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齐善鸿讲道德经:玄同境界及其修养方法

齐善鸿讲道德经:玄同境界及其修养方法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不会为这些外在的东西或者力量而改变自己的本心,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在这一章中,老子按照万物负阴而抱阳的道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修养理想人格的方法与标准,这就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的“玄同”境界。

齐善鸿讲道德经:玄同境界及其修养方法

你听说过这样的话吧: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一个人若是经常这样做,恐怕就很难有人信任他。

从原则上来说,人要说实话,不能说假话。可是,真话有时比假话更伤人啊!有人说,做人应该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可是,这也很难做到啊!

人们常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圣人却说,万物一理,天地一马。听着好像都有道理,但是哪个道理才是对的呢?

经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释意】

真正的智者少言寡语,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不是聪明人。

堵塞嗜欲的孔窍,关闭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锋芒,和解纷争,收敛光耀,混同万物,这就是与万物玄妙齐同的智慧。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不会为这些外在的东西或者力量而改变自己的本心,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

【核心要义】

玄妙的同。

在这一章中,老子告诉了我们以下这样一些智慧。

第一,寡言的智者。老子说智者不言,并不是说有智慧的人不说话,而是说他们少说话,并且不说自己的话,而说别人心里的话。若能替万物代言,那就是精灵般的人物,也都是悟道者。

闭上嘴,让心静一会儿。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特别想说话时,内心有一股力量在躁动,不吐不快。若是有话不能说,真的感觉快把人憋死了。关键是,大部分人说的话有什么积极作用吗?人们也许会说,人和人之间必须通过说话来沟通啊,可我们很多人不会沟通,所以尽管沟了,但是没通。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能够把对方的利益考虑进去,能够随时根据获取对方信息的增加,来对自己的观点与思路进行调整,而且在发现双方都不在状态时就赶紧停止,也许就能够减少因语言沟通不当而产生的问题。你若是说的都是别人的心里话,考虑的都是别人的利益,而不只是在说自己的道理,那就是在说道了,因为你说话的对象本身就是客观,就是道的载体

第二,玄同找真相。现实中的人们,个个都活在肉眼的世界里,看到的都是人与事物的表象。人们彼此不同,这种差异性导致了许多人灵魂的孤单。为了摆脱这份孤独,他们不断地寻找一些与自己相同的人和事,尽管也只是表面现象上的类似,但心中已经觉得十分温暖,尽管后续所发生的很多事情会让人失望,但人们依然不长记性,乐此不疲。(www.xing528.com)

老子告诉我们,两个人表面上的相同,或者某些属性上的雷同,并不代表一定会志同道合。亲人不睦、朋友撕破脸的事情不是很多吗?所以,有道的人可以避免犯两个错误:一是不以表面的相同作为重要决策的依据,二是不以表面的差异作为确定关系性质的基础。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是熟人,就认为他肯定跟你一个立场,也不要以为是亲属,就认为他不会背叛你。把自己的亲属放在工作中敏感而关键岗位上的领导人,实际上是缺乏足够理性的人。对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求同存异,抓大放小,把握好分寸,达成公开的契约,建立明确的权力机制和有效的监督体系,随时总结、评估、升级和完善,同时做好最坏的准备与打算,才是科学而理性的。这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求同存异、异不伤同、阴阳和合、相得益彰,是超越表象的同和异,就是老子所说的玄同。

第三,重新审视身外之物。你想要的最终得到了,你会高兴吗?当然会。你不想要的却不期而遇,你会难过吗?多半也会。得到的你会珍惜吗?也许就几天的新鲜劲儿。得到的又失去了,你会懊恼吗?大概也会。有钱就代表富有吗?大概是这样的。地位高就代表高贵吗?好像很多人都这么看。老子在本章中对人的规劝也围绕着我们自己和外物之间的关系,当我们被外部的事物表象牵着走时,就迷失了自己而变成奴隶。若能悟道,跟着道走,就不会迷失自己,才能做自己的主人。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中说了一句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这般,一个人才会有高贵的品性,才会受人尊重。这就是老子给予我们的教导。

在这一章中,老子按照万物负阴而抱阳的道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修养理想人格的方法与标准,这就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的“玄同”境界。

总结起来,本章中的老子思想可以用以下三个问题来表述。

第一,话说出口前,你思考过吗?有停顿的时间吗?总是喋喋不休的人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疾病,最想说的话等一会儿再说,误不了什么事。不说你不会变成哑巴!特别想说时先问问自己:不说又会怎么样?说了又能怎么样?

第二,你会不会以为观点和行为跟别人不一样就是自己有个性?非原则性问题顺着大家说,原则性问题跟大家商量着说,分歧性的观点找到共同处再说,对立的观点向对方请教着说,别人指责你的话感激着去请教,别人赞美你的话要反过来去赞美别人。健全的个性,就是合人、成事。总是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实则是自卑的表演,主动在内涵上与人互动才是修养和涵养。尤其是,你学了《道德经》,要做个合道的人,而不要变成怪怪的人。

第三,你是不是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很高兴,失去自己认为重要的就很气恼?如果你的命还在,你又用得到和失去让自己的生命启动负能量,这就是变相的自杀!命是父母给的,只能用几十年。正用的东西是你的,失去的东西是别人的。遇到得失,只要不动情绪,你就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否则,你就是东西的奴隶。

【悟道箴言】

智者寡言,多说无益。

论理生非,行胜于言。

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相同有异,阴阳和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行风中,风过人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