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观性原则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的重要性

直观性原则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观性原则是指利用学生的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视觉、听觉和肌肉本体感觉,获得对跆拳道运动技术与战术的运动表象和感觉,并使之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从而掌握跆拳道运动的技术、战术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由于感觉是认识的基础,所以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直观性原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需要做到以下方面:1)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直观性原则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跆拳道技能教学的任务

1.跆拳道技能教学任务的制定

(1)跆拳道技能教学任务的制定依据。

1)以学生的发育规律为依据。从目前我国跆拳道运动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人体发育规律对跆拳道运动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的发育有几个敏感期,抓住这几个敏感期进行跆拳道技能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按照我国国民的个体发育规律,各项素质发展的最高峰的年龄主要集中在学生时期,特别是大学时期。跆拳道技能教学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在跆拳道技能教学过程中,要制订更加系统、合理、科学的跆拳道教学计划,此阶段的教学最有可能使学生受益终身,这也是跆拳道技能教学的根本目标。

2)以学生参与跆拳道运动的兴趣与能力为依据。跆拳道技能教学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吸引学生的关注,提高学生参与跆拳道运动的兴趣。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智力的特点,将跆拳道运动的趣味性、目的性、对抗性等相结合,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逐渐掌握跆拳道运动知识,从而获得参与跆拳道运动的基本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欣赏跆拳道运动以及参与运动的能力,使跆拳道运动成为学生终身的爱好

3)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目标为依据。跆拳道技能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还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培养德育方面,跆拳道技能要求学生克服内在和外在的双重障碍,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遵循道德规范和准则,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第二,在智育方面,跆拳道运动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高度判断、分析、思维与想象的能力,让学生的智力得到良好的开发。

在美育方面,可以将跆拳道运动看作是健康美的代名词,无时无刻不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因此,在制定跆拳道技能教学任务时要考虑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2)跆拳道技能教学任务制定的程序。

1)了解教学对象。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的现状与跆拳道技能教学任务之间的差距。分析和了解教学对象的能力与条件主要包括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跆拳道知识等方面已经具备的能力与条件。在对学生的学习需要与能力条件认真分析和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跆拳道技能教学任务。

2)分析教学内容。在对跆拳道技能教学任务进行制定时,要对跆拳道技能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功能进行认真分析。这是因为具体的跆拳道技能教学任务的设定总是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不同的跆拳道技能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没有无目标与任务的跆拳道技能教学内容,也没有无教学内容的跆拳道技能教学任务。

3)编制教学任务。指导跆拳道技能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依据是跆拳道技能的教学任务。跆拳道技能教学任务具有指引、导向、操作、调控与测评跆拳道技能教学的作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通常在单元教学计划或课时教学计划中分别陈述跆拳道技能教学的任务。

2.跆拳道技能教学的主要任务

(1)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个体从事体育运动必要的基础。跆拳道运动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多的运动技能,因此,通过跆拳道技能的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全面提高其身体素质,增强其体质,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要想很好地学习和掌握跆拳道技术和战术,增强自身的运动能力,就必须打好身体素质这一基础。

(2)提高学生的跆拳道技能水平。跆拳道技能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跆拳道运动的理论、跆拳道技术和跆拳道战术三方面的内容。因此,通过跆拳道技能教学要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跆拳道的基础知识以及跆拳道技术和战术知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其中,跆拳道技能的理论知识是掌握技术和战术的基础,而跆拳道运动技术则是跆拳道战术的基础。跆拳道技能教学三个方面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得到重视。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跆拳道技能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学生的运动能力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多变性及灵活性,因此,跆拳道技能教学必须具有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作用。

(4)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和意志品质。首先,通过跆拳道技能教学和训练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其次,跆拳道技能教学是一个教育过程,换言之,跆拳道技能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能够较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教育过程。因此,在跆拳道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二)跆拳道技能教学的具体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总结和概括,是从事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跆拳道技能教学既要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又要遵循跆拳道运动教学所特有的教学原则,即专项教学原则。

1.跆拳道技能教学的一般原则

(1)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利用学生的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视觉、听觉和肌肉本体感觉,获得对跆拳道运动技术与战术的运动表象和感觉,并使之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从而掌握跆拳道运动的技术、战术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由于感觉是认识的基础,所以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直观性原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跆拳道技能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直观教学方式有动作示范、沙盘演示、录像、电影、技战术图片等。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教师要根据跆拳道教材的特点、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情况,有目的地使用直观教学方法。例如,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技术教学时,宜多使用动作示范、技术图片等。可以把学生的动作录像重放,与正确技术进行比较,以此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战术教学时,宜用沙盘演示,或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

