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廷
也许按照中国历来的评价标准,在高中前我都不算是个“好学生”。小学的时候因为语文不好,甚至弄不明白数学应用题,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徘徊在班级中等水平。对于我这样的孩子,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轨迹走下去,牛津大学、帝国理工、伦敦大学、杜伦大学这些世界级的名校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不过如今的我,却即将走进这些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世界名校。改变我的,或者说让我做到了目前来说“最好的自己”的正是国际课程体系,是光华剑桥,这样说并不夸张。
在进入光华剑桥前,我就读于杨浦区一所排名比较靠前的私立中学。按照大家一贯的理解,私立中学相较公立学校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应该会有所改变。但实际情况是,应试的教学模式还是比较明显。于是在中考前,我参加了光华剑桥那年的第一批招生考试。
说到这次招生考试,我得特别感谢一下我的父母,因为他们在我3岁时就开始教我英文了,后来升入小学,尽管语文数学不好,但英语学习一直没有落下。他们始终觉得“有些事情比考试成绩重要得多”,也因此他们教我英文不是单纯的背单词、学语法、做题目,而是通过一些别样的方式让我有更多的机会融入一个英语的交流环境。比如定期去听古典音乐会、每年1—2个国家的旅行、参观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等。我的小学至初中二年级的寒暑假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在这个过程中,虽不是很系统地学习,但因为说得多用得多,我的英文基础越发扎实。也因此光华剑桥招生考试中的英文面试我很顺利就通过了,也因为英文好,正式学习全英文的课程时,我再没有因语言不好而有太多的不适应,相反我有份如鱼得水的自在与欢喜。
我不知道其他同学的感受如何,但在我看来,A Level课程的设置让我学得不再那么累,所学的知识面又是很广的。就比如我们所学的高数,有关微积分的内容是国内大学时才开始涉及的。相较他们的教材,我们学的难度又不是那么深。这也让我们在进入大学前,对未来所要学习的专业有了更为宏观的了解。(www.xing528.com)
虽然以前在初中就学了化学,但我真正喜欢上化学这门课是在光华剑桥。这里的老师不会给学生“乱定位”,不会因为学生的几次考试成绩就给学生定上“好生”或“差生”的标签。即便一个学生一次考试不及格,老师还是会以“他能考到A*”的期望对待他,成绩再不好的学生也可以和老师如朋友一般地开心交流。这种氛围让我很喜欢,也让我的学习动力更足了。渐渐地,原本初中时学得不太好的科目反而成了我的兴趣所在。
数学、物理、化学、经济,这是我在As时选择的学科,2014年申请大学时,这几门的成绩分别是A*和三个a。这样的成绩也让我得到了牛津大学的面试通知。说起牛津的面试,如今虽没能如愿录取,但那次面试经历对于我已是一笔丰厚的人生财富。在牛津我一共面试了三场,前两场是在我当时的“第一志愿”学院——St Hugh's College,最后一场是在Hertford College。在这三场面试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场。面试官是一位40多岁的香港人,半个小时的面试中他提问的频率很高,对于我回答的反馈也是非常快,无形之中就有着非常重的紧迫感,在那种状态下我需要更加冷静且迅速地思考一系列问题。那时的状态我至今难忘,这样的锻炼机会让我收获很多。
除了牛津的面试,我申报的那些大学中,帝国理工也需要“面试”,不过他们不需要直接的面对面,而是通过视频和电话面试。他们面试的题目也蛮有意思,就是让我以最快捷的方式区分出三杯无色无味的液体中与其他两杯有别的一种。对于这样的题目我起初的想法总是很“复杂”,给出的结论往往是需要一些平时较难获得的辅助材料。而后来在对方老师的提醒下,我最终还是想出了用白纸蘸取液体再经清水浸润后通过其扩散速度来判断区分的方式。尽管只是一场面试,但是对方老师的这种引导式提问还是让我觉得很受用,让我觉得有兴趣去把这个问题想得更透彻。让我觉得蛮开心的是,后来没多久帝国理工的offer就到了。
虽然被牛津拒了,的确有一点点小遗憾。但回头想想,或许对我而言帝国理工才是最适合的选择,上帝总会给我们最好的,做最好的那个自己,这个“最好”的标准并不在别人眼中,而在我们自己内心。
(本文写于201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