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交往挫折表现

新课程: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交往挫折表现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际交往需要的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修兹两位。动机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个性需要的表现。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被认为是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可见交往动机在社会性动机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人际交往动机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劳动的要求。亲和动机是人际交往的最低层次。认为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挫折可能是引起侵犯或攻击等宣泄报复行为的一个原因。

新课程: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交往挫折表现

交往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信息交流和联系。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生活。如果离群索居,其心理发展和行为方式将受到严重影响。当然,青少年在交往中并非一直顺利,交往挫折时有发生,可以说,谁都会经常遇到交往中的麻烦,并且常常给人带来烦恼、苦闷、孤独、失意的困扰。

精神需要是指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交往需要、道德需要和创造需要等。一般说,精神需要都是社会性的需要。通常认为,最早形成的精神需要是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交往需要。所谓交往需要是指一个人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成友谊的需要。交往需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长期缺乏交往需要会导致抑郁、冷漠、交往恐惧及多疑妄想。

在人际交往需要的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修兹两位。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说前已介绍,现重点介绍修兹的人际关系需要结构说。

美国心理的家修兹确立了人际关系需求结构说,又称人际反映特质论。修兹理论主要把人际行为分三部分:

(1)包容。这是指个体希望与别人进行相互接触(包括时空接触、心理接触、活动接触)、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包括合作和竞争,如学习竞争、工作竞争、生活竞争)。

(2)控制。这是指个体希望与别人在权力、地位等方面建立一种心理满足关系。如希望拥有权力、权威并控制、支配和影响别人。例如,群体中有一个资源(知识、经验、能力、令人喜爱的性格和外表、信任等)最差、最不具备影响别人条件的小女孩,声泪俱下地哭诉了她的不幸遭遇,引起群体所有人极大的关切、同情、激动,于是促使群体一齐想办法来支持帮助她。这种情况下,小女孩表现出最强有力的影响力,也可以说对群体产生了控制作用,使群体的活动都趋向对她的帮助。

(3)情意。这是指个体希望与别人在友谊、爱等方面建立一种良好关系,对别人表现出同情、友善、喜爱、亲密、爱情等行为。恋爱是青年的正当要求和权利,是青年生理成熟、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要反映。但对于涉世之初的青年人,驾驭爱河小舟并不容易,特别是那些缺乏异性交往能力的人,或许会遇到更多的挫折与烦恼。因此,青年人要想获得真正的爱情,应当健康地进行包括异性交往在内的各类交往,在交往中去学会如何爱人,去培养良好的处世之道和自身品质,去学会如何认识他人。

修兹的人际关系需求结构理论,把人际行为的取向划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类型。这样就会形成了人际行为互动的一种复杂状态。例如游戏群体中就含有社会情景和人际互动,它会促进人的改变,促使儿童学会适应调节。

当一个人的行为出了偏差(孤独、出走)或者行为的结果(自杀)超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人们便会责问:出于何种动机?可见,行为的背后是由动机支配着的。动机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个性需要的表现。一般认为,动机可分为生理性的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以有机体的生理性需要为基础的,如饥、渴、性、睡眠等动机。社会性动机源于社会性需要,如成就、交往、威信、归属和赞誉等动机。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被认为是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可见交往动机在社会性动机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交往动机指个体愿意与成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人际交往动机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劳动的要求。人要参加社会生活,要劳动,就必须与他人接近、合作、保持友谊关系。人际交往也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个体心理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在交往动机的理论中,下面主要介绍美国心理学家研究的亲和动机和侵犯动机。

亲和动机是指人们具有一种喜欢与他人在一起相处的意愿或倾向。人类发展史和人们社会生活实践证明,人类是群集的动物,人是害怕孤独的,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与他人密切接触和往来中度过一生的。对那种自愿孤立、离群索居、茕茕孑立的人,人们都会认为他是一个极端“孤僻”的人,或者干脆认为他精神失常,患了神经分裂症。由于人们具有比较强烈的亲和动机和意愿,才使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各种群体之中。(www.xing528.com)