2)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肌肉本体感觉,通过示范、电影、录像、图片等,使学生产生明晰的技术战术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直观教学有助于正确表象在学生头脑中的快速形成,如果想利用这种表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紧密结合思维和实践。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直观性教学来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此外,遵循直观性原则还要注意与跆拳道技能的练习活动相结合。

(2)对抗性原则。跆拳道运动的技术对抗性和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必须把实战对抗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在跆拳道运动中,进攻与防守的对抗贯穿始终,攻守对抗和攻守转化构成了跆拳道技能的核心。在教学中贯彻对抗性原则是很重要的,没有攻守对抗就没有激烈的竞争场面,攻守对抗的发展是推动跆拳道运动向快速、激烈的方向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攻守的直接对抗和相互制约,也就没有跆拳道运动。要遵循对抗性原则,有以下方面需要注意:

1)深入研究攻守对抗和转化的规律,这对跆拳道技能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攻防本身就是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没有进攻也就无所谓防守,没有防守也就无所谓进攻,两者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2)在对跆拳道技能的教学进度与计划进行编制时,有关跆拳道进攻的教学内容和跆拳道防守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要进行恰当的处理;在对跆拳道教学方法进行设计时,在学生对单项技术有了基本的掌握后,要尽量采取综合化的练习方法,以进攻来对防守进行制约,不断提高防守技术,或以防守技术来对进攻技术进行制约,不断提高进攻技术。

3)真正实用的技术是在攻守对抗中掌握的技术。有意识地提高攻守对抗强度,是提高跆拳道技能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3)渐进性原则。渐进性原则是指跆拳道技能教学的进行要以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本依据,从单一到综合、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使学生能够对跆拳道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战术和基本技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掌握,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跆拳道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技术技能的掌握要由浅入深地进行。跆拳道技能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原则,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安排教学内容要有系统性。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系统性进行教学,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在进行跆拳道的知识技能教学时,一定要由浅入深地进行,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根据跆拳道动作的技能形成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意动作技能形成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从认知定向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到熟练程度阶段,都要按照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特点及其规律来组织跆拳道技能教学活动。从不同动作的视觉表象和相应的动觉表象相结合到主要依靠动觉表象控制和调整动作的过程,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因此,要注意跆拳道技能教学的环节和层次,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并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体会和掌握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同时,还要注意促进动作技能的迁移,防止动作技能的干扰,使动作技能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提高。

(4)自觉性原则。在跆拳道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条件既不是单纯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是单纯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是将二者充分结合。自觉积极性原则的贯彻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条件是深入了解和熟悉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特点与概况、需要与特长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在跆拳道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中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熟悉和关心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跆拳道技能的积极性。教师只有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跆拳道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教师运用指导法、讲解法、组织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跆拳道技能教学内容上;第二,教师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使外因顺利地向内因转化,从而将学生的自觉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2)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以及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是其参与跆拳道学习与训练、养成跆拳道终身参与意识的重要基础。教师应为学生自学、自练、自评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和锻炼中。学生积极参与跆拳道学习与锻炼的内在驱动力就是跆拳道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教学的艺术性和启发性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学生积极提高自身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跆拳道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并对学生做到热情的关心与充分的信任,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跆拳道学习的自觉性。

(5)因材施教原则。跆拳道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师对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教学要求。但是教师也要注意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能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要重视针对个别学生的“教”,也就是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具体要注意以下方面: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教师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个体差异进行全面了解。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主要途径是调查研究,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的兴趣与爱好、身体素质等基本情况。只有了解学生的这些情况,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才能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学校的客观条件是跆拳道技能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需要考虑的因素。其中,对跆拳道技能教学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地区、场地、器材设备条件等。在制定跆拳道技能教学的目标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教材、学生特点、组织教法以及上述各方面的客观条件,从而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2)从整体上把握。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教师努力的目标是使全体学生的跆拳道运动技能得到提高与发展。制订的跆拳道技能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要求应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兼顾身体素质较好、跆拳道运动技能较强和素质一般的两类学生,一方面,教师努力为第一类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余跆拳道技能训练,努力提高专项成绩;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热情、耐心地帮助素质一般的学生,使他们逐步提高跆拳道运动技战术水平,完成跆拳道技能教学的要求。

