住了下来。日本派人监视他们,私拆他们的来往信件,进行刁难、侮辱,又借口广岛是军事重地,赶他们走。张荫桓等人只好屈辱地搬到日本长崎等候清政府的指示。

慈禧太后一看谈判继续不下去,就把张荫桓代表团召了回来,遵照日本的暗示,决定派李鸿章去日本谈判。她对大臣们说:“李鸿章功绩显著,熟悉中外交涉,为各国所信服,日本也暗示要他去和谈。朝廷经过多方考虑,由他担任这次和谈全权大臣,因为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了。”

1895年3月的一天傍晚,天阴沉沉地下着小雨。一艘轮船悄悄地离开了天津港,进入渤海,向黑糊糊的东方驶去。

在船上的一个房间里,坐着3个人。一个白胡子老头,身穿清朝官服,紧锁双眉,神情忧郁地望着窗外,他就是去日本的“头等全权议和大臣”李鸿章。另一个中年人是他的儿子李经方。第三个人黄发绿眼,穿着西装,悠然地跷着二郎腿,边抽烟边哼小曲。他就是李鸿章花钱请来的美国顾问科士达。

夜深了,李鸿章躺在床上,瞪着两只昏花的老眼,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起这几个月来发生的一切,心里很难受,不禁长吁短叹起来。中日间的一场大战,使自己经营几十年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国人还众口一致地骂我李鸿章该杀,“卖国贼”也开始成了我的绰号;英国、美国这些洋人就知道找我开通商口岸、要好处,到了关键时候谁也不肯帮老夫一把,都不够朋友。唉!不去想它了,但愿老天爷保佑我们这趟去日本谈判能一切顺利。

3月19日,李鸿章一行到达了日本广岛的马关。谈判地点就设在马关附近的一座中国古典式楼房里,楼门上悬挂着三个字:春帆楼。日方全权代表是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

双方首次在谈判桌前落座,伊藤博文傲慢地说:“咱们先谈谈议和条件吧!”李鸿章可怜巴巴地看着伊藤,乞求说:“总理阁下,看在咱们多年老朋友的分上,请多多关照。咱们还是先停战再谈条件吧。”广伊藤博文不阴不阳地说:“李中堂,你我都代表自己的国家,哪能照顾私人友谊呢?请不要再讲这样的话。至于停战,得等贵国答应了我们的条件。”李鸿章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敢再说话了。

3月24日,双方又举行了会谈,还是没有谈出什么结果,日本仍然不答应停战。下午4点半左右,李鸿章闷闷不乐地从春帆楼回自己的住处。他坐在一顶豪华的8人抬的大轿子里,听到外面很热闹,撩开帘子一看,是日本人正在集会庆祝打败中国的胜利,更觉着扫兴,一下靠在椅背上闭起了眼睛。这时,突然从人群中窜出一个男青年,冲到了轿子跟前,趁卫士还没反应过来,撩起轿帘,“砰”的一声向李鸿章放了一枪。只听“啊”的一声,李鸿章脸上流满了血,左颊被打中。手下人连忙将他送进了医院,谈判只好暂时停止。

中国议和代表在日本被刺伤,遭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谴责。日本政府也觉得很没面子。

他们既怕李鸿章以此为借口提出抗议,那日本提出的条件就泡汤了,也害怕其他列强趁机干涉。所以,伊藤博文、陆奥宗光都赶紧假惺惺地去医院探望,日本天皇(相当于中国的皇帝)也命令要严惩凶手。他们还决定先答应中国的停战要求,安慰安慰李鸿章,稳住他再说。3月28日,陆奥宗光亲自告诉李鸿章:“日本政府决定停战3个星期。”李鸿章一听,激动地马上就坐了起来,“绷带外面仅露着一只眼”的脸上竟然露出了十分高兴的神情。日本担心的一场风波就这样过去了。中国使臣的受伤也只换来了3个星期的短暂停战。

