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改善农牧区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对于巩固边防,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改善生态环境,尽快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政治意义。在大力推进新疆水利建设时,需要注意的是,新疆绿洲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动态平衡的过程。新疆现有绿洲面积14.28万km2,其中天然绿洲的面积8.08万km2,占56.6%,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托人工绿洲,95%的人口集中分布在这里,绿洲人口密度高达207人/km2以上。多年的观测研究表明,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之间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从全疆看,人工绿洲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天然绿洲的水资源供给显著减少,平原湖滨绿洲在最近几十年里减少了1/3。由于天然绿洲是人工绿洲的重大天然保护屏障,天然绿洲的明显萎缩使得人工绿洲的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因此,人工绿洲的发展应当适度,有重点地对天然绿洲加以有效保护。
新疆绿洲经济的发展与其他地方的经济发展很不相同,需要保证相当部分的绿洲生态水量,以维持绿洲生态系统。新疆水资源总量为835亿m3,人均水资源量4507m3,高于全国平均值,但单位面积产水量只有51mm,是全国的倒数第二。新疆生态环境总需水量约为247.7亿m3,再扣除不可利用的水资源,实际上,新疆总体上仍是一个资源性缺水的地区。随着全区人口的增长、灌溉面积的扩大,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全疆城镇日缺水量在20万m3左右,每年春季农业缺水量约30亿m3。但同时,新疆用水结构不合理、浪费也比较严重,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5%;粮食水分利用当量仅为0.7kg/m3,而世界发达国家一般为2kg/m3;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不到40%;2003年人均用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万元GDP用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到4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解决新疆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固然需要工程和技术措施,但根本的还是要积极倡导节水文化,建设节水型社会。(www.xing528.com)
近年来,新疆狠抓节水工作,全疆累计修建干、支、斗三级防渗渠道34万km,建成喷、滴灌高效节水面积840万亩,修建了一批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在全疆85%的范围内推行了供水到户,同时在哈密、乌鲁木齐等地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使节水工作逐渐深入人心,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节水体制和机制尚不完善,市场在节水中的作用尚未发挥,节水整体效益难以显现,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新疆水利工作的重点将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需要加强领导,完善机构,发挥政府在节水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共同投入到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唤醒大众节水意识,共同自觉节水。为此,建议抓紧编制自治区及各流域、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优化配置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提出分阶段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和措施;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制定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并逐级分配到单位和个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