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洋
初次见面,刘思洋有些害羞,一番交谈后话才渐渐多了起来。他说自己是个典型的宅男,闲暇时看看球,打打游戏,没什么特别。只是喜爱钻研一些“小技术”。读高一的时候,曾代表学校参加上海市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以工程为方向,和两名组员一起挑战弹簧刀的改良。考虑到弹簧容易让刀伤到手,他就将弹簧机制改装为重力机制,让刀具收放自如。这项巧妙的小发明,让弹簧刀杀伤力成倍增加,甚至可以纳入兵器范畴,评委质疑的同时无不拍案叫绝,为此小组获得了全市三等奖的好成绩,还拿到了1 000元的奖金。
如今到了光华剑桥,他仍旧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在各科的学习上也有些“独门秘笈”,希望分享给有需要的学弟学妹。数学是大多数人都会选修的,可以准备两本笔记,一本是课堂练习本,一本是自己的笔记整理。因为课上做题目时间有限,写作潦草,也会出现不少错误,课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便于复习。英语也是必备科目,想要快速提高阅读和听力,背词汇手册是最快速的方法之一。背诵时需要持续不断地反复记忆,因为语言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相对而言,报课外班的作用不大,需要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
刘思洋至今都记得,当初离开体制内学校前往国际高中就读时,班主任的竭力挽留,就连自己的父母一开始都觉得:“这书读得好好的,考个名校也如囊中取物,干嘛偏生出这么个想法?”
其实这个想法并非突发奇想,而是源于处处领先的压力。到了初三,这条独木桥底下的万丈深渊越发让人害怕,刘思洋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累了。每天早出晚归,付出了个人的全部时间,只为了这应试的教育,当真让人提不起干劲儿。亲戚里有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读书的,虽然没时间去了解,但看着也挺“诱惑”。(www.xing528.com)
一再努力下,爸妈总算是接受了这一想法。刚开始时,刘思洋打算继续在体制内申请留学,但妈妈却建议去国际学校专心准备和过渡。经过一番搜寻知道了光华剑桥。因为离家不远,稍打听便得知教学质量不错,立马报了名。
不得不说,光华剑桥和刘思洋原来所在学校的差别很大。首先管理非常自由,这就让刘思洋自我约束的心弦绷得紧紧的,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要想上进,便可以更加出类拔萃,但稍不留神就会松懈。其次是课堂有趣多样,主动预习和复习巩固取代了过去无穷尽的作业。经过了几年的磨砺,刘思洋取得了足以冲牛剑的好成绩,于是鼓足勇气,申报了牛津的机械工程专业。
牛津的面试之旅让他感慨良多。首先,撰写PS一定要“深谋远虑”。在第一所学院面试时,考官深入挖掘了他的PS。比如他在PS里提到自己对F1赛车的兴趣,考官便问他是否知道F1赛车引擎的构造。其次,面试的重点在于过程而非结果。笔试时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一定要及时提问,考官非常喜欢现场教学,由此观察你的学习能力以及主动性等。他的第一场笔试就是如此,考官给出了一些没学过的知识,当场教学后再做题。做题时却发现还是不能完全解决,这时就需要再次提问,考官才会继续教学。
刘思洋说,虽然经历了牛津的残酷考验以及最终的婉拒,但自己的心态还是相当平和,跟原来走高考的独木桥比,如今的选择更多。只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结果就算不那么出彩,也不会太差,因为时光不会辜负你的努力。
(本文写于2016年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