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知道“官桥饼”里有什么义举,那非得去明朝修建的陈氏大宗祠里寻找。现在,这座古建筑已被布置成文化气息十分浓厚的村文化礼堂了。透过文化礼堂展览的字里行间,发现一个“义”字贯穿了官桥的整部村史:历朝历代重“义”举,官桥曾建设过很多祠堂、厅堂,现在留存的还有南岘公祠、茂荣公祠、后田畈小祠堂等,保存日新堂、务滋堂、义和堂、永和堂、长明堂、懿德堂等厅堂。这些祠堂与厅堂基本上是通过“义捐”建成的,在这些祠堂与厅堂中进行祭祖、睦族、训导等“义行”。官桥还办过名闻一时的“义庄”,由宗族内的富户捐献出田地,用这些田地来赡养族内贫穷户,扶助子孙读书,义行将村庄发展成“义庄”。官桥几乎每个朝代都办“义学”,双柏草堂、明德书院、宏毅小学堂等等都是。更了不起的“义举”是祥兴二年(1279)二月初六日,南宋军队南北受敌,陆秀夫背着末代皇帝赵昺投海而死,南宋灭亡。消息传到官桥,老举人陈熙祖与侄孙陈师道、陈允升,堂侄子陈炳以及陈曜龙等四位举人一起到祝祚亭上哭号祭拜各朝皇帝塑像,来到大头山西麓的塘旁,向西叩礼完毕,就跳入塘中自尽了。从此,这座山就被叫作“祝保宋祚山”,这塘就一直被称为“五举塘”。
细细回味起来,官桥村的这些“义举”,似乎处处有“官桥饼”伴随:清明、冬至祭祖要分“官桥饼”,到外地求学要带“官桥饼”,义庄救灾要发“官桥饼”,连五举人投塘前,村里人慰问也送“官桥饼”。现在的官桥饼更遍及官桥百姓的生活,不仅是清明、冬至祭祖时用到,新媳妇第一趟回娘家,都带官桥饼分送亲戚邻居;端午节除粽子外,还带官桥饼一起分发;春节拜年、女儿看娘、娘探女儿都会以官桥饼作为礼物;村庄举行物资交流会、家里杀猪,甚至来了重要客人,也要用官桥饼;官桥及附近村庄的红白喜事都要分发“官桥饼”。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官桥饼”已经成了官桥村“义”的承载物、象征符!(www.xing528.com)
“官桥饼”的独特味道里,还蕴含了独特的官桥精神,这样的小吃谁不爱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