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魏晋山水审美观念中的出世思想及其对山水境界美学的影响

魏晋山水审美观念中的出世思想及其对山水境界美学的影响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晋山水审美观念中较多佛、道出世思想。《淮南子》将道家、阴阳、墨家、法家和儒家思想糅合在一起,但基本思想倾向属于道家即出世思想。因此,“道”实际上就是“虚廓”之道,是“一”之道。总之,《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基础,整合阴阳、墨家、法家、儒家思想于一体,为后世形成山水境界美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借鉴。

魏晋山水审美观念中的出世思想及其对山水境界美学的影响

中国山水艺术与山水境界的思想传统在于儒、道、佛各家思想的融会。但在秦代,实施焚书坑儒,在思想文化上表现出专制霸权作风,缺乏开放的思想与文化胸怀,不可能从极度世俗功利的法家思想中诱发出山水审美情怀,反而有可能强化人们思想情感上的恐惧意识,导致扼杀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意识。以如同真人大小的秦始皇兵马俑群雕像为参照,虽然这些雕像极具艺术的魅力与价值,但整个雕像群的精神主调不是艺术性的,而是绝对的权力与威严的象征,即使是现代观众观赏秦始皇兵马俑,也容易首先体验到权力与威严的精神意味,而不是艺术审美之心。当然,就单个兵马俑的艺术手法来欣赏,其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也是不能低估的,只不过,这并不能代表整个秦始皇兵马俑的精神气质。由此可以理解,具有高度发展水平的秦代雕刻技术主要服务于政治权力与社会秩序,而不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也难说可以用于提升人们的自由审美意识。

秦亡汉立以后,不同思想与文化的融会开始流行起来。汉代开始儒、道思想与阴阳学说的融会,人们的山水意识得以重新焕发。魏晋山水审美观念中较多佛、道出世思想。唐代山水审美观念则分属两个体系,一是以儒家建功立业为思想宗旨的山水艺术,属于咏物抒怀、历史纪实类型,二是以佛家出世思想为基础形成的山水艺术,讲究精神超俗的审美意境。这二者在唐代都有重要影响与成就。而宋代山水审美观念在文人山水艺术的推动下则融合了儒、道、佛(禅宗)的思想基础,将山水审美观念中的入世与出世结合起来,如欧阳修苏轼、郭熙等人的山水艺术美学就是标志。当然,宋代山水艺术美学能够融会儒、道、佛各家思想,也是以历史为前提的。若没有汉唐时期的思想孕育,宋代要完成这种思想融会而建立山水艺术美学,也是困难的事情。汉代的《淮南子》堪称思想大融会进程中较早的代表作。

《淮南子》将道家、阴阳、墨家、法家和儒家思想糅合在一起,但基本思想倾向属于道家即出世思想。全书开篇就讨论“道”的本质问题,认为“道”是“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的东西,它“包裹天地,禀授无形”。[2]其宇宙本体论思想就是以先秦道家为基础加以改造而形成的,认为天地未形成以前,整个宇宙浑然一体,是为“一”[3],或称“太昭”[4](太一)。“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5]。因此,“道”实际上就是“虚廓”之道,是“一”之道。“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先秦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淮南子·修务训》批评了消极的无为论,指出历史上公认的“先圣”都是积极有为的,如神农氏教导人们播种五谷,还发明医药以救治人们的病痛;尧舜禹汤等圣人也都积极主动地从事社会政治管理与社会教化,兴利除害,屡建奇功,因此,无为绝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因势利导。这就对道家思想做了更加明确而积极的阐释,也更加适合社会实际需要。

《淮南子》也继承并发挥了先秦儒家学说。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讲究仁者爱人。《淮南子》对此充分肯定,认为“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还说:“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仁者,爱其类也;智者,不可惑也。”[7]《淮南子》也承袭儒家思想,主张以民为本,如《氾论训》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主术训》中说“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因此,《淮南子》主张仁义治国。(www.xing528.com)

《淮南子》也借鉴了法家思想,如《氾论训》中说:“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民主,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又说:“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是也。”

至于《淮南子》中的阴阳五行思想的印记也是非常浓厚的。如《本经训》中说“阴阳承天地之和,形万殊之体……终始虚满,转于无原”,这表明阴阳既与自然万物生成有关,也与天地宇宙和谐秩序有关。

总之,《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基础,整合阴阳、墨家、法家、儒家思想于一体,为后世形成山水境界美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借鉴。当然,《淮南子》对先秦各家学说的继承与发挥,基本上属于资料“整合”而非内容上的有机融合,类似于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各家思想予以重新编排加工。但是,它能够开放思想而容纳各不相同的思想主张,这种思想境界已经非常了不起,也是后世融合古今中外各家思想流派的重要范例。唯此,中国美学史上的审美境界、山水意境才得以生成并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