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前面的学习,读者应该对UG NX 6.0的工程图环境有了总体的了解,在本节中将介绍创建down_base.prt零件模型工程图的完整过程。学习完本节后,读者将会对创建UG NX6.0工程图的具体过程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完成后的工程图如图8.6.1所示。
Task1.创建视图前的准备
Step1.打开文件D:\ug6.1\work\ch08\ch08.06\down_base.prt。
Step2.插入图纸页。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此时系统弹出如图8.6.2所示的“工作表”对话框,“工作表”对话框中的参数设置如图8.6.2所示,单击
按钮。
Step3.调用图样。
(1)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命令,弹出图8.6.3所示的“图样”对话框,单击
按钮,系统弹出图8.6.4所示的“调用图样”对话框,单击
按钮。
(2)选择图样。在弹出的“调用图样”对话框中选择A4.prt文件,单击按钮,接受系统默认的图样名,单击
按钮,系统弹出“点”对话框。
(3)放置图样。接受默认的坐标原点为目标原点,单击按钮,再单击
按钮,结束目标原点的选取。
图8.6.1 零件工程图
(4)在“图样”对话框中单击按钮,完成图样的调用。
图8.6.2 “工作表”对话框
图8.6.3 “图样”对话框
图8.6.4 “调用图样”对话框
Task2.创建视图
Step1.设置视图显示。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制图首选项”工具条中的
按钮),系统弹出“视图首选项”对话框,选择
选项卡设置隐藏线为不可见,单击
按钮。
Step2.添加基本视图。
(1)添加主视图。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图纸”工具条中的
按钮),系统弹出“基本视图”对话框。在“基本视图”对话框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图形区的合适位置单击以放置主视图。
(2)添加俯视图。选择合适的位置单击以放置主视图,单击中键完成。
(3)添加正等测视图。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图纸”工具条中的
按钮),系统弹出“基本视图”对话框。在“基本视图”对话框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并选择比例为
,在图形区合适位置单击以放置正等测视图,单击中键完成。
Step3.调整正等测视图比例。在图8.6.5所示的视图边界处双击,系统弹出“视图样式”对话框,选择选项卡,在
文本框中输入0.4000,单击
按钮,结果如图8.6.6所示。
图8.6.5 双击视图边界
图8.6.6 创建完成的基本视图
Step4.添加全剖左视图。
(1)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图纸”工具条中的
按钮),系统弹出“剖视图”工具条。
(2)选择前视图作为创建全剖视图的父视图,如图8.6.7所示。
(3)选择剖切位置。确认“捕捉方式”工具条中的按钮被按下,选取图8.6.8所示的圆弧。
(4)放置剖视图。在图8.6.9所示的位置单击放置剖视图,在“剖视图”工具条右上角单击按钮,完成全剖视图的创建。
Step5.添加局部放大图。
(1)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图纸”工具条中的
按钮),系统弹出“局部放大图”对话框。
图8.6.7 选择父视图
图8.6.8 选取剖切位置
(2)选择边界类型。选择“局部放大图”对话框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
(3)绘制放大图区域的轮廓线。绘制图8.6.10所示的放大视图的区域,绘制完成后,在图形区选择合适的位置单击放置放大图,在对话框中单击按钮。
(4)设置视图样式。双击放大图的边框,系统弹出“视图样式”对话框。在选项卡的
文本框中输入比例值2,单击
选项卡,取消选中
复选框,单击
按钮。
(5)设置视图符号。双击放大图的标签(B),系统弹出“视图标签样式”对话框,该对话框中的参数设置如图8.6.12所示,结果如图8.6.11所示。
图8.6.9 放置剖面视图
图8.6.10 局部放大视图的放置步骤
图8.6.11 创建局部放大图
图8.6.12 “视图标签样式”对话框
Step6.添加半剖正等测视图。
(1)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图纸”工具条中的
按钮),系统弹出“半剖视图”工具条,选择俯视图作为创建半剖视图的父视图。
(2)选择剖切位置。单击“捕捉方式”工具条中的按钮,依次选取图8.6.13所示的两条边线。
(3)在“半剖视图”工具条的“方位”下拉列表中选择选项,然后选择正等测视图,在“半剖视图”工具条右上角单击
按钮,如图8.6.14所示。
