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新的变化,在举国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主要发展目标的思想的推动下,艺术也迎来了春天。全国性的合唱节频繁举办,其创作题材、体裁都有明显的改变,多样化、个性化、民族化的合唱不断涌现。在中小型作品方面,有彦克的《把祖国打扮得更美丽》、施光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陆在易的《雨后彩虹》、田丰的《云南风情》、瞿小松的《Mong dong》、陈怡的《芭蕉树》、刘文金的《红云》、王世光的《长江,母亲河》,以及根据古词曲改编的作品,如李焕之的《秦王破阵乐》、钱兆熹的《扬州慢》等。这些作品都有较强的时代特质,形式上也一反前一发展时期过分强调群体意识的群众合唱,艺术性和个性特质表现得更为明显。
这时期,大型合唱作品大放异彩,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反映现实,体现改革开放的精髓和当代特征,充分展示文化的多元性,题材多元、体裁多元、形式多元、技法多元,风格绚丽,民族与国外相结合,古代与当今相配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表现在调式、调性、音色、节奏和多声部上更是多姿多彩。如陆在易的音乐抒情诗《蓝天,太阳与追求》,谢功成的无伴奏合唱套曲《绿色的澜沧江》,王祖谐、张卓娅的套曲《南方有这样一片森林》等,都是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又如李遇秋的合唱套曲《城市之声》(包括“晨钟”“车铃”“绿地”“学校”“工地”“喷泉”“小巷”“茶座”“夜市”),独具视角来反映现代城市的风情、风貌,体现合唱作品中的时代追求和极强的创新意识。当然,文化的寻根意识及现代创作方向的寻觅,使得边陲风情在改革的春风中也得到关照,如金湘的《诗经五首》、田丰的组曲《云南风情》等;同样关注现实、讴歌当代进取精神的合唱作品有刘念勋的《生命,宇宙的春天》。(www.xing528.com)
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化、思想的进一步解放,观念也更加开放,接纳性和包容性得到拓展。其间,诞生了石夫的交响合唱《黄河·太阳》、奚其明的大合唱《巨人》、郑秋枫等的《珠江大合唱》、时白林的清唱剧《孟姜女》、韩兰魁的《绿色呼唤》、苏夏的《香港之歌》、王西麟的交响合唱《国殇》等,这些作品又一反80年代的创作常态,带有明显的哲学思辨思想,在强调题材的同时突出个性,创作空间更加宽广。还有谭盾的歌剧《九歌》《马可·波罗》《和平之歌》(由编钟、童声合唱、乐队合作组成)。这些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品提升了中国合唱的声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