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的重要性与美学理论指导

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的重要性与美学理论指导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的初期是审美意识的产生,而审美意识的产生开始是和人的生存密切相关的。既然美学是一门科学,我们在进行审美修养时必须依靠这种学科给予我们的理论来指导,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以提升我们审美修养的水平。当然,这并非说审美不需要美学,或者说审美不需修养了。审美修养对人的自我完善是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所以我们说审美其实就是从对象直观自身,因而审美活动过程、审美修养过程对青少年人格塑造意义重大。

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的重要性与美学理论指导

美的衣饰,美的景色,美的饮食,美的生活……没有人会否认“爱美是人的天性”这一普遍的真理。然而这种以天性方式表现出来爱美之心并非一蹴而就的。那么美究竟是什么,人们又是如何感受美的呢?从古至今,不论是苏格拉底的“美就是使感官产生快乐的东西”,还是孔子把美、善等同的尽善尽美,几乎都很难概括美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及其规律。然而不管美和审美是什么,美的学问就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对美的探究中逐渐形成了,事实上,人类的爱美意识是经历了漫长的劳动实践而形成的,是在人类自身不断完善中,才得以日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美的初期是审美意识的产生,而审美意识的产生开始是和人的生存密切相关的。当我们的祖先舍弃山洞开始构筑最初的住舍时,当他们把原始的石块进行加工打磨平滑时,当他们把陶盆制成光滑的圆形并画上类似于鱼骨的图案时,他们也许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美的观点,但他们毕竟开始朦胧地意识到,这些经过加工的粗糙的工具和简单的劳动成果,毕竟比以前更实用更美观了,这种有意识地改造天然工具,并由此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和心理上的满足,无疑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启蒙。由此可见,人类审美意识在其诞生初期,首先具有实用的性质,现代人喜欢漂亮的衣裳,喜欢戴耳环、戒指、手镯,以此显示美感,然而许多美学家在考察古代非洲原始部落时,也惊人地发现许多部落的妇女也喜欢在脚上手上带上沉重的铁环,但仅仅是为了保护赤裸的四肢不被带刺的植物伤害,或是为了征服野兽的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扩展,和人类自身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这种沉重的铁环的认同从原始的功能逐渐脱离,独立成审美。现代人已经完全改变了原始人的功利性,而纯粹是为了装饰、美观或标志富有的需要。

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健全,美的领域逐渐从成功地制作一件石器而利于劳作的喜悦,扩大为对活动实际成果的鉴赏,审美的经验日益丰富,审美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了,最终当人的理性思维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最初的审美意识萌芽,由于人类不断的思维结果,而形成了理性形态的美学思维,从而使审美上升为理论——美学,从美的观察中提炼出美的规律。

在西方,最早的美学思想出现在古希腊,而古希腊的美学思想更多的是和哲学科学相融和,包含在自然和社会科学中,比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就以“数的原则”来分析美,提出了“数的和谐”即美的思想,社会的、自然的、人文的、所有对人有利的事物,人们就淫浸在“数的和谐”的美学中。其中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最,他们分别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把古希腊的美学思想推上了顶峰。尽管古希腊美学思想未成独立体系,但它提出了许多概论,如悲、喜剧、和谐、匀称、对立、美、善、真等成为西方美学的研究基础。进入中世纪,美学和其他社会学科一样,都成了宗教神学的奴婢,美的知识就是关于上帝的知识。文艺复兴冲跨了封建神学的思想禁国,美学在科学与人性解放思想下,重获自由而广阔的天地。

在我国美不仅表现在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原始壁画艺术上,而且有人较早地试图从理论上来把握它。如孟子日:“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启发人们去研究美的共同性质,而道家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就初步揭示了美丑、善恶的辩证关系。我国古代关于美学的许多观点对中国美学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然而美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标志,则是以1750年,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嘉通正式出版的研究美的感性知识为内容的《美学》专著,他本人因此而被冠为“美学之父”的称号。以后西方的哲学家,如康德费尔巴哈等又以自己杰出智慧不断地发展完善美学体系,贡献巨大。

但是,真正使美学研究走上科学道路的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所贡献的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论。虽然马克思没有一本美学专著,但是在他们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发展的许多著作中提到许多美学思想和原则,比如“劳动创造了美的思想”“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等命题,无疑是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来研究美学的钥匙。

既然美学是一门科学,我们在进行审美修养时必须依靠这种学科给予我们的理论来指导,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以提升我们审美修养的水平。但是有的青少年也许会说,等我们把这些艰深的美学理论掌握了,世上美的事物已经发生了很多。事实上美学是一门感性的学科,也就是说对美的鉴赏和感受并不需要知道美是什么。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你我也许不是服饰和影视专家,但对某些时装和影视却也会产生美感,甚至于比专业人员感受更强烈,鉴赏更准确。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使我们能在不很明了“美是什么”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到审美领域。当然,这并非说审美不需要美学,或者说审美不需修养了。其实,人的自然感悟和规范的感悟是不同的,规范的感悟或经过修养的审美,能使您美的感悟得到升华,能够享受到形式的美对人的理性冲击和作用,使理性充满活力。青少年正处在观念的转变定型时期,加强审美修养有利于今后人生道路,稳扎的基石才能建造高楼大厦。(www.xing528.com)

审美修养对人的自我完善是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首先,审美活动是人的情感活动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的情感需要就是人渴望获得某种从未有过的,或是曾经有过的想再度获得的情感体验。人的情感需要有许多种,如宗教的、伦理的、审美的等等。审美的情感需要是人渴望在审美对象中寻求情感寄托,或实现体验那种温馨柔美的情感和喜悦。创作或欣赏一幅画都是人期望从中实现情感寄托或共鸣。

因此,人的审美活动是人的情感对对象进行认识、评价、创造和能动的反映过程。在审美过程中人们倾注了情感,投射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创造。使他对审美对象的观察、创造成为对自身的塑造和观察。所以我们说审美其实就是从对象直观自身,因而审美活动过程、审美修养过程对青少年人格塑造意义重大。

其次,审美品味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审美活动和哲学、科学不同,不完全是理性认识。它不是主要关心对象“是什么”,它只是关心着对象与主体人的关系,主体对对象满意不满意,有否共鸣。对象能满足主体人的情感需要,主体就判断其有审美价值,所以审美判断是一种价值判断。

同时人的情感需要有高低、粗雅之分。有些人囿于粗陋的需要,如饮食男女,对世上的事情,都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定。有些人则追求精神的享受,如艺术欣赏、创作需求,例如,同样的人体艺术,不同的人欣赏心理完全不同,评价也不尽相同。显而易见,一个人的审美品味反映了一个人的审美价值观,真正高雅的审美品味,标志着人不是单纯以人的自然属性的角度,而是以人的社会性的角度来对待世界,他们审美活动也就是一种自觉的创造活动,他的人格也是真善美的统一。审美品味至高是人格的真善美的统一。

最后,审美修养是人的自我发展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级,第一级是生理需要,第二级是安全需要,第三级是交往需要,第四级对知识和审美的精神需要,第五级自我实现需要,不同的需求具有不同的动和优势,第一级最低,第五级最高。审美需要属于较高的人的需求。我国曾对青少年中较为优秀的大学生群体的调查表明,大多数需要态势分布在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审美需要及成就需要优势中,这些需求优势与审美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审美能培养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创造力,能塑造人的本身。歌德曾说:“谁掌握了知识和艺术,谁也就有了信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