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美为基础形成的环境理想,不仅诉诸实体空间而创造出山水城市、山水园林,用于满足居住、游览的需要,而且诉诸非实体空间而创造出山水诗、山水画,用于满足情感、心灵、精神的需要,形成诗意的山水家园,或称“诗化山水”。
诗化山水的基础是家园般的归宿感。这种归宿感不是道德或理性驱使的选择,而是发自内心的审美趋向、真诚信念。陶渊明《饮酒》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借助东篱菊花、悠远南山、黄昏山景、飞鸟归林,直观地呈现生活场所的本真面貌,表明诗人所倾心羡慕的家园离不开素朴自然的山水环境。通过山水诗把日常栖居场所诠释为精神家园、心灵归宿,可能被有些人看作单纯的想象或幻想,但实际并非如此。宋代画家郭熙曾经解释其中的真谛:“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湟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夫山水之本意也。不此之主而轻心临之,岂不芜杂神观,溷浊清风也哉!画山水有体,铺舒为宏图而无余,消缩为小景而不少。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12]这说明,人们喜爱居处优美的山水环境,亲近清新活泼愉快的自然事物,是人之常情的现实反映,绝非主观幻想的结果。
诗化山水体现了人在情感、心灵、精神方面与自然的融洽,它在山水诗与山水画中有不同的表达。山水诗常常通过描述亲切、诗意的田园生活场景来表现诗化山水。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描绘了日常生活的诗意场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而《渭川田家》描绘了渭水流域的田园生活景象:“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描绘了汉江山水环境的诗意品质:“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而山水画常常将诗化山水表现为自然景象、精神求索、心灵栖居的融洽合一。如晋末宋初山水画家宗炳将山水画作为“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南史·隐逸传》)的重要途径,将山水环境的体道、游赏、居处功能融为一体。巨然的《秋山问道图》就通过描画山水之间谈禅问道的场景,将人的精神与心灵引入幽深的山水之间,呈现了淡静的精神求索、萧索的自然景象、隐逸的栖居环境相互融洽的诗化山水景象。中国画史上不少以“问道”为主题的山水画,既是理解诗化山水的依据,也是揭示环境理想的途径。
诗化山水不是单纯的山水之言或山水之象或山水之意,而是山水之言、象、意的结合体。山水之言是借助感性的诗化语言系统去面对山水本质即天地之道。这一语言系统蕴含了体验性、感悟性很强的言语境界,并通过可意会性的语言符号、语言结构、语言呈现方式来传达。如山水画的山水景象并非自然景观,而是蕴含道的本真面貌与特点的视觉图像、符号。这些视觉符号、图像借助特殊的逻辑结构如远近、高低、大小、疏密、虚实、浓淡等直观形式,体现道之本体面目,也由此形成山水画的语言模式。山水之象是现象事物进入自我意识、自我表达系统而形成的意象,它既不是客观现象(物),也不是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抽象的理论概念(心)。山水之象是多向互动的“物象—情象—心象”结构系统,比如阅读山水诗或观赏山水画,看到语言层面的山水之物,立即捕获或体验到其中的山水之情,进而体验或理解它所代表的精神内涵,于是山水诗或山水画中的山水得以充实、丰满,山水之象得以领悟和把握。山水之意代表身体体验与精神观照相结合而体悟天地之道所包藏的终极信念及其相关技术与精神路径,它不是单纯观念化、精神化的东西,而是在技术、人生、自然层面上对终极价值与信念的体验与感悟,体现为相互依赖的三种属性的道,即:以技术体验通达天地的技术之道,以生存信仰悟对天地的人生之道,以游赏山水把握天地的自然之道。如王维诗《积雨辋川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其中蕴藏了纯熟的修辞语言、清淡的内心境界、静穆的山水世界,传达了独特的技术、人生与自然境界。可以说,诗化山水既是山水环境理想的体现,也是山水美学与山水文化的根基。
【注释】
[1]本文曾以“环境理想与文化创造”为题发表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录入本书时文字有所修订。
[2][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6~317页。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3页。
[4]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www.xing528.com)
[5]Marcus Vitruvius Pollio,The 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trans.by M.H.Morgan,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4,pp.17-19.
[6]John Douglas Porteous,Environmental Aesthetics:Ideas,Politics and Planning,London:Routledge,1996,p.51.
[7]John Douglas Porteous,Environmental Aesthetics:Ideas,Politics and Planning,London:Routledge,1996,p.52.
[8](宋)李昉:《太平御览》(第1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8页。
[9](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3页。
[10]钱学森:《科学的艺术和艺术的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5页。
[11]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5页。
[12](宋)郭熙:《林泉高致》,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