麦独孤认为,人的先天的固定行为模式可以解释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其中包括逃避本能(惧怕)、好斗本能(愤怒)、拒绝本能(厌恶)、结群本能(怕孤独)。结群性本能驱使人们相互接近。

亲和动机是人际交往的最低层次。有了亲和情感,群体内部可以产生凝聚力,个体之间可以形成友谊,恋情可以发展成为爱情。

利他动机是指在任何形式下并不指望得到报答也要帮助他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如助人为乐、舍己为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欺骗、尔虞我诈与利他动机是不吻合的。

侵犯动机是以伤害另一生命有机体为目的的一种行为,弗洛伊德认为,人具有生活和死亡两种基本的本能。生活本能是来维持本体生存和繁衍种族。死亡本能则表现为个体具有贪婪、侵犯、破坏、毁灭以及自毁灭的欲望。对此,有的心理学家提出了“挫折——侵犯论”。认为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挫折可能是引起侵犯或攻击等宣泄报复行为的一个原因。

总之,人们的一切交往行为可以分为接近他人或疏远他人两类。人们的交往动机则相应地可分为亲和、利他和侵犯三类。不同类型的交往动机激发着人们各自不同的社会交往活动,从而建立和发展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造就一个复杂多样的社会。

青少年从幼儿到青年的整个成长历程中都离不开与人交往,与同辈建立伙伴关系,否则会造成个性缺陷。幼儿时期如果别的小朋友不同他一块玩,儿童就感到伤心;小学生学习与同辈及成人打交道,开始形成要好与不要好的同学关系;到少年期,一些关系紧密的群体出现,并尝试与成人对抗发展自己的独立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是在他人比较和评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到青年期,随着成就需要的逐渐形成,和交往需要发生矛盾,在向成年人的正式社会关系转化过程中,往往家长和教师强调成就需要而忽视或贬低学生交往需要的满足和社会性的成长,有时甚至于会责难和限制学生的交往。因此,青少年人际交往关系的发展停留于自发的、无指导的状态。由此而产生的不会相处,不善合作,不能调整相互矛盾等问题也就特别突出。因而挫折的产生也就在所难免。

人际交往挫折是指当个体在与他人或团体的关系上,感到难于处理或没有把握,遇到交往障碍或干扰,其交往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一个人的交往需要受到阻碍时如果经过各种尝试,阻碍无法克服,其交往需要最终未得到满足,就会受到挫折。由此可能产生行为偏差、情绪困扰,诸如孤独、交往恐惧、自卑、焦虑。可见交往恐惧,孤独是处于挫折情景下的情绪状态,他们是个体遭受交往挫折的直接结果。例如,亲密的朋友之间因纯情交往、坦率倾诉而非常愉快。如果有这种交情的朋友,在别人面前揭疮疤,如她有“惧高症”或者“香港脚”之类的隐私,朋友间的相互信赖就会被打破,产生龃龉,导致交往挫折,孤独就会趁虚而入。又如,有的人因自卑而行为退缩,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才疏学浅,天生愚笨,情绪消极,缺乏信心。无论什么场合,跟什么人打交道,总是面红耳赤,局促不安,处于紧张,惧怕之中;在社会交往中受到一点挫折(被人嫌弃、拒绝),缺乏勇气,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愿望,久而久之助长了他的交往恐惧、减弱交往的欲望和行为。

一般说,一个人是否感受到人际交往挫折归纳起来不外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

客观方面,引起人际交往挫折受到空间距离障碍,就会受环境的制约。例如,交往双方空间距离过远,纵有说不完的衷肠,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联系也会越来越少。如果信息失真或被歪曲误解,交往挫折由此便会引发,使人感觉失败。

主观方面,包括个人条件和个人的动机冲突。如有的人认为自己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因而自惭形秽,主观断定成不了大气候,不会被人喜欢,把自己活动的阈限定到了最低值。自生烦恼、焦虑、苦闷、沮丧、恐惧等复杂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状态便会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