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剑文
百工之乡,教育之乡,“出路”很重要,自古如此。
东阳通往外地陆路有十多条,水路若干。这些依势剪径的古道,或隐于乡间荒野,或藏在深山老林。一条条古道中,哪一条昔日最是熙熙攘攘?当然要数联通婺越、远至杭州的乌竹岭古道了。杭州当今是省会,古时是首府。由此可以想象,悠悠岁月中,曾经有多少书生从这条古道上走过,赴省城、京都求功名,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仍然遗存的东诸古道,是从乌竹岭下村开始的。
这个以地理位置为名的村庄,依然保存着许多老式建筑,颇有古旧之风。石子路面穿村而过,两旁间或有木结构老房悄然而立。村民们将村中的这段石子路称作“街路”,据说当年“街路”两旁店铺林立,甚是繁华。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说,他们的祖先过去多以挑担为生,在村口从路人肩上接过重重的挑担,越过这乌竹岭、鹭鸶岭,一直送到诸暨姚公埠船上才算完成。如果顺利,又可以从埠头接上一桩生意,再挑着担一路走回。有时一连三天三夜都不得歇息,人打着伞站在雨中都会睡着……
上岭的路,空着双手走还算轻松。路面同样铺了石条,几步一台阶,路边则是潺潺而下的山涧水相伴。
半山腰,一块中巴车大小的巨大条石横在路边,方方正正,似人工敲凿出来一般。由此想到先人开路的情景:那该是筚路蓝缕,开山劈石,才辟出这样一条山路来的吧。它大大缩短了永康、缙云、磐安、温州等地人们前往杭州的路程。一代又一代先人从这里走出去,走向钱塘,走向京城,开始一段段或悲或喜的创业历程。
古道上的石板路
当地人称这块巨石为“棺材岩”,与它有关的一个传说也颇有意思。据说,乌竹岭上一天没人走,有一位老太太就会从棺材岩里拿出一辆金纺车来纺纱。
继续向上走,抬头便可见传说、史志中经常提到的乌竹岭头凉亭。(www.xing528.com)
这座始建于康熙五十一年的凉亭非同寻常。五开间,亭内用的全是石柱,梁椽都用朱漆刷过,椽上是被砖,再上面覆瓦。上了年纪的人说,旧时大富大贵人家的房子才有这样的气派,一座路边凉亭能够如此,说明这条古道曾经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地位。以前凉亭内有凉茶免费供路人解渴,现在却再也无人施茶,那副名联也了无踪影,只留于史志记载:“为名乎为利乎行行行行行且止;为富乎为贵乎止止止止止复行。”
长亭复短亭,是古道最显著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前后,这条古道还有六七座凉亭。如今一路上却只见到乌竹岭头这一座,其他不是只剩下一堆废墟,就是连基石都不见踪影,不免让人感慨岁月之沧桑,时光之飞逝。
离开凉亭,翻过一小坡,一处废墟映入眼帘。从高垒的石墙和逼仄的道口可以推断,这里应该是乌竹岭寨。
交通要道总是与军事要塞联系在一起,乌竹岭、鹭鸶岭也不例外。史料记载,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乡民为防倭而筑乌竹岭寨;清咸丰十一年(1861),为阻太平天国义军,官府筑鹭鸶岭寨。数百年风吹雨淋,营房不见踪影,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气势仍然可以感觉得到。
过了关隘,山道渐趋平缓,而道沿则是陡峭山崖。仔细观察,岩壁上平削处,可见古人留下的石刻。悬崖边是精致的石栏杆,往外看有一条溪水绕山脚而过,溪那边风景如画,有瀑布,有怪石,而每一处风景差不多都有一个传说故事。漫漫长途怎度?寂寂山林何堪?也许这景色,这传说,可以聊以消除旅途的疲劳,减少路上的寂寞。
走过五里乌竹岭,便到了罗店。世事变迁,村中昔日店铺林立的盛况和石板古道只存在于老人的回忆中。
乌竹岭因紫竹丛生而得名,鹭鸶岭则是因两条长长岔道像鹭鸶的两条长腿而得名。这里村庄的名称也挺好记,岭头、岭腰、岭下,这恰好是一条“鹭鸶腿”,另一条“腿”是岭头至金村,再到岭下。对这些村中上了年纪的村民来说,两条古道上行人熙熙攘攘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恍如昨天——道上过客真可谓是络绎不绝,做生意的、做工的、读书的,还有挑着东阳酒往杭嘉湖一带贩卖的。岁尾年头,即使在深夜,也经常可以听到路人匆匆而过的脚步声。
乌竹岭边上,正是穿山而过的诸永高速公路——古人、今人,选择了几乎完全重合的路线,让人惊叹!只不过,曾经熙熙攘攘的古道,如今已归于沉寂,而高高架起的高速公路上,却终日车流不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