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水宜农:中国传统山水艺术中的宜农性和美学精神

山水宜农:中国传统山水艺术中的宜农性和美学精神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及中国传统山水艺术美学精神,不应该忽视其文化根基乃是山水环境的宜农性与宜居性的彼此结合,而宜农性堪称是中国传统山水艺术美学精神得以生成的始基。宜农性首先意味着山水是农业生产生活的具体处所、场景。孟浩然笔下的山水风光也颇多宜农性的田园气息。中国人对山水环境的宜农性质的理解与追求,还可以从唐宋山水画风的变迁中看出。

山水宜农:中国传统山水艺术中的宜农性和美学精神

论及中国传统山水艺术美学精神,不应该忽视其文化根基乃是山水环境的宜农性与宜居性的彼此结合,而宜农性堪称是中国传统山水艺术美学精神得以生成的始基。

宜农性首先意味着山水是农业生产生活的具体处所、场景。这表明“山水”并非一般的自然山水,而是“田园山水”。《诗经》堪称是表现传统田园山水精神的经典文本,其中歌山歌水的诗篇很多,无不透出强烈的农业生活气息。如《诗经》开篇《关雎》就描述了农业生活环境下的男女青年爱情故事。这首诗的诗意之美源自它对纯朴而优美的农业生活景观的描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有此铺叙,诗中的爱情故事才能落脚于真实的田园生活场景。由于这种农业生产与生活性质的田园山水环境,此诗既向读者明确了诗中爱情故事及其隐喻意义的基本性质即农业性、宜农性,也为读者留下了诗意的想象空间,而且这种诗意的想象建立在现实感很强的田园生活基础上。

宜农性还是传统文人学士培植自由人格与审美精神的重要条件。陶渊明自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在他的眼里,农业地区的山水田园风光焕发着无限的诗意,如“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一)如此生动的农业田园风光,尽显自给自足的纯净生活气息,也是诗人能够在特殊场景下安心归隐田园的现实环境基础。对农业生产与生活环境的独特审美期待,可以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得到更充分的见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情景无论描写真实与否,都传递了陶渊明内心深处的农业生存环境理想:那里有风景怡人的自然山水景观,有可供耕作的田地,有可供休憩的屋舍,却没有繁琐纠葛的生活场景,生活于其中的人与自然物什天然有序、互为表里、清闲优美,诚所谓“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渊明《移居》)。孟浩然笔下的山水风光也颇多宜农性的田园气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全诗描述的都是极常见的农业场景,看来平静、清淡,极具写实意味,却掩饰不住田园山水的悠长诗意,淳美的风味、内在的欣慰完全溢出诗的话语之外,流淌在绿树、青山、田家、桑麻所构成的场景里。究其内在的缘由,就是因为孟浩然长期居住于汉江山水环境中,真切地领悟了农业田园风光的本质,其中既有无限秀丽的山水风光,又有恬淡适宜的农村生活,诗人能够把田园的“适宜”性尽收心底,再现笔端,从而以平淡而诗意的语言呈现出优美的田园山水风情。若没有对农村生活的熟悉与体味,要想写出如此山水意境断然是艰难的。

中国人对山水环境的宜农性质的理解与追求,还可以从唐宋山水画风的变迁中看出。唐代山水画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所代表的青绿风格为主流,大多描画自然山水的绮丽风光,呈现可行、可观、可望的山水景观。王维开创水墨山水画风后,山水画变为描画人们可以居住其间、可以生活其间的场景。传为王维所画的《辋川图》、《雪溪图》就描绘了日常起居生活环境中的具体场景,并不是单纯的山水景观对象。这个变化拉近了山水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马远的《踏歌图》更加直接地表现了田园山水背景中的日常农业生活场面。《踏歌图》中山石兀立、松林劲挺,下部近景描画中有溪流、石桥、疏柳、翠竹以及低洼的稻田,还有踏歌而行的农人。画面中既有简洁、清秀的山环水抱场景,更有清静深秀的山湾农人在阳春时节略带几分醉意似的欢娱歌舞。画中人物情态意趣生动,有一老者刚过小桥,右手扶杖,左手挠腮,摇身抬腿,踏歌而舞,憨态可掬。后面随行的二位老者中有一人双手拍掌,双足踏节,另一人抓住前者的腰带躬腰扭动,姿态可人。后行一人则是肩扛竹棍,上挑葫芦,身体略向前倾,腰微弯曲,和节踏行。整个画面动静结合、景物相宜,将充满喜悦和满足的农业生活场景、农人生活面貌充分地展示出来。可以说,中国古代山水审美意识的兴起与发展是与农业并步前进的,山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绝不是为了创造排斥农业生活环境的世外桃源境地。

【注释】

[1]本文曾以“传统山水艺术的美学精神”为题发表于《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录入本书时文字稍有改动。

[2](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3](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4][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www.xing528.com)

[5][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6](宋)郭熙:《林泉高致》,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7](宋)郭熙:《林泉高致》,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225页。

[8](清)魏源:《老子本义》第六十四章,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73页。

[9]陈望衡:《环境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10](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11]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12]孙世昌:《石涛艺术世界》,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