(6)巩固提高原则。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加强师生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跆拳道运动技术能力和思想品质。而且通过交流,也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让教师能有效地调节、控制教学过程,提高跆拳道技能教学效果。根据遗忘规律和运动条件反射建立与消退的理论可知,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一段时间内如不经常复习就会遗忘或消退。另外根据“用进废退”原理,学生对所学习的跆拳道运动技能进行反复练习时,有助于发展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因此,要注意巩固提高所学到的跆拳道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遵循巩固提高原则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利用讲解、示范、练习、提问、评价等方式,保证师生间及时传递信息。根据信息有效性的原则,信息传递得越及时,损耗越小;信息的准确度越高,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越好。此外,也可以通过提问、考查、竞赛等方式,巩固提高跆拳道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

2)增加运动密度和动作重复的次数,反复强化,不断巩固运动条件反射,提高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

3)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适量的课外跆拳道运动作业或家庭跆拳道运动作业,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4)不断提出新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进行跆拳道运动的兴趣和进取动机。

(7)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在跆拳道技能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是选择和安排全面多样的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锻炼。只有这样,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才可以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身体全面发展原则的贯彻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1)对跆拳道技能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加以综合贯彻。在跆拳道技能教学过程中,跆拳道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与目标学生要自觉遵循。为了更好地制订跆拳道技能教学计划,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注意合理搭配跆拳道运动教材。

2)在跆拳道技能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跆拳道技能课的理想教学:首先,在跆拳道技能课的准备部分,要加强学生全身各部位肌肉、关节、韧带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伸展肢体,为完成跆拳道运动课的目标奠定基础;其次,在跆拳道技能课的基本部分,要加强学生上肢与下肢的练习,全面并协调地发展学生的身体;最后,在跆拳道技能课的结束部分,指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放松,并给学生布置课外跆拳道作业。(www.xing528.com)

(8)多样综合性原则。跆拳道运动具有比赛对抗性、技能综合性和战术多变性等特点,因此,在跆拳道技能教学和训练中,都应贯彻多样性和综合性的原则。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要保证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这样既可增添跆拳道技能教学的活力,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多地掌握锻炼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单个技术动作、组合技术和综合技术练习的结合运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切忌单打一,单个技术的练习主要是动作的规范化,而组合技术和综合技术练习则是提高运用能力的基础。跆拳道运动的衔接技术及其组合,体现了跆拳道运动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要在掌握单个技术动作的基础上突出综合技能的培养。

3)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技术、战术和意识培养要相结合,身体锻炼和作风培养要相结合。跆拳道运动是一个激烈对抗和竞争的项目,较量的不仅是体力还有智力,这就要求学生要全面地提高竞技水平和生理、心理等的适应能力,奠定全面发展的基础。

2.跆拳道技能教学的专项原则

依据跆拳道运动技能的开放性和对抗性理论,深入研究跆拳道运动的特点和跆拳道教学的实践经验,从认知策略的角度可以提出以下特有的教学原则:

(1)技术个体化和区别对待的原则。规格和规范是指动作的基本结构符合人体运动学特征,达到节省和实效的目的。所以,跆拳道技能教学普遍追求的目标是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但是,由于学习者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行为习惯、智力和跆拳道运动经历等方面存在区别,使得“技术的规范化”的个体表现也存在较大的差别。教学的目的是使初学者通过练习,形成符合自身条件的动作完成方式。因此,跆拳道技能教学要在规范化的基础上遵循技术的个体化原则,允许学生之间存在技术动作上的细微差别。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也必须根据对象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照顾好不同能力对象的学习速度,贯彻区别对待原则。

(2)学习技术动作与实战对抗运用相结合的原则。由于跆拳道运动技术有对抗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跆拳道技能教学过程必须把实战对抗能力放在重要地位。从认知策略上来说,技术动作的学习与实战运用相结合发展,符合开放性运动技能教学的规律。学生在学习跆拳道运动技能时首先建立起对抗的概念和技术实效的概念,而不是把技术仅视为固定程序的身体操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适应中学和从实战中学是跆拳道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跆拳道技能教学必须把技术动作的学习与实战运用的能力培养发展结合起来。

