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AutoCAD2011三维编辑操作指南

AutoCAD2011三维编辑操作指南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图7-9 三维旋转操作及效果3.三维镜像如形体上具有对称结构,可利用三维镜像功能简化其操作。打开源文件“例图7-12a”,单击“三维阵列”命令按钮,选取待阵列的对象,在命令提示行中选择阵列的类型为环形阵列,然后再按命令行的提示完成操作。图7-12 环形阵列效果5.三维对齐在AutoCAD软件中,执行三维对齐操作均需对源平面和目标平面通过最多3点来进行确定。图7-13 三维对齐操作及效果单击“实体编辑”工具栏中的“剖切”按钮。

在进行三维设计的过程中,为便于调整和修改图形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的结构形状和相对位置,从而组合成为所需的三维实体。灵活运用软件提供的三维移动、三维旋转、三维阵列等操作工具,并结合自动捕捉功能对三维对象进行编辑和修改,可极大地提高绘图速度和准确程度,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1.三维移动

使用“三维移动”工具可将指定对象沿X、Y、Z三个坐标轴或其他任意方向移动。从而获得相应的模型在视图中的准确位置。打开源文件“例图7-6a”,在“修改”工具栏中单击“三维移动”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12.jpg,具体操作方法有如下几种。

(1)直接指定移动距离

如图7-6a所示,根据命令行的提示选择需移动的对象“马蹄形实体”,再利用捕捉功能选择基点“圆孔的圆心”,最后输入移动距离@0,60,回车确认即可完成操作。如图7-6b所示执行移动操作的效果。

(2)沿指定轴方向移动

打开源文件“例图7-7a”,选择移动对象“马蹄形实体”后,实体中出现X、Y、Z三个坐标轴方向的轴句柄,将光标停留在要移动方向的轴句柄上,显示一移动矢量线,此时单击光标确定移动方向,将需移动对象约束在该轴方向。再直接输入移动距离“30”,实体将按指定方向和距离移动。如图7-7b所示的移动效果。

978-7-111-36849-6-Chapter07-13.jpg

图7-6 直接指定移动距离

978-7-111-36849-6-Chapter07-14.jpg

图7-7 沿指定轴向距离移动效果

(3)沿指定平面移动

打开源文件“例图7-8a”,选择移动对象“马蹄形实体”后,实体中出现X、Y、Z三个坐标轴方向的轴句柄,将光标停留在要移动平面的两轴句柄之间,显示黄色矩形块后,此时单击光标确定移动平面,将需移动对象约束到该平面上。输入移动距离@0,100,回车后完成操作,如图7-8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15.jpg

图7-8 沿指定移动平面及距离的移动效果

978-7-111-36849-6-Chapter07-16.jpg提示:

对于实体对象的三维移动操作,无需执行三维移动操作命令,直接用光标点选要移动的对象,在出现夹点工具的轴句柄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移动操作亦可。

2.三维旋转

三维旋转是将选定对象利用夹点工具设置旋转约束,使其沿指定的旋转轴进行自由旋转。

单击“三维旋转”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17.jpg,在绘图区选定需旋转的对象,光标将变成3个圆环式的轴句柄。其中红色环代表X轴、绿色环代表Y轴、蓝色环代表Z轴。然后在对象上指定一点作为旋转基点,并指定旋转轴。最后输入旋转角度或指定旋转的起点和端点,即完成三维旋转操作。

打开源文件“例图7-9a”,将连杆的后半部分向上方旋转45°。操作如下:

978-7-111-36849-6-Chapter07-18.jpg

978-7-111-36849-6-Chapter07-19.jpg

操作结果如图7-9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20.jpg

图7-9 三维旋转操作及效果

3.三维镜像

如形体上具有对称结构,可利用三维镜像功能简化其操作。三维镜像是将三维对象通过镜像平面(形体上的对称平面)获取一与原实体一致的对象。镜像平面一般可以是:①与当前UCS的XY、XZ、YZ平面平行的平面,且指定该平面通过的点;②指定三个点以确定一平面。

打开源文件“例图7-10a”。单击“三维镜像”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21.jpg,在绘图区选定需镜像的对象,再指定镜像平面(由图所示的1、2、3三个端点确定的平面或指定YZ轴平面及其中一个端点),然后根据需要是否保留原对象,回车结束操作。结果如图7-10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22.jpg

图7-10 镜像操作及效果

4.三维阵列

对于按照一定规律或顺序分布的形体,如齿轮、齿条上的轮齿、均布的孔或槽等结构,在创建三维实体时,可用“三维阵列”工具按矩形阵列或环形阵列创建多个指定对象。从而大大提高绘图效率。

打开源文件“例图7-11a”,单击“三维阵列”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23.jpg,选取待阵列的对象,在命令提示行“输入阵列类型[矩形(R)/环形(P)]<矩形>:”中选择阵列的类型,然后再按命令行的提示完成操作。

(1)矩形阵列

在创建三维矩形阵列时,需输入阵列对象的行数、列数、层数、行间距、列间距、层间距。如图7-11a所示,将圆柱利用三维矩形阵列功能,按尺寸阵列至矩形板的四角,再执行“差运算”,产生四个螺栓底孔。操作如下:

978-7-111-36849-6-Chapter07-24.jpg

操作结果如图7-11b所示。

执行“差运算”,结果显示如图7-11c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25.jpg

图7-11 矩形阵列效果

978-7-111-36849-6-Chapter07-26.jpg提示:

在指定间距值时,如输入正值,则表示沿X、Y、Z轴的正方向生成阵列;反之,输入负值,则沿对应轴的反方向生成阵列。

(2)环形阵列

执行“环形阵列”命令时,需指定阵列的数目,阵列填充的角度、旋转轴的起点和阵列对象是否围绕阵列中心旋转等参数。

打开源文件“例图7-12a”,单击“三维阵列”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27.jpg,选取待阵列的对象,在命令提示行中选择阵列的类型为环形阵列,然后再按命令行的提示完成操作。操作如下:

978-7-111-36849-6-Chapter07-28.jpg

978-7-111-36849-6-Chapter07-29.jpg

操作结果如图7-12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30.jpg

图7-12 环形阵列效果

5.三维对齐

在AutoCAD软件中,执行三维对齐操作均需对源平面和目标平面通过最多3点来进行确定。以实现对象移动、旋转或倾斜的效果。

打开源文件“例图7-13a”。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三维对齐”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31.jpg。操作如下:

978-7-111-36849-6-Chapter07-32.jpg

978-7-111-36849-6-Chapter07-33.jpg

效果如图7-13b所示。

6.剖切

为真实地表达复杂实体内部结构特征,可利用一假想的剖切平面或曲面将实体剖切。然后保留剖切平面之后的实体或将剖切平面之前的部分移开或删除,便可将实体内部结构特征清晰地显示出来。

978-7-111-36849-6-Chapter07-34.jpg

图7-13 三维对齐操作及效果

单击“实体编辑”工具栏中的“剖切”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35.jpg。选择需剖切的实体,指定剖切平面,再根据命令行的提示选择是否保留两侧面。回车结束操作。

打开源文件“例图7-14a”,利用“剖切”功能,将实体内部结构特征表达出来。常用的操作方式有如下几种。

(1)指定切平面的起点

978-7-111-36849-6-Chapter07-36.jpg

操作效果如图7-14b所示。

(2)XY、YZ、ZX平面

打开源文件“例图7-15a”,通过选择坐标平面剖切实体,操作如下:

978-7-111-36849-6-Chapter07-37.jpg

图7-14 指定剖切面的起点和终点剖切实体

978-7-111-36849-6-Chapter07-38.jpg

操作效果如图7-15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39.jpg

图7-15 指定坐标平面剖切实体

(3)三点

978-7-111-36849-6-Chapter07-40.jpg

978-7-111-36849-6-Chapter07-41.jpg

操作结果如图7-16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42.jpg

图7-16 指定3点剖切实体

7.抽壳

抽壳是指从实体内部挖去一部分材料,形成中空或薄壁的实体零件。如电机外壳、面罩等零件。

打开源文件“例图7-17a”。单击“抽壳”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43.jpg,选择需抽壳的实体,再选择需要删除的开放面,最后输入抽壳的距离(厚度),回车结束操作。操作结果如图7-17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44.jpg

图7-17 抽壳操作及效果

978-7-111-36849-6-Chapter07-45.jpg提示:

在选择删除面时,如选择不准确或选择不到,可将实体视觉样式切换至“二维线框”模式再进行选择即可。

8.干涉

当两实体具有相交或重叠现象时,可通过“干涉”来检查实体中的干涉现象。以便在设计过程中即时调整两实体的尺寸或相对位置。也可将干涉部分作为新实体保留。(www.xing528.com)

打开源文件“例图7-18”。单击“实体编辑”选项卡中的“干涉”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46.jpg。操作过程如下:

978-7-111-36849-6-Chapter07-47.jpg

978-7-111-36849-6-Chapter07-48.jpg

图7-18 待“干涉检查”的实体

屏幕中出现两实体干涉检查结果,其中干涉部分呈高亮显示,如图7-19所示。同时弹出“干涉检查”对话框,如图7-20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49.jpg

图7-19 “干涉检查”结果

978-7-111-36849-6-Chapter07-50.jpg

图7-20 “干涉检查”对话框

当发生干涉的部分较多时,可单击对话框中的“上一个”或“下一个”按钮循环查看。当去掉“关闭时删除已创建的干涉对象”复选框中的“978-7-111-36849-6-Chapter07-51.jpg”,再“关闭”对话框时,可保留干涉部分的实体。选择圆柱体和球体,执行“删除”命令,可观察保留干涉部分的实体,如图7-21所示。

9.三维倒角和圆角

在进行机械零件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零件设计倒角和圆角等工艺结构。三维建模环境下的倒角和圆角功能与二维环境下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其不同点是在三维环境下的倒角和圆角操作将在三维实体表面相交位置依据指定距离创建一新的实体表面。

