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视点
为便于从不同角度观察三维模型,可执行“视点”命令进行视点设置,表示以该视点到坐标原点方向对三维模型进行投影。在创建机械图样时,常用的视点有如图8-3所示的几种。
图8-3 视图工具图标
2.创建“机械零件”视口
在进行机械零件模型绘制时,有时需同时观察形体的各个不同方向的投影,充分了解绘制的模型结构和各形体间的相对位置是否正确。通过对“视口”进行设置可将屏幕(图样)分成若干个平铺的窗口,对这些窗口设置不同的视点以观察所绘制的模型。
执行“视图”菜单→“视口”→“新建视口”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设置视口名称“机械图样”,确定标准视口数量为“四个”,依次将其中三个视口的视觉样式更改为“二维线框”样式。结果如图8-4所示。
图8-4 创建四个视口
在视口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后,绘图区将划分为四个相等的窗口。此时各视口的视点均是一致的。为便于观察,使之符合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应将各视口的视点依次进行设置。将光标移至左上角窗口,单击左键激活窗口,再选择图8-3所列图标中的“主视图”图标,以观察形体的正面投影。同理再将左下角的窗口设置为“俯视图”,观察形体的水平投影;右上角设置为“左视图”,观察形体的侧面投影;右下角设置为“西南等轴测”,观察形体的正等轴测投影。结果如图8-5所示。
提示:
如此时在任一窗口内进行绘图或编辑操作,各窗口均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图8-5 设置各视口的视点
3.创建浮动视口
在模型空间中可将绘图区域分解为一个或多个矩形视图,称为模型空间视口。其各视口间是不能相互重叠的,有时也称为平铺视口。在各视口间可预设不同的视点,从而便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在AutoCAD软件中,每个布局相当于一张用于图形输出的图纸。在布局空间中有两种绘图状态,浮动模型空间状态和图样空间状态。单击状态栏中的“图纸”图标,切换至模型空间,可在图样空间建立一浮动视口。在同一个布局中可以有若干个浮动视口,这些视口可相互重叠。可进行相关的移动操作,还可对当前浮动视口中的模型进行编辑,可不显示边界,可关闭而不显示窗口内的图形。
4.视图的创建
(1)新建视口
打开源文件“例图8-2”。在“模型空间”中将屏幕分成四个视口。命名为“机械图样”,如图8-4所示。并将各视口的视点调整至如图8-5所示。切换至“图纸空间”布局1,如图8-3所示。由于在图8-4中激活的是等轴测窗口。所以切换到布局1显示的是三维模型的轴测图。为了在图样空间中显示三维模型的四个视图,则应先删除该等轴测窗口。
(2)在图样空间插入平铺视口
运用图样空间视口命令将四个平铺视口插入到图纸空间。操作过程如下:
注意:
此时图样空间和模型空间的“图形界限”均设置为A4图纸大小。因此,实际上是将平铺视口中的窗口大约以1∶1的比例插入到图纸空间的。再对布局1中各视口视点分别调整为“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西南等轴测”。结果如图8-6所示。
此时,该窗口的大小是可以任意调节或可相互重叠的。但注意图样空间和模型空间的实体是相互不同的。
5.调整视图
从图8-6可以看出,各窗口中的视图没有对齐,比例因子也不同,需用“图幅初始化”命令使各视图对齐。并设置统一的比例,操作过程如下:
图8-6 在图纸空间插入平铺视口
结果如图8-7所示。因该实体宽度尺寸较大,超出了窗口范围,所以可用夹点编辑的方式调整“俯视图”和“主视图”窗口大小。并激活浮动视口,适当调整视图的位置,使各视图完全显示在窗口内。如图8-8所示。
重复执行“图幅初始化”命令。对齐各视图。操作过程如下:
(www.xing528.com)
图8-7 图幅初始化—统一比例
图8-8 调整视口大小及视图位置
结果如图8-9所示。
6.提取实体轮廓线
从图8-9中可以看出,视图中平面与曲面相切处存在线段,可采用提取轮廓线的命令进行处理。
在浮动视口状态下,激活主视图,单击“绘图”→“建模”→“设置”→“轮廓”命令。操作过程如下:
图8-9 图幅初始化—对齐视图
同理,按上述步骤,可依次将俯视图、左视图和轴测图中的轮廓线进行提取,其中可见轮廓线分别自动放置在系统建立的“PV—14D”、“PV—149”和“PV—147”三个图层中;不可见轮廓线分别自动放置在系统建立的“PH—14D”、“PH—149”和“PH—147”三个图层中。
将三维实体模型所在的图层“0层”关闭,并将不可见轮廓层设置为虚线;同时执行“视图”→“显示”→“UCS图标”→“关”,将四个视口中的坐标系隐藏。结果如图8-10所示。
图8-10 提取实体轮廓线
7.编辑视图
1)在上述的操作过程中,视图的轮廓线是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提取的,实质上还是模型空间中的图形实体。在图样空间是不能编辑这些轮廓线的。为了在视图中添加尺寸标注、修改图线,可将模型空间平铺视口中提取的轮廓线复制到“布局2”中实现。结果如图8-11所示。
图8-11 从平铺视口中复制轮廓线到“布局2”中
提示:
需对从三维模型中提取的轮廓线进行编辑和修改,必须从“模型空间”平铺视口中复制轮廓线,再粘贴到“布局2”中,不能直接从“布局1”中复制。复制前须将“布局2”的图幅大小设置为与“布局1”一致。
2)将三个视图使用“修改”工具栏中的“分解”命令分解为单一图素,如图8-12所示。再对三个视图中的圆角、螺纹等结构进行处理。采用合适的表达方法,去除图中的虚线或关闭所有虚线层,建立一新图层—细实线层,将主视图改画为全剖视图,俯视图加画螺纹孔的局部剖视,并在细实线层填充剖面线。结果如图8-13所示。
图8-12 视图分解前后比较
3)建立一新图层—中心线层,补画视图的基准线。结果如图8-14所示。
图8-13 采用合适的方法表达零件
图8-14 补画基准线
4)建立一新图层—尺寸标注层,为该零件标注尺寸,并加画槽的局部放大图形及标写零件的技术要求等。结果如图8-15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