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荣归正东阳:那些年曾受的家训

荣归正东阳:那些年曾受的家训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些规矩的催化下,东阳出过很多有品德有作为的清官,为后人传颂。1922年,东阳遭遇特大洪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已过花甲之年的吴品珩立即赶赴省城杭州,一面恳请政府救灾济急,一面积极募捐赈灾,取得多家慈善机构的大力支持,募集了相当数量的救灾款项,解决了东阳灾民的燃眉之急。

荣归正东阳:那些年曾受的家训

文|金丽姗

在义务教育课本里,有“孟母三迁”“岳飞精忠报国”等故事,说的都是母亲为了子女日后成大器而进行的一些言传身教,用一种着实的规矩进行约束教育。在古时,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因为那时的人们,尊崇传统的文化礼仪,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用一种强烈的仪式感,奉行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精髓,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传奇。

东阳是著名的教育之乡,素有“兴学重教、勤耕苦读”的传统,英才辈出,也留下很多广为世人流传的精神和文明。在祖辈眼里,旧时的东阳有着浓郁的传统礼仪风俗,家族里有家训,家庭里有规矩,辈分等级分明,做每一件事都有着约定俗成的礼数,没有人可以打破这层关系。其实在旧时,每个人都掂量着一杆秤,知道自己是谁,在怎样的场合该做怎样的事,不会去逾越自己的阶层和身份。

旧时,东阳人以学手艺为多,没有其他营生的手段,能学门吃饭的手艺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因此,那时学手艺的学徒都非常辛苦,而且得守很多规矩,生怕哪一点做不好,丢了吃饭的饭碗。

爷爷是做木匠的老手,手艺了得,自然有很多学徒登门学艺。来的人多了,爷爷自然设了门槛,这门槛不是别的,正是考验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学艺有很多规矩,吃饭就是一门大学问。学徒可以和师傅一起上桌吃饭,但是怎么吃很有讲究。师傅未动筷前,徒弟是绝对不能先开吃的,这在每户家庭里也是一样,家中辈分最高的人还未动筷,其他上桌吃饭的人也是不能先吃;吃饭时,徒弟只能夹眼前的菜,决不允许跨过自己眼前的碗,去夹对面菜碗的菜;徒弟只能吃一碗饭,绝没有可能去锅里盛第二碗饭,遇到好的师娘,会在盛第一碗饭时摁两下,徒弟便能吃个七分饱,不然只能饿着肚子;徒弟吃饭必须是迅速的,要先于师傅吃完,然后放下碗筷离开饭桌。

爷爷说,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吃饭规矩,很多徒弟也是坚持不住,自己打了退堂鼓。俗话说,做事先做人,爷爷就是想从这些繁复的规矩中挑选品行良好的徒弟,因为他坚信,懂礼仪守规矩的人才能成大事。事实证明,师成后,这些徒弟在外都有所作为,而且每次回家,必定带着礼物第一个到爷爷家报到。作为师傅,爷爷甚是欣慰。

这样的传统礼节,在旧时的家庭、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勤政治国。东阳崇尚孝道,有“父母在,不留须”之习,这是外观上的孝;“父母在,不做主”,这是家政上的孝。

在旧时,针对孩子的规矩特别多,如吃完饭碗里不能留饭粒,不然娶媳妇要麻脸;不能吃鸡爪,吃了写字似鸡爪;忌用手指指月亮,否则耳朵生疮……这些规矩的设立,目的是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旧时父母也很注重子女的品德教育。东阳民间流传着“贾母教子”的故事,警示后人。(www.xing528.com)

贾氏的丈夫死后,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仍将儿子卢华、卢睿送到东岘峰上的东岘书院入学。书院放学已是掌灯时刻,每天贾氏都会到楼上等候两个孩子下山回家,每次她都会看到有两盏白灯相送,贾母以为是山上寺庙派人护送孩子回家。有一天,贾母看到只亮了一盏灯,便询问两个儿子。卢华、卢睿说从来没有寺庙的人给他们灯。当贾氏问起白天发生的事情,卢华感到都很正常,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事。卢睿想了想,对母亲说,今天有人问他离婚的离字怎么写,他便教了。贾氏一听大吃一惊,认真地告诉儿子,做人只能“成人之美”,千万不能拆散原本幸福恩爱的家庭,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第二天,卢睿找到那个人,要回了休书,将它撕碎放到嘴里吃掉,并劝和了那对夫妻。

传承家训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训的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反映立身处世和持家执业的哲理与智慧。东阳的一些知名家训,因其在精神传承上的强大渗透力,也是东阳人文内涵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家训这一脉络,连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贯穿了整个历史长河,形成了传统的中华美德,代代相传,积淀和内化成最具民族特色和凝聚力的文化基因,成为传统教育的根源和核心。一则则小家训,传递的是为人处世的大规矩。在这些规矩的催化下,东阳出过很多有品德有作为的清官,为后人传颂。

吴品珩无论是出仕从政,还是闲居在乡,都十分关心家乡人民的疾苦。1896年至1897年,辞官守丧的吴品珩针对当时金华知府借税收名义明减暗增百姓负担做法,援引史实,屡屡向浙江巡抚陈说其利弊,最终大大减轻了东阳人民的税收负担。1922年,东阳遭遇特大洪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已过花甲之年的吴品珩立即赶赴省城杭州,一面恳请政府救灾济急,一面积极募捐赈灾,取得多家慈善机构的大力支持,募集了相当数量的救灾款项,解决了东阳灾民的燃眉之急。

每一位为东阳做出贡献的先贤都值得我们尊重,他们身上散发的品德更值得人们学习,这是传统文化的产物,也是传统美德的写照,对于那些明心智启思想的传统文化,我们都应带着深深的敬畏之心,学习之,传承之,光耀之。

从小习礼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