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各地的园林大多具有独立性很强的景观地位与观赏价值。一个独立的园林就是一个单体风景,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其他相邻园林彼此烘托,彰显某个城市或地区的园林文化特色。在襄阳的山水园林中,某个独立的、单一的山水园林可能没有影响力十足的视觉观赏价值,但两个或三个园林能够彼此呼应、相互联结,共同形成整个区域的山水园林特色。换句话说,襄阳的山水园林是与城市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而其他许多地方的园林往往是城市内的景观,园林与城市彼此隔绝、界限分明。
襄阳山水园林的整体性、体系性,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山水环境有关。它们集中于汉江中游的襄阳城附近,以汉江和荆山山脉为环境基础,形成了彼此联系、相互依托的园林体系。在这里,各个园林都存在与其他园林或景观共生、共荣的生态特征。
习家池是汉代建成的私家山水园林,又名高阳池,位于襄阳城南约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北望汉江,是东汉襄阳侯习郁仿范蠡养鱼之法建造,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习家池中圆台上建有重檐二层六角亭,俗称“湖心亭”。其四周绕以雕花石栏,凭栏可赏池鱼湖水、山林风光。习郁的后裔、东晋著名史学家习凿齿曾经隐居于此,读史诵经,撰写《汉晋春秋》,留下重要影响。自汉晋以来,习家池一直是襄阳城南郊有名的游览胜地。唐代李白诗云“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堕泪碑是岘山上的重要名胜之一,为纪念东晋襄阳太守羊祜而立。李白此诗见证了习家池与岘山合为一体的景观生态特点。
米公祠位于襄阳市樊城区汉江之滨,与襄阳城隔江而望。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后改名米公祠,是为纪念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而修建的祠宇。米公祠始建于元代,扩建于明代,清康熙至同治之间经过多次重建、再建。祠内有纪念性建筑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整个米公祠由三部分建筑群体组成,中轴有主体性建筑亭、拜殿、碑廊、宝晋斋、仰高堂,总占地面积为1万2千多平方米。殿堂里珍藏陈列有米芾及宋代大量的墨迹和石刻。拜殿、宝晋斋内悬挂的匾额、楹联琳琅满目,“颠不可及”、“妙不得笔”、“与孟鹿门号两襄阳书传千古,共苏黄蔡称四巨子颠压三人”等题词,是后人对米芾书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评价。中轴两侧为东、西石苑,苑内有亭、台、榭、廊,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游鱼戏塘。祠内保存有近500年的银杏,巍峨参天。因此,米公祠虽为纪念性建筑,其实也堪称山水园林和艺术宝库,它与襄阳城、与宋代书画艺术互相辉映,展示着魅力独特的园林美学价值。(www.xing528.com)
鹿门山堪称诗化的自然山水园林。它位于汉江东岸[3],距襄阳城15公里的东津镇境内。鹿门山原名苏岭山,西临汉江,与同是文化名山的岘山隔江相望。据《襄阳县志》记载:“汉建武中帝与习郁俱梦见苏岭山神。命郁立祠于山上,刻二石鹿夹道口,百姓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鹿门山山清水秀、幽雅淡泊,历来就是名人高士的隐居之地。汉末名士庞德公不受刺史刘表数次宴请,携家登鹿门山采药而不归;汉唐时期的庞德公、孟浩然、皮日休都曾隐居在这里。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诗云“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这成为诗化鹿门山的重要作品之一,也证明了鹿门山与鱼梁洲、岘山、习家池、汉江一起共生共荣的生态园林美学特征。
隆中景区由荆山山脉和汉江围绕而成,位于襄阳市襄城区和襄州区、南漳、谷城交界处,距襄阳城西13公里,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期的隐居地。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和刘备“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与隆中景区紧密相连的是水镜庄,它位于南漳县城南,背靠荆山山脉之一的玉溪山,面朝峦河,依山面水,风光绮丽,冬暖夏凉,是诸葛亮的老师、三国名士司马徽的隐居之处。因司马徽雅号水镜先生,故称山庄为水镜庄。三国时期刘备求贤若渴,曾到这里拜求司马徽,终求得诸葛亮,由此演绎了“三顾茅庐”的故事。
可以看出,襄阳山水园林与其说是一个一个独立的风景或景观,不如说是由历史文化贯穿而成的生态园林体系。唯有首先理解其整体性、体系性,才能理解并体味其山水园林的环境美学价值和人文生态意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