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阵式打印头是将打印针的针尖排成垂直线的一列或多列,每次出针把一行打印内容中的一列的点打印出来,通过字车驱动打印头横移,移一段距离后打印针再动作,重复这些动作,在一行中持续击打,把一行中的字符或图像的点阵打印出来。
1.组合方式
点阵式打印头内的打印针,可分为独立式和组合式两大类。
独立式是指每根打印针都可以直接取出更换,这种打印头的维修比较方便,是当前市场上的主流。
组合式是指多根针甚至所有针连同配套的衔铁/拍板都组成一个整体,不能单根针拆下来,这种打印头的维修非常困难,所以设计这种打印头时,所有的零部件和材料都要经过详细的评估和控制,以保证较长的正常工作时间,在用户端达到“免维修”的效果,一旦出现需要维修只能返回厂家进行,这样就造成了这种打印头无论是零件造价还是维修费用都比较高。
2.层叠方式
打印头的主体为打印针,根据拍板的位置高低的分布,有单层叠放和双层叠放两种,双层叠放需要两种长度的打印针。无论是单层还是双层,拍板基本都是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见图2-14和图2-15)。
图2-14 拍板单层叠放
图2-15 拍板双层叠放
双层叠放除了少部分型号的24针打印头,多见于36针及以上的多针打印头。
3.排列方式
根据针尖的排列方向,有单列、双列、三列等以及直线垂直、曲线花型等排列方式(见图2-16和图2-17)。
图2-16 单层单列垂直排列的9针打印头的空间分布
注:在打印头的内部,各打印针的针尖部分排列成一列,为了使各打印针之间不会互相干扰,各打印针的拍板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为了使打印机能以较高的DPI打印,一般都会尽量让针尖的Y方向的距离尽量短,比如24针打印头为能保证180DPI的垂直打印精度,相邻针之间的Y方向的距离要保证为1/180in(0.141mm),由于针直径一旦小于0.2mm就很难保证打印针的击打力和寿命,为此,可以将相邻的针尖向X方向(水平方向)偏移,使针与针之间不会因为距离太近而互相干扰。向X方向偏移还有一个好处,由于针之间的距离加大了,可以使用更粗一点的针,这样就加大打印针的耐磨性和强度,寿命和击打力度也可以加强(见图2-18)。
相邻打印针偏移之后,在打印机的设备控制软件里需要对这些打印针进行规格化处理,使之规格化为一个直线排列的点阵。例如,图2-18中的双列直线间隔的打印头,假设单数号的针相对双数号的针在X方向的距离为H,如果打印头由左往右走,对于打印同一列的点,单数号的打印针要等字车走了H距离之后才出针打印这一列的点。(www.xing528.com)
对于更复杂的针尖间隔形状,例如图2-19所示的圆弧间隔和菱形间隔,几乎所有的针都需要进行规格化处理。
图2-17 单层单列垂直排列的9针打印头针尖处的截面
图2-18 24针打印头的针尖处的截面,相邻打印针偏移(双列直线间隔)
图2-19 双列圆弧间隔和双列菱形间隔(24针打印头针尖处的截面,相邻打印针偏移)
4.印字形成过程
由于点阵式打印头的打印针可以看作排列在一列的位置上,所以其打印字的形成过程比较简单,以24×12点阵为例,24针打印头只需横向移动12步,每一步都让有对应信息的打印针出针,即可把整个字打印出来。
对于整行的打印,逐个逐个地把一行中所有的字打印出来就行了。
5.总装结构
打印针组件的主要零件包括针体(针杆)、拍板、线圈、铁心(磁轭)、针导片、副导片、弹簧、弹簧帽、止动片等,另外储能式打印头还有磁铁等。这些零件并不是一根针体就配一个相应的其他零件,有的是一个零件设计有多个功能部位,例如针导片可以设计有24个孔(配24针打印头时),磁轭可以设计有24个导磁位置,甚至打印针和拍板都做成24个出针部分全部集成在一起,然后加上一些辅助零件,例如外壳、散热罩、电路板等,总装起来做成打印头(见图2-20~图2-22)。
图2-20 9针打印头的外围部件分解图(得实DS-900通用平推打印机)
图2-21 9针打印头(得实DS-900通用平推打印机)
图2-22 24针打印头(得实AR-300K通用卷筒打印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