(3)少而精与实效性原则。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贯彻少而精与实效性原则就应该抓住跆拳道技能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组织教法尽量简单易行,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应做到:首先,抓好跆拳道技能基本功和主要技术的教学,突出教学重点,在使学生掌握好跆拳道运动基本技术的基础上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其次,以练为主,精讲多练。教师的讲解要简明扼要,尽量让学生多进行实践练习;最后,设置教学目标,讲求教学效果。教学中要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同时重视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估,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跆拳道技能教学的方法

跆拳道技能教学的方法是实现跆拳道技能教学目标、开展技能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关系着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又对技能教学的质量具有决定作用。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特别重要。下面主要阐述初步掌握动作阶段与形成正确技术动力定型阶段跆拳道技能教学的主要方法。

1.初步掌握动作阶段的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法。示范法就是指教师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以自身的动作作为跆拳道运动技术动作教学的范例,来对学生的训练进行指导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动作的结构、形象、技术要领和完成方法有所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在跆拳道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正确、优美、轻快的动作向学生进行展示,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采用动作示范方法时,应注重示范的目的性。如果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跆拳道动作的基本形象,示范动作可稍快;如果动作示范是为了使学生了解相应的动作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则动作应稍慢,可略夸张;如果是示范相应的重点和难点动作,可多示范几次。教师示范的跆拳道动作一定要注重正确性,避免对学生形成误导。另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示范法与讲解法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对跆拳道运动技术动作的结构和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

教师在示范动作时,要注意自己示范的位置与方向,目的是保证每个同学都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示范的动作。跆拳道技能教学中,教师通常运用四种示范面来进行示范,即斜面、侧面、镜面和背面。教师示范时的位置也很重要,主要是要以学生的队形为依据进行调整。具体分以下情况:

1)如果学生是横向站队,而且只有一列或两列时,教师站在学生队列的前面。

2)如果学生是纵向站队,而且分为两路,教师就站在两路纵队的中间。

3)如果学生以马鞍形或半圆弧形的方向站成一列或两列横队,教师站在队形的中间。

4)如果课堂中学生比较多,就横向站立,分为三列或四列,教师示范时要求前两排学生屈膝蹲下(也可以坐下),前排与后排的同学要左右错开蹲,这时教师在队形的前面进行示范,保证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

(2)语言教学法。作为语言法中的一种方法,跆拳道运动教学中常用的讲解法有自陈法、侧重法、概要法、提问法、分段法、联系法和对比法。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讲解法,用生动、形象、精练的语言来对跆拳道运动技能进行讲解,使学生对跆拳道技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跆拳道技能的概念。在运用讲解法时,要求教师讲解要突出重点、层次清晰,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可采用教学口诀来使语言更加精练。教师讲解要清晰、准确,这可以帮助学生对跆拳道运动技术动作和动作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并通过结合运动表象,来缩短学生技术动作形成的时间。跆拳道技能教学中,教师讲解的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

1)跆拳道动作名称与类别。教师要准确讲解跆拳道基本动作,使学生初步了解与认识跆拳道动作的概念和类别。例如,讲解后旋踢动作时使学生认识到这是防守反攻动作,讲解横踢动作时使学生明白这是进攻动作。

2)站位姿势。教师要通过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对站位姿势进行准确把握,也就是让学生掌握怎样以对手的站位姿势变化为依据来调整自己的站位,并明白某一动作在对方处在什么站位时可以使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是做跆拳道动作时需要达到的动作规范程度。例如,教师在讲解横踢时,向学生指明要绷直脚面,髋部转动并起到带动大腿的作用,小腿要弹出;讲解拳击,要使学生知道要用拳的正面进行击打等。

4)动作关键。教师在讲解某一动作时,要重点讲解关键的部分,学生对关键有所掌握后,就会很快学会这一动作,并达到一定的标准与规格。

(3)学生试做。教师讲解与示范完跆拳道的技术动作之后,学生要根据教师所讲的与所做的进行尝试性的练习,对动作进行体会。学生在试做时,为了顺利获得跆拳道动作技术的运动感觉,就需要有机联合自身的听觉、视觉与本体感觉。通过对学生的试做进行观察,教师能够对学生理解跆拳道技术动作的程度进行检验,并将学生的一些不足与缺陷指出来。教师要对技术动作的关键环节进行着重检查,对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重复讲解与示范,以强化学生跆拳道技术动作的形成。

