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山水意象的多元构成,表明传统儒家山水观念并非指向单纯的道德伦理内涵。
一般认为,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对中国山水美学发展史具有开创意义。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1985)和陈望衡的《中国古典美学史》(1998)都把孔子、老子的美学列为叙述中国美学史的开端。陈望衡在简写本的《中国美学史》(人民出版社,2005)中则直接把孔子当作叙述中国美学史的开端。他们一致认为孔子的山水美学观体现为“山水比德”思想,并对整个中国山水审美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有重要意义。不过,即便说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是孔子山水美学观的核心,但在实际上,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与《诗经》密切相关。首先,孔子本人强调《诗经》在教育与文化传承方面的优先地位与作用,所谓“不学《诗》,无以言”,就表明他把《诗经》放在优先地位。无论孔子本人守持什么样的山水观与相关的山水审美意识,他要依托《诗经》传统而不是变更《诗经》传统,这是第一位的。孔子讲“述而不作”(《论语·述而》),无论是否出于主观上的谦逊,至少表明他对待包括《诗经》在内的典籍的态度,表明其思想与这些典籍存在思想与观念上的前后依存关系。其次,诚如前面讨论孔子“知水仁山”命题时已经指明的,孔子的山水观念与山水审美模式,基本上把道德与审美结合在一起。这也是《诗经》多元化山水意象表达特征所在,表明孔子对《诗经》山水叙事模式有所遵循、有所发挥。(www.xing528.com)
至于孔子源自《诗经》的“山水比德”思想最终能够直接转化成山水画创作与山水审美模式的理论依据,这不能不提到著名山水画家宗炳对孔子所代表的山水比德思想的改造与发挥。宗炳山水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画山水序》中,其中对山水审美的理解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山水本体之美,强调“灵”与“秀”是山水美的集中体现;二是山水审美表达,推崇以山水画形式描画山水的“自然之势”;三是山水审美模式,倡导“澄怀味象”。这三个层面结合起来,就是“体道”性质的山水境界观。这种山水境界观反映了宗炳对孔子“山水比德”观的承续与重要发挥。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明确肯定山水“质有而趣灵”的美学特征,并且套用了孔子的话来表明智者、仁者喜爱山水的美学依据。宗炳说,由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因而历代圣贤都喜爱游历山水,此“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8]。宗炳的这段话,既是人们研究宗炳山水美学思想经常引用的重要文本依据,其实也表明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美学内涵与价值在宗炳这里得到了重要的贯通与扩充。这就是,宗炳将传统儒家山水审美观与道家山水审美观融为一体,并结合佛家思想,从而成为中国传统山水审美境界的核心基石。因此,我们不能轻视从《诗经》到孔子再到宗炳的山水审美模式的演进及其提升山水审美境界的重要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