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媒体技术发展历史简述

多媒体技术发展历史简述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多媒体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目前多媒体计算机的配置已远远高于MPC3的标准。1995年之后,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使多媒体技术由单机系统向网络系统发展,促进了多媒体的普及和应用。

多媒体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视窗的出现

1984年,美国苹果(Apple)公司在Macintosh机上引入了视窗的概念,即将计算机的界面设计为窗口和图标,用鼠标和菜单取代了键盘操作,使计算机操作变得简单、方便。计算机使用者不用再输入烦琐的指令,而是使用鼠标,通过点击窗口中的图标,实现相应的功能。

1985年,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它是一个多用户的图形操作环境,由于Windows界面具有友好的多层窗口操作功能,使非专业人员能很快学会使用计算机,从而打开了计算机的销路,将视窗概念带入了千家万户。

2.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

1985年,美国Commodore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Amiga,经不断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列。Amiga机采用了Motorola M68000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CPU),并配置了动画制作芯片Agnus 8370,音响处理芯片Pzula 8364和视频处理芯片Denise 8362等专用芯片,大大提高了处理图像、音频、视频、文字等信息的速度。

3.交互式系统的出现

交互式系统的出现是多媒体技术雏形。1986年,荷兰的Philips公司和日本的Sony公司联合研制并推出了CD-I(Compact Disc Interactive,交互式光盘系统),并公布了该系统所采用的CD-ROM光盘的数据格式。该项技术对大容量存储设备光盘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证成为国际标准。该系统为存储和表示声音、文字、静止和动画图像等媒体提供了有效手段。用户可以将电视机、显示器与该系统相连,通过操纵鼠标、操纵杆、遥感器等装置,选择感兴趣的视听内容进行播放。(www.xing528.com)

1987年,美国无线电(RCA)公司研制了交互式数字视频系统DVI(Digital Video Interactive),并制定了DVI技术标准。该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用标准光盘来存储和检索静态图像、动态图像、声音等数据,全部工作由微型计算机控制完成,实现了彩色电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

4.多媒体标准的制定

1987年,成立了交互声像工业协会,后改名为交互多媒体协会(Interactive Multimedia Association,IMA)。1990年11月,Microsoft公司和Philips等多家厂商召开了多媒体开发者大会,成立了多媒体计算机市场协会,并制定了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的第一个标准MPC1。该标准对多媒体计算机所需要的软件和硬件,规定了最低标准和指标,促进了多媒体计算机生产和销售的统一化和标准化。

1993年,多媒体计算机市场协会制定了第2代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标准MPC2,提高了基础部件的性能指标。

1995年,多媒体计算机市场协会制定了第3代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标准MPC3。在提高基础部件的基础上,增加了全屏幕、全动态视频及增强版CD音质的音频和视频标准。

目前多媒体计算机的配置已远远高于MPC3的标准。1995年之后,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使多媒体技术由单机系统向网络系统发展,促进了多媒体的普及和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