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山水园林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台、囿、苑、圃等园林雏形,如《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夏启有钧台之享”,《文选》卷三《东京赋》李善注引《汲冢古文》说“夏桀作倾宫、瑶台”,《诗经·大雅·灵台》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称作“苑囿”。与台榭注重纵向伸展的方式不同,苑囿注重横向的空间展开,功能上可以包含台榭,园林体制与内容更加丰富、完备。如秦代和汉代的上林苑“有茧馆,盖蚕茧之所也”(《三圃黄图》引《汉宫阙疏》),也有“蒯池,生蒯草,以织席”(《三圃黄图·池沼》),还可以“养百兽禽鹿”(《汉官旧仪》卷下),汉武帝还曾经在上林苑建造“昆明池”,以便“游戏养鱼”(《西京杂记》)。这时候,园林逐步增加山水元素。山水虽然没有成为园林的主要审美对象,却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后来创造山水园林意境奠定了基础。
在这种山水审美文化意识的驱动下,汉江中游的襄阳由于其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便成了中国古典山水园林发展的重要地区。汉江流出陕西,经过河南,进入湖北,流过襄阳城,便进入辽阔而平坦的江汉平原。襄阳城由荆山山脉与汉江围合而成。在这里,汉江曲折迂回,荆山山脉平缓起伏,造就了襄阳城特有的山水园林风貌,培育了“襄阳好风日”,为汉江文化增添了厚重的诗性气质,促使汉江山水从汉代开始就演绎成为诗意山水园林的重要载体。如著名的私家山水园林习家池、自然山水园林隆中就产生于东汉,汉江北岸的鹿门山在唐代已经成为影响很大的山水田园之所,元代濒临汉江而兴建的米公祠也是重要的园林景观。要注意的是,建造于西汉的襄阳城其实也是山水园林性质的城市,而且是理解汉江山水园林美学特色的基调,笔者已有专文阐述,这里不再论及襄阳城。[2]襄阳的山水园林有其地域性很强的独特美学特色,如整体性、自然性、田园性、隐逸性,为汉江山水文化的诗意建构增添了重要内容与活力。(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