图8.6.13 选取剖切位置
图8.6.14 正等测半剖视图
Task3.标注尺寸
Step1.标注图8.6.15所示的竖直尺寸。
(1)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尺寸”工具条中的
按钮),系统弹出“竖直尺寸”工具条,单击“捕捉方式”工具条中的
按钮。
(2)依次选取图8.6.16所示的边线1和图8.6.17所示的边线2,单击图8.6.17所示的位置放置竖直尺寸。
图8.6.15 标注竖直尺寸
图8.6.16 选择边线1图8.6.17选择边线2及放置尺寸(www.xing528.com)
Step2.标注图8.6.18所示的水平尺寸。
(1)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尺寸”工具条中的
按钮),系统弹出“水平尺寸”工具条,单击取消选中“捕捉方式”工具条中的
按钮。
(2)选取图8.6.19所示的边线1,然后选取图8.6.20所示的边线2,单击图8.6.20所示的位置放置竖直尺寸。
图8.6.18 标注水平尺寸
图8.6.19 水平尺寸标注
图8.6.20 水平尺寸标注
Step3.标注图8.6.21所示的半径尺寸。
(1)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尺寸”工具条中的
按钮),系统弹出“半径尺寸”工具条。
(2)选取图8.6.22所示的圆弧,单击图8.6.22所示的位置放置圆弧半径尺寸。
Step4.标注图8.6.23所示的孔径尺寸。
(1)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命令(或单击“尺寸”工具条中的
按钮),系统弹出“圆柱尺寸”工具条。
(2)依次选取图8.6.24所示的边线1和图8.6.25所示的边线2,单击图8.6.25所示的位置放置孔径尺寸。
图8.6.21 半径尺寸标注
图8.6.22 半径尺寸标注
图8.6.23 标注孔径尺寸
Step5.参照Step1~Step4的方法标注其他尺寸,尺寸标注完成后的效果如图8.6.26所示。
图8.6.24 选择边线1
图8.6.25 选择边线2及放置尺寸
图8.6.26 视图尺寸标注
Task4.表面粗糙度标注
Step1.选择命令。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表面粗糙度符号”对话框。
Step2.选择表面粗糙度的样式。在“表面粗糙度符号”对话框中设置图8.6.27所示的参数,然后单击按钮。
Step3.放置表面粗糙度符号,如图8.6.28所示。
Step4.创建其他的表面粗糙度标注,结果如图8.6.29所示。
图8.6.27 “表面粗糙度符号”对话框
图8.6.28 表面粗糙度标注
图8.6.29 创建其他的表面粗糙度标注
Task5.标注形状位置公差
Step1.选择命令。单击“注释”对话框中的按钮,系统弹出“基准特征符号”对话框。
Step2.创建基准。在区域的
文本框中输入D,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
选,选择图8.6.30所示的放置边线。按住左键并将图框拖动到合适位置,单击左键确认。
Step3.更改样式。在图形区选取刚创建的基准并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命令,此时系统弹出“注释样式”对话框,对该对话框的设置如图8.6.31所示,结果如图8.6.32所示,单击
按钮。
图8.6.30 基准的创建
图8.6.31 “注释样式”对话框
图8.6.32 创建的基准
Step3.编辑形位公差。单击“注释”工具条中的按钮,系统弹出图8.6.33所示的“注释”对话框。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
选项,依次单击
和
按钮,输入公差值0.01,然后单击
按钮,输入字母D。
Step4.放置形位公差。单击该对话框区域的
按钮,选取图8.6.34所示的位置为指引线的起始位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文本框到图纸合适位置单击左键。
图8.6.33 “注释”对话框
Step5.更改样式。在图形区选取刚创建的形位公差并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命令,此时系统弹出“注释样式”对话框,对该对话框的设置如图8.6.31所示,结果如图8.6.35所示。
图8.6.34 形位公差的标注
图8.6.35 标注完成的形位公差
Task6.创建注释
Step1.选择命令。单击“注释”工具条中的按钮,系统弹出“注释”对话框。在
区域的
下拉列表中
选项,在
区域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
Step2.添加技术要求。清空“文本”对话框中的内容,然后输入图8.6.36所示的文字内容。选择合适的位置单击以放置注释,然后单击中键完成操作,结果如图8.6.37所示。
Step3.参照前面的方法添加其他注释。
图8.6.36 “注释”对话框
图8.6.37 添加的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