李鸿章伤还没有好利索就去了春帆楼继续谈判。伊藤博文态度仍然很蛮横,他拿出已经拟好的和约底稿,从桌面上推给李鸿章说:“请看看议和条件吧!这些条件我们已经作了很大让步,所以你不必再讨价还价,只说答应还是不答应就行了。”李鸿章点头哈腰地接过议和条件一看,“割台湾……”、“赔款……”,不禁惊呆了,心想:“这么苛刻的条件,我可不敢一个人做主,怎么也得让皇帝批准才行。”于是,脸上带着谦卑的笑容说:“总理阁下,容我们回去商量商量再给你答复行吗?再说,台湾已经是贵国的口中之物了,何必太着急呢?”伊藤博文回答道:“虽是口中之物,但还没有咽下去,饿得慌啊!”接着又威胁说:“我们在广岛已准备了很多军舰,军队也已经整装待发,你们再不赶紧答应这些条件,等到我们的大军去进攻北京,想答应可就来不及了。”

李鸿章回去后,赶紧把这一切向国内作了汇报,请求皇上和慈禧太后批准日本的条件,还把日本威胁他的话原封不动地转告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一听日军要打北京,吓坏了,马上告诉李鸿章,可以答应日本的条件。就这样,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于1895年4月17日,分别在议和条件上签了字。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继中英《南京条约》后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一个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最大危害是将中国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这是继沙俄侵吞中国大片领土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领土的又一次大掠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台湾等地的数百万同胞遭到日寇蹂躏,陷入苦难的深渊,直接助长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条约中的巨额赔款相当于清政府每年全部收入的3倍,根本还不起。清政府只好开始向其他列强借债,结果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一步受到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半殖民地化程度更加深了。而日本侵略者却因为这笔巨款得到了滋养,无论政府或私人都觉得富了起来,他们更快地发展经济,更疯狂地向外侵略。同时,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投资合法化,严重打击摧残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马关条约》公布以后,在西方列强中引起了很大震动。尤其是俄国,早就想霸占中国辽东半岛上的旅顺、大连,现在看到被日本抢先一步占了,一下子急了眼,决心要让日本吐出这块肥肉留给自己。俄国还担心日本的行动会影响其侵占中国东北的计划,幻想如果让日本把辽东半岛退给中国,清政府一定把他们看成大救星,就会同意用和平方式修改两国边界……于是,俄国马上向日本发出声明:“俄政府决定,以友谊的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同时邀请法国、德国共同行动。法国和俄国是盟国,不好意思推托,另外想借干涉日本,从中国捞点好处,就欣然同意了。德国也想利用这件事让俄国、法国注意亚洲局势,这样,它就可以在欧洲无所顾忌地活动了。同时,还想借这个机会从中国割占一个海军基地。几个列强各怀鬼胎地走到了一起。

三国一面向日本提出书面要求,一面把军舰开到了日本海面上转悠,日本政府看到这种情况,不由得着了慌:打吧,刚跟中国打了8个月,已经疲惫不堪;屈服吧,到嘴里的肥肉再吐出来,实在是太不甘心。情急之中,便试图让英、美等国帮助帮助,可英美都表示帮不了这个忙。日本政府这才无可奈何地作出让步,忍痛放弃辽东半岛,并于1895年5月5日向三国发表声明:“日本帝国根据俄、德、法三国政府的友谊忠告,决定抛弃辽东半岛的永久占有权。”

日本政府的让步只是对列强而言,对清政府则是绝不让步的。他们以还辽东半岛为名,逼迫清政府赔偿日本5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老奸巨猾的俄国为了表示对中国的“友谊”,逼着日本降到了3000万两。经过一番幕后的讨价还价之后,日本答应中国交了银子后,他们就从辽东撤兵。

表面上看,辽东半岛是被清政府“赎”回来了,但没过多久,俄国就以“租借”为名霸占了辽东半岛的重要港口旅顺和大连。可见,沙俄的参与根本不是对中国的“友谊”,而是要留下这块肥肉自己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