2.形成正确技术动力定型阶段的教学方法

(1)完整教学法。完整教学法指的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完整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一般技术动作的难度不是很高,或技术动作不可进行分解时,会采用完整法进行教学。另外,在首次进行动作示范时,也会采用完整法来进行动作技术形象的示范。跆拳道中像劈腿这样比较简单的技术动作就可以通过完整教学法来进行教学。

完整法其优点在于动作协调优美、结构简单、方向路线变化较小;其缺点在于对一些复杂的动作而言,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会为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在横踢动作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完整教学法进行教学,刚开始接触跆拳道运动的人通常在掌握其中的一些技术动作时会感到困难,如提膝、转髋、发力弹腿等。

为了便于学生进行学习,促进跆拳道技能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应注重以下方面的问题:

1)在讲授一些简单和易于掌握的跆拳道动作技术时,教师可以先进行完整的动作示范,示范之后,学生直接完成完整的动作练习。

2)有些技术动作无法分解,这时要采用完整教学法。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这种方法时,要对其中的各项要素进行必要的分析,如动作的用力、动作转变的时机等。但是,不能拘泥于动作的细节,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确保动作的完整和流畅性。

3)对于一些难度动作,可适当地降低其难度,可先通过降低难度或是徒手完成相应的动作,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难度。需要注意的是,降低难度时,不能使技术动作出现错误,这是其基本要求。

4)采用完整法进行跆拳道技能教学时,可适当改变外部环境条件,在外力条件的帮助下完成相应的完整动作。

5)如果要运用完整教学法对一些复杂的有难度的动作进行教学,教师要注意将这一动作的重点与关键环节凸现出来。教师要先对这一难度动作的基础知识进行重点讲解,然后再对动作的细节进行逐一讲解。教师也可以先对学生完成动作时的方向或击打部位提出要求,然后再对动作速度和规格提出要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动作准确无误,可采用诱导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

(2)分解教学法。分解法即为将完整的动作划分为几个部分,逐步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动作技术。这种方法适用于难度相对较高,并且动作可分解的运动项目。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能够将复杂的动作分解为简单的动作,从而使技术难度降低,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例如,转体、提腿、后蹬、结束姿势是后踢动作的四个主要环节,分别对这几个环节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快速学习与掌握。在运用分解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仔细分析动作技术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分解,注重时间、空间等方面的有序性和统一性。

2)将完整的技术动作分为多个环节时,应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注重动作结构之间的联系性。

3)在熟练掌握各阶段的动作之后,要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动作衔接,要保证其过渡的流畅性,形成有机的整体。

(3)重复教学法。在跆拳道技能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教学条件进行简化,以提高学生形成正确技术动作动力定型的速度。在配合条件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连续重复地对某一跆拳道技术动作进行不断练习。例如,学生在对前横踢动作进行练习时,要首先明白弹腿击打是前横踢的关键动作,所以重点先对这一动作进行集中练习,而提腿、上步、前移重心等动作的练习可以不必要求过高。当学生对关键动作进行反复练习后对其基本掌握时,再重点练习其他动作,而且同样要提出规范性的要求,最终将这些动作结合起来进行完整练习。

在运用重复法进行教学时,学生一次性顺利完成动作练习的难度较大,这一过程并不是顺利的,学生在练习中总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缺陷,所以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学生对错误动作进行改正。教师也要注意事先将可能出现的错误告知学生,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避免错误动作的产生,这将有利于学生正确技术动力定型的形成。

(4)探究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跆拳道技能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积极探索、研究的过程中获得跆拳道知识和掌握跆拳道的学习方法。探究教学法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新体育课程强调学生主体性理念的重要表现,因此在跆拳道技能的教学实践中日益受到重视。跆拳道技能教学中运用探究教学法应注意以下方面:

1)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在跆拳道技能教学时应预先提出要探究的课题或将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以便于更好地达成跆拳道技能教学的目标。没有目的、不符合教学实际的探究活动,不仅会浪费课堂时间,还会妨碍跆拳道教学目标的实现。

2)符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跆拳道知识储备为前提,教学内容太简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太难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学前必须了解学生的跆拳道知识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究。

3)教学不能为探究而探究。跆拳道的教学与训练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转变学生学习跆拳道的方式,但应注意不要在教学中刻意安排跆拳道的探究教学,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4)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通过努力仍然有一定解决难度的探究性问题,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与鼓励,但不能代替学生进行跆拳道技能的探究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