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音乐教育研究:音乐实践活动的适用性

高校音乐教育研究:音乐实践活动的适用性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实践活动是高校实行社会能力教育的必要手段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人类学习的结果分为认知、情感、动作三个领域,这在心理学界和教育心理学界已经获得了普遍共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并非要求学生能力的全面性,而是要求教育一方给予学生一个全面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并带领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需要自主建构知识能力结构。

高校音乐教育研究:音乐实践活动的适用性

(一)社会能力的内涵解析

关于社会能力的具体内容研究虽已不少,却也只是各有各的说法,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能力内容进行了剖析,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其中较全面的观点认为社会能力体现为个体行为与相应社会标准的一致程度,因此必须从个体认知能力、情绪倾向、动机和生理等方面的成熟程度进行广义界定。也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的社会能力内容分为事物处理能力(以处理某种具体事物为指向,积极调动自身潜能与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实现问题解决的能力,包括社会参与意识、自信自立、灵活性和果断性四个因素)、一般人际交往能力(建立一定规模的人际关系网络,维持和谐的一般人际关系,获得一般性人际接纳的能力,包括社交兴趣、报纸独立性、宽恕平和、非自我中心和肯定他人长处五个因素)和建立与发展友谊的能力(与少数交往对象之间建立与发展稳固的,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基础上的友谊的能力,包括对友谊的信念、尊重差异、忠实与接纳、肯定与支持和情感表达与交流五个因素)三个方面。这种阐述方式都是从个体的外显行为上进行的细分,不如之前的观点精炼。

(二)实践活动是高校实行社会能力教育的必要手段

学习的角度来看,人类学习的结果分为认知、情感、动作三个领域,这在心理学界和教育心理学界已经获得了普遍共识。广义的知识观不但包括了知识的学习与记忆,而且也包括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包容了外部的动作技能和内部的智慧技能,特别是人格态度,学习策略和对内调节控制的“元认知技能”等成分。这样就把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或情感)三个领域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

社会能力的具体内容。人类个体的社会能力包含三个层面的能力:认知能力、心理(情绪)控制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而这三个层面的能力在实践中必须综合发生作用,人类具体的实践活动不可能只具备一个层面的能力就能实现。若将三种能力分别作为教育目标,单独培养是很难收到满意的成效的。究其原因有三点:首先,认知能力需要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否则是不生动、不真实的,这就需要学习者做出行动,只有在行动中才能接触到客观世界,才能进行感知。其次,心理(情绪)的控制能力提高的过程并不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他需要个体亲身体验某种具体实践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克服各种生理上的刺激,激发自身生理或心理上的潜能。我们可以说心理(情绪)控制能力的获得必须经过现实生活的历练才行。再者,对自身肢体或器官的控制必须经过重复的操作,也要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三种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类主体意愿,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内化形成个体稳定的个性品质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并非要求学生能力的全面性,而是要求教育一方给予学生一个全面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并带领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需要自主建构知识能力结构。学校要做的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使其主动吸收,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更有效力,也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对普通高校的教育来说尤为重要。社会能力的增加不是单纯的知识的积累,更是学生个体心灵的成长,社会能力练就个体成熟的相对固定的心理特质,其实就是通过在各种生活的真实情境下感知世界、同时运用知识将内心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就和我们今天倡导的重实践的教育方式大体相符,只是当时杜威活动理论的影响,“活动”的概念没有进一步界定在“实践活动”上,在理论上还存在模糊性。(www.xing528.com)

(三)用社会情境性实践激发学生内心的需要

从知识学习的本质来看,学习的最初本质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调整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结果,相对于环境是被动的,这样习得的结果是直接经验的获得。对间接经验的学习是后来才有的,在维果斯基看来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高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间接经验的获得(比如说我们在学校里集中的学习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这点是不可否认的最终目的。直接经验获得的过程是一个边实践边学习的过程,而间接知识获得的过程则通过对未来实践情况的推测把学习的步骤提前了,也就是所谓的动的学习。这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学习,为了人类事业的不断发展,充分地继承前人的成果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的传输,对于还未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是否具有针对性就不得而知了。这些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学习的,或者说学生自己都不了解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是以后必须具备的,因为他们处在一个与实践社会隔离的环境下,对自身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得不到充分的认识,以维果斯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知识的建构活动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实践当中,处在不同社会环境和情境中的人们对知识的建构会有不同的选择倾向(维果斯基的知识观中包括能力)。他解释道: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了解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因此,他们更加关注如何根据已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去建构知识,更加强调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情境性。但是在大学阶段,学生都已经成年,各方面相对成熟,也即将步入社会,如果还不及时对自己的能力查漏补缺,就很容易输在社会生活的起跑线上。我们知道高校里对专业知识的教学能力是非常强大的,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但是在其他社会活动能力上就不一定了,因为学校的环境相对单纯,再加上一味地强调学习,让学生们的思维变得单一,有时候甚至忽视了生活。教育家杜威就提出“学习即生活”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试图改变学习与生活相分离的境况,强调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成长起来。成长就意味着不只是知识的增长,而是能力和人格的发展。

(四)在社会情境中了解和评价学生的社会能力

那么,学生们如何了解自己的需求和不足呢?素质教育的内容针对的是应试教育的不足之处,也就是社会能力和道德教育方面的教育,这两者是学生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由于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会使得学生对这两个方面的认识不够,而这两方面的素养不是像知识那样可以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表述出来的,他必须在真实情境下所做的行动中分析和评价,对自我能力的评估需要在现实因素的刺激下完成。因此,要想了解和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就只能经过真实场景的挑战和历练才行。真实的场景需要真实的生活来引领,发生的一切才是客观的,真情实意的虚拟的场景或假设的场景不可能具备真实生活中的一切因素,因此,社会情境下的实践才是学生自我(需要)认知的主要途径。

从教育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来看,内部动机是学习的最有效动力。在实践中发现自身需要调整学习方向,也是教育学家们不断强调的问题,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交互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在高校中开展学生积极参与的实践活动,是以能力和道德为内容的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途径。有学者指出:真正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社会上主导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判断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