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充分肯定山水的本性在于“道”,并且尤其推崇“水”,认为“水”“能成其至德于天下”,天道之外“莫尊于水”[8],从而使水成为体悟天道自然的最佳对象。
《淮南子·原道训》明确肯定“道”存在于天地宇宙之间,是无所不在的东西,也是自然山水的根本所在,“山以之高,水以之深”。同时,“道”也决定着山水的运行态势,保证“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水流而不止,与万物终始”。整个宇宙世界如若有“道”通“德”,亦即遵循自然本性,那就会带来这样的世界局面:天地和谐,四季协调,万物群生,草木滋润,虫兽茁壮,人间生活无忧无虑。这样的局面当然意味着人间幸福、世界和美,山水林木美好无比。
《淮南子》所说的“道”,其具体内涵通常是用“自然”这个术语来解释的。《原道训》中明确说:“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意思是说,万物都依据其自然本性而运作,即使是圣贤之人也无力左右它们。作为万物组成部分的山水同样以“道”为其本性和依据,如水流不止、萍树生长于水中、木树生长于土上等,都是“道”的体现,是“自然之势”。而且,“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正是道的自然从容的体现。
《淮南子·原道训》对人为争斗明确表示异议。它认为天道表现自然、纯粹、质朴,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东西;而所谓人为、人道,实际上就是“智故”、“曲巧”、“伪诈”的表现,不仅有违天道,而且败坏人心。此种遵循自然本性的思想显然不同于先秦看重“人为”的主张。作为兼具儒、法思想特质的先秦重要思想家荀况就强调“人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9],意思是说人的本性在于恶,在于听任自己的本性而作为,所谓约束人的言行的善即礼仪制度其实都是后天人为制造出来的东西。这并不表示荀况反对仁义礼制,而是表示荀况理解仁义礼制所产生的依据在于“性恶”,需要礼法制度来约束人的言行,而不是听任“天道自然”。他一方面尊重自然天“道”,认为人“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10],意思是说人间社会的命运是由人自己造成的,不要埋怨上天;另一方面,他强调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这强于“从天而颂之”[11],意思是说人与其顺从天道、歌颂天道,不如控制和掌握天道并用它来为人类社会服务。他还进一步指明:“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12]意思就是说,如果把人放置一边不予理会却追索天道之事,那就丧失了人的本性。荀况重“人为”的思想是用于克服墨家重视“天志”思想的偏见的,而《淮南子》所讲的自然主要指“天性”、“天道”,并且是人性、人道(人为)的基础。《淮南子·原道训》明确反对人的“机械之心”,体现了对天性与天道的尊崇,其中明确说:“机械之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粹,神德不全,在身者不知,何远之所能怀?”机械之心表示人的机巧用心,属于“智”、“知”的范畴。《淮南子》认为,如果空有“智知”,缺乏“精神”(实际上就是“天道”),则难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既然天道在于自然,山水的本性也在自然天道,那么,天地之间什么东西最能体现道的本性?或者说,什么东西是人们体悟天道的最佳对象?淮南子明确肯定这个对象就是“水”。
《淮南子》认为,道是人的最高追求。要获得道、保持道,就要通过理解宇宙万物的规律来完成。比如说,道是刚柔相济,以柔守刚就是得道的体现;道是强弱和谐,以弱保强便是道的实现,此所谓“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13]。而自然界最弱之物是什么?这就是水。(www.xing528.com)
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无涯,息耗减益,通于不訾,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蚑蛲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然,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济天下,动溶无形之域,而翱翔忽区之上,迢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有余不足与天地取与,授万物而无所前后。是故无所私而无所公,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无所左而无所右,蟠委错蛲,与万物始终。是谓至德。
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于天下者,以其淖溺润滑也。故老聃之言曰:“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其子为光,其孙为水,皆生于无形乎!夫光可见而不可握,水可循而不可毁,故有像之类,莫尊于水。出生入死,自无蹠有,自有蹠无,而以衰贱矣。[14]
《淮南子》推崇水,是因为水似有似无,似无实有,似弱实强,无为而为,惠及万物,不求回报,最能体现“道”的本性,是“至德”的象征,是有形之物中最能标志“大道”的事物,当然也是人们观天体道的最佳对象。
《淮南子》虽然推崇自然之水是体悟天道的最佳对象,但也认为水与山具有同一性。一方面,水与山一样都以天道为基础,是天道的体现。另一方面,水的存在与山的存在通常彼此相通,如“江出岷山,河出昆仑,济出王屋,颍出少室,汉出嶓冢”,它们“分流舛驰,注于东海,所行则异,所归则一”[15]。因此体悟天道虽以观水为最佳,实际上,观山察水难以分离。故而,体山与悟水常常联系在一起构成体道的最佳模式。这意味着山水构成了体悟天道的最佳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