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一个文件后,有三种方法进入工程图环境,分别介绍如下:
方法一:选择图8.1.2所示的下拉菜单命令。
方法二:在“应用模块”工具条中单击“制图”按钮,如图8.1.2所示。
方法三:利用组合键Ctrl+Shift+D。
图8.1.2 进入工程图环境的几种方法
进入工程图环境以后,下拉菜单将会发生一些变化,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界面。下面对工程图环境中较为常用的下拉菜单和工具条进行介绍。
1.下拉菜单
(1)下拉菜单。该菜单主要用于在创建工程图之前对制图环境进行设置,如图8.1.3所示。
图8.1.3 “首选项”下拉菜单
(2)下拉菜单,如图8.1.4所示。
图8.1.4 “插入”下拉菜单
(3)下拉菜单,如图8.1.5所示。
图8.1.5 “编辑”下拉菜单
2.工具条
进入工程图环境以后,系统会自动增加许多与工程图操作有关的工具条。下面对工程图环境中较为常用的工具条分别进行介绍。
说明:
●选择下拉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定制”对话框的
选项卡中进行设置,可以显示或隐藏相关的工具条。
●工具条中没有显示的按钮,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将它们显示出来:单击右上角的按钮,在其下方弹出
按钮,将鼠标放到该按钮上,在弹出的“添加选项”中包含了所有供用户选择的按钮。
(1)“制图首选项”工具条,如图8.1.6所示。
图8.1.6所示的“制图首选项”工具条中各按钮的说明如下:
A1:视图首选项。 A2:注释首选项。
A3:剖切线首选项。 A4:视图标签首选项。
(2)“制图编辑”工具条,如图8.1.7所示。
图8.1.6 “制图首选项”工具条
图8.1.7 “制图编辑”工具条
图8.1.7所示的“制图编辑”工具条中各按钮的说明如下:
B1:编辑样式。 B2:编辑关联性。
B3:编辑注释。 B4:编辑文本。
B5:抑制制图对象。 B6:编辑坐标。
B7:零件明细表级别。 B8:编辑钣金。
B9:编辑剖切线。 B10:视图中剖切的组件。
B11:视图相关编辑。
(3)“表格”工具条,如图8.1.8所示。(www.xing528.com)
图8.1.8 “表格”工具条
图8.1.8所示的“表格”工具条中各按钮的说明如下:
C1:表格注释。 C2:零件明细表。
C3:编辑表格。 C4:编辑文本。
C5:上方插入行。 C6:调整大小。
C7:选择单元格。 C8:导入属性。
C9:合并或取消合并单元格。 C10:将字体设置为粗体。
C11:将字体设置为斜体。 C12:分类排序。
C13:锁定/解锁行。 C14:附加/拆离行。
C15:恢复自动文本。 C16:转至单元格URL。
C17:更新零件明细表。 C18:自动零件标号。
C19:导出。 C20:另存为模板。
C21:逻辑管线布置图例。
(4)“制图切换开关”工具条,如图8.1.9所示。
图8.1.9 “制图切换开关”工具条
图8.1.9所示的“制图切换开关”工具条中各按钮的说明如下:
D1:标准。 D2:视图。
D3:可视化。 D4:实用工具。
D5:形状分析。 D6:可视化形状。
D7:知识融合。 D8:应用模块。
D9:曲线。 D10:编辑曲线。
D11:图纸布局。 D12:制图注释。
D13:显示中心线。 D14:表格与零件明细表。
D15:尺寸。 D16:制图首选项。
D17:制图编辑。
(5)“注释”工具条,如图8.1.10所示。
图8.1.10 “注释”工具条
图8.1.10所示的“注释”工具条中各按钮的说明如下:
E1:形位公差参数。 E2:特征参数。
E3:文本。 E4:表格标签。
E5:特征控制框。 E6:基准特征符号。
E7:标识符号。 E8:用户定义符号。
E9:定制符号。 E10:焊接符号。
E11:图像。 E12:剖面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