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水情结:理想与现实的相融

山水情结:理想与现实的相融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农业诗性智慧而生成的传统山水城市,其环境规划模式强调遵循自然山水与人文山水相结合的基本法则。这表明中国传统山水城市所蕴含的山水资源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是自然山水与人文山水的结合。直到今天,襄阳城依然保持了城市与乡村融洽基础上的山水情调。襄阳城南、汉江东岸的鹿门山周边地区基本上以农业耕地为主。这是汉江女神传说的文化渊源,也是襄阳城市文化及其魅力的美学奠基。

山水情结:理想与现实的相融

基于农业诗性智慧而生成的传统山水城市,其环境规划模式强调遵循自然山水与人文山水相结合的基本法则。这表明中国传统山水城市所蕴含的山水资源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是自然山水与人文山水的结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布局与城市精神的融洽。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十分重视家国一体,这导致家屋、官府、皇宫的建筑功能与环境构成惊人相似。官府是放大的家屋,皇宫是放大的官府,城市则是放大的官府、皇宫,是官民一体、家国一体的环境体系。这是中国传统城市的精神内核,并借助阴阳风水观念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加以实现。如西汉时期崇信阴阳、讲究风水,城市选址要求有山、有水,能够聚气积阳。当时建造的长安城就南据秦岭龙首山(今陕西龙首塬)、北临渭水,襄阳城则南据荆山、北临汉江,这两个城市都由河流与山脉环抱而成,是聚气积阳的风水宝地。同时,城市各功能区域划分也有严格的伦理等级规范。如汉王刘邦最初定都的栎阳城,是西汉王朝最早营建的城市,其中心区域是大型宫殿建筑,手工作坊则分布在城内东北与东南区域。以宫殿为中心,栎阳城有三条东西干道贯通全城,东西城墙对应各置三座城门;另有三条南北向大街,但南北城墙只设两座城门。[8]至于襄阳城,它本身并非都城,在历代扩建与修缮的过程中,为了克服南面背山、北面向水的“极阴”特点,从城市功能与形式上借助北面的城门多于或大于南面背山的城门来实现阴阳平衡,保障城市山水环境成为人的精神依托。这意味着汉代的襄阳与长安城,都不是普通的城市名称,而是阴阳合和境界(哲理)的化身。长安寓意长治久安,襄阳寓意“背阴向阳”、通达“阴阳合和”的天地之道[9],二者都蕴含了归宿天地大道的精神祈愿。

第二,城市功能与农业功能的结合。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诗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描述的就是城市生活与乡村田园合一的诗意场景。直到今天,襄阳城依然保持了城市与乡村融洽基础上的山水情调。在襄阳城西,即襄阳城通往隆中风景区,一路上既有开阔、平整的小片农业耕地自然延伸,也有起伏延绵的山林地带的农业耕地隐现其中,堪称农业环境与山水环境交错的布局。在襄阳城南岘山、习家池景区,也有类似的农业环境与山水环境交错的布局。襄阳城南、汉江东岸的鹿门山周边地区基本上以农业耕地为主。在这里,山与水、城市与乡村构成了自然的交接与过渡。这是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珍惜的山水资源。(www.xing528.com)

第三,以城市自然山水为基础形成的山水文学艺术传统。在这一方面,襄阳山水堪称美学典范。从自然角度看,襄阳山水是以襄阳城为核心、由汉江和荆山山脉组成的自然山水系统。从环境美学角度看,襄阳山水是由若干重要的山水环境节点组成的自然景观体系,包括襄阳护城河、汉江、岘山、习家池、虎头山、羊祜山、真武山、隆中山、鱼梁洲、鹿门山、万山等,都是襄阳山水的有机成分。所有这些景观既有自然审美价值,也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内蕴。从城市环境构成角度看,它们分别构成“岘山文化走廊”、“万山文化走廊”、“隆中文化走廊”;若依据历史文化的逻辑联系,它们分别归属“唐诗之路”、“女神之路”、“三国之路”,均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传统,展示了城市自然山水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内在关联。以文学为例,《诗经》第九首《汉广》诗云:“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是汉江女神传说的文化渊源,也是襄阳城市文化及其魅力的美学奠基。东汉末年,王粲旅居襄阳15年(公元193—208年)之久,但一直没有得到襄阳官府的重用,以至诗情“深沉”、“悲壮”[10]。王粲在《七哀诗》之二所说,诗人虽然生活在荆襄大地,但是“方舟大江,日暮愁我心。……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通过描写襄阳鹿门山周围的田家、绿树、青山、场圃、桑麻、菊花,展示了清新、淡静的襄阳山水面貌。王维的《汉江临眺》则从城市地理与精神视角出发,呈现了开阔、辽远的汉江与襄阳山水风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