978-7-111-36849-6-Chapter07-52.jpg

图7-21 “干涉检查”结果

(1)三维倒角

在零件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零件的锐边进行倒角处理。目的是为了装配方便及防止锐边擦伤其他零件或划伤安装人员。

打开源文件“例图7-22a”。单击“修改”选项卡中的“倒角”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53.jpg。操作如下:

978-7-111-36849-6-Chapter07-54.jpg

978-7-111-36849-6-Chapter07-55.jpg

操作结果如图7-22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56.jpg

图7-22 倒角

(2)三维圆角

对回转零件的轴肩处,经常需设立圆角过渡,以防止轴肩处应力集中,导致在运转过程中发生断裂现象。

打开源文件“例图7-23a”。单击“修改”选项卡中的“圆角”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57.jpg。其操作过程与倒角操作基本相同。直接选择待圆角的边线(轴肩位置),再输入圆角的半径参数5,回车即可完成操作。其结果如图7-23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58.jpg

图7-23 圆角

10.编辑实体边

编辑实体边是指对实体上的棱边进行提取、复制、着色或将指定的边压印至实体表面上,以便对三维模型进行较为清晰的查看或创建更为复杂的实体模型。

(1)复制边

打开源文件“例图7-24”。单击“实体编辑”选项卡中的“复制边”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59.jpg。选择需要复制的三维边,回车后指定基点,再指定位移的第二点,便可将对象复制到指定位置。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7-24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60.jpg

图7-24 复制三维边

(2)着色边

一般情况下,三维实体上的边大部分是相互重叠、交叉在一起的,为方便准确地对三维边进行选择、编辑和观察,可利用“着色边”对实体边进行着色处理。打开源文件“例图7-25”。单击“实体编辑”选项卡中的“着色边”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61.jpg。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7-25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62.jpg

图7-25 着色三维边

(3)提取边

为方便从任何有利的位置查看模型结构特征,并自动生成标准的正交和辅助视图及分解视图。可在三维建模环境中执行“提取边”的操作。打开源文件“例图7-26a”。单击“实体编辑”选项卡中的“提取边”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63.jpg。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7-26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64.jpg

图7-26 提取三维边

(4)压印边

“压印边”是指将与实体模型表面相交的图形对象压印至模型表面的操作。主要是为了在模型表面增添公司标记或产品标记等图形对象。打开源文件“例图7-27a”。单击“实体编辑”选项卡中的“压印边”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65.jpg。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7-27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66.jpg

图7-27 压印边

978-7-111-36849-6-Chapter07-67.jpg提示:

压印对象可以是圆弧、圆、直线、二维或三维多段线、样条曲线、面域、三维实体等,但必须与三维实体表面相交。否则不能执行此操作。

11.编辑实体面

对三维实体进行编辑时,除了对边进行编辑外,还可对实体表面进行编辑,通过改变实体表面达到改变形体的结构特征。

(1)移动实体面

打开源文件“例图7-28a”。单击“实体编辑”选项卡中的“移动面”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68.jpg。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7-28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69.jpg

图7-28 移动实体面

(2)旋转实体面

打开源文件“例图7-29a”。单击“实体编辑”选项卡中的“旋转面”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70.jpg。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7-29b所示。

(3)偏移实体面

打开源文件“例图7-30a”。单击“实体编辑”选项卡中的“偏移面”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71.jpg。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7-30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72.jpg

图7-29 旋转实体面

978-7-111-36849-6-Chapter07-73.jpg

图7-30 偏移实体面

978-7-111-36849-6-Chapter07-74.jpg提示:

在执行“偏移面”命令时,如输入偏移距离为正值将增大实体尺寸和体积;输入距离为负值时,则减小实体尺寸和体积。

(4)删除实体面

打开源文件“例图7-31a”。单击“实体编辑”选项卡中的“删除面”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75.jpg。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7-31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76.jpg提示:

在执行“删除面”操作时,如选定的面被删除后实体不能成为有效的封闭实体,则该操作不能执行。因此,只能删除不影响实体有效的面。

978-7-111-36849-6-Chapter07-77.jpg

图7-31 删除实体面

(5)倾斜实体面

打开源文件“例图7-32a”。单击“实体编辑”选项卡中的“倾斜面”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78.jpg。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7-32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79.jpg

图7-32 倾斜实体面

(6)着色实体面

打开源文件“例图7-33a”。单击“实体编辑”选项卡中的“着色面”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80.jpg。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7-33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81.jpg

图7-33 着色实体面

(7)拉伸实体面

打开源文件“例图7-34a”。单击“实体编辑”选项卡中的“拉伸面”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82.jpg。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7-34b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83.jpg

图7-34 拉伸实体面

(8)复制实体面

打开源文件“例图7-35”。单击“实体编辑”选项卡中的“复制面”命令按钮978-7-111-36849-6-Chapter07-84.jpg。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7-35所示。

978-7-111-36849-6-Chapter07-85.jpg

图7-35 复制实体面

978-7-111-36849-6-Chapter07-86.jpg提示:

在选择待复制的面时,可同时选择多个面。但如选择的是实体中的平面,则复制结果为面域;如果选择的是曲面,则复制结果为三维表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