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构建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体系,突出专业方向特色
艺术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以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意识培养为基本目标,以创新知识传授、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格塑造为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的能力。艺术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需要基础知识广博、专业知识精深,既“博”又“专”,它是一个具有一定层次、各科知识相互融合、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开放性动态知识结构。根据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架构课程体系应从系统研究课程体系改革出发,突出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建构“平台+模块”的组合架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这需要从艺术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出发,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导向,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促进课程体系的根本性改革;必须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实现从继承性教育到创造性教育的转变;课程体系设置应改变学科课程的主导地位,逐步以结构主义课程论为主导,以知识结构为中心,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及其联系各学科的基本方法上,把学生发展和学科结构、学生实践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跨学科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传统的课程体系一直沿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论”式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方法。在这种模式下,公共基础课着重为学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学科基础课着重建立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专业课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有学者比喻这种课程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犹如建造大楼,先打好地基,再建大楼结构,最后是内部装修。然而,三段论的主体框架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会有不同的模式和实施方式。
(1)强化公共课素质课程的设置
在夯实基础,推进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同时,有必要强化公共素质课程的设置,并对通识教育课程重新认识,做出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调整及改革,进而在此基础上,打造平台,实施学科平台课程计划,突出各专业方向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2)开设特色课程,培养艺术人才创新创业意识和适应社会需求的意识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在社会竞争当中凸显出自身教育优势,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检验教育质量,然后再反过来推进课程改革。所以,“整体优化,集成系统”,打造课程目标体系迫在眉睫。
(3)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统一的课程体系
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统一的课程体系是一个框架完备又突出重点的课程设置体系。基础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性、设计性的艺术实践能力,创新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艺术研究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这种课程体系务必联系紧密,又要注重实践,循序渐进,从而形成层次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更好地突出美术、舞蹈、音乐、设计等各个专业方向的特色,发挥各专业的艺术优势,利用本民族、本地区的资源,发挥专业特性,培养出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创新人才,创造出非凡的、具有创新价值的艺术作品。
2.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
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建设立体化全方位教育平台,这也是课程模块设置的目标。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受学科思想的影响,课程设置以学科课程论为主导。课程体系以学科为中心,教学内容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以及学科不断综合与交叉发展,势必带来教育平台的拓宽和调整。
(1)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
①跨学科交叉的培养平台
因此,高等艺术教育必须从创新人才知识结构出发,推动不同领域学科间的交流互动,探索跨学科联合培养项目、联合开设等机制,建设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实践中心、跨学科社团等一批跨学科组织,开拓无障碍的跨学科教育。
对课程体系的建设,要重新组织架构,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平台,开展跨专业、跨地域、跨学校的整合教育;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吸引跨学科、跨学校、跨系统的专家、教师开展合作教育;创造主要教育流程,探索实践性教育、研究性教育和创造性教育。
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体系有机衔接的培养平台
第一课堂作为主要教育课程设置,有必要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并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辅助和推进作用。音乐、舞蹈、美术、设计、人文等课程本身就有共通之处,第二课堂的设置无疑会促进各科目的联合,并且在第二课堂中有所体现,甚至有所汇合。在某种程度上说,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第二课堂有必要主动衔接第一课堂的教育内容,拓宽第二课堂教学广度,提升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
③学校、家庭、社会整合教育的培养平台
学校教育要依托课堂,加强课内实践。积极探索研究性实践教学模块,创新传统实践教学模块,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及参与式教学,构建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大教学模块组成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培养平台,探索学生实践模块和家庭、社会之间的联动培养,大学校际合作培养,大学和企业之间的联合培养等机制,把三个方面的教育整合起来形成一体,三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平台。
(2)构建创新型课程模块体系
①增设创新教育核心课程模块
创新教育核心课程是由专业能力训练与提升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的通识课程和专业知识性课程组成的立体式课程体系。学院主要从课程体系模块设计、课程体系动态调整机制设计两方面进行探索,突出创新教育核心课程的价值和作用,以适应新时代艺术市场的需求,更好地让学生接触社会、认识世界、积累创作素材,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开设以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等为主的素养类课程,促进学生素质拓展和进行交叉学科课程的学习。
创新教育课程模块包括创造学系列基础知识、专业学科领域创新知识、相关交叉学科创新知识等系列课程,主要学习创造原理和创造技法,学习专业创新知识、理论和方法,注重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融入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艺术类高等院校首先要优化校内实践基地。根据教学需要,建设先进、科学的实践教学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其次,要探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与工厂、企业、演出团体、媒体、风景区等单位紧密联系,形成布局合理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走学校安排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之路。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以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为主导,开展基础创新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中应明确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学时与学分、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部分,对艺术类学生的实训、能力培养也应提出明确要求。
如“两课”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实践”的模式,将课时的三分之一用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基地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道德情操与团队精神。
②构建创造型课程模块
创造型课程模块主要包括:
a.实践教育课程模块。要将现有的实践教育活动确定为系列课程模块,设置最低学分要求。基本内容覆盖基础知识应用、专业技能运用、科学研究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www.xing528.com)
b.在现有的实践、学习、设计等实践环节基础上,开设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块,与社会各界联动培养,设置现场教学、艺术创作、专题研究、演出活动、开办画展、毕业论文研究等内容,学习企业创新文化,演出汇报经验,增强学生的社会职业适应能力;
c.开设艺术研究服务学习等课程模块,开展艺术服务下乡活动。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学术课程及与学科艺术研究项目相关的学校或社区服务,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获取自身发展的机会;
d.开展课外艺术活动,举办校园艺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实践、学术交流,增强自身应用创新能力。
其中,开设社会实践教育模块,是以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性学习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和各类社团活动,使学生行、知、感、悟相统一,提高创新型人才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生存能力。
③构建艺术研究型课程模块
建立以研究为本的课程模块,将艺术科研活动上升为系列课程模块,并设置最低学分要求。制订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设置更多的课程以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提供更多的资源鼓励学生从事艺术研究,培养学生的艺术研究能力、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具体包括:开设学术研究课程,重视设计创造性思维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重视科研方法训练,开设科研原理、科研方法等课程。开设讨论研究课程,针对专项研究内容,开展基于研究的合作学习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中探索问题,合理对待不同的学术观点,最终形成研究成果。
切实开展艺术研究活动,组织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活动、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加强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训练;让学生经历真理的探究过程,由学生自己制订艺术研究计划,进入艺术实践活动,参加科研项目研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科研项目。
(3)构建立体交叉课程模块体系
利用多维的活动形式,深入基础教学,拓展课外实践,构建立体交叉模块。通过学生社团、校园文化艺术节、参加全国各级各类专业比赛,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以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途径,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承接大型社会工程项目以及直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艺术实践项目,为学生的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大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艺术实践能力。
①构建综合性课程模块体系
综合性模块的建设以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为主,目的是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是保障实践教学得以高效运作的关键。没有平台的支撑,再好的创造性模块的内容方法设计也只能流于形式。
综合性课程模块,其课程设计要体现学科和课程相互渗透融合,学生知识和能力综合,实现课程结构综合化。综合化知识结构是艺术学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基础上的综合化,要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实现教学内容实质上的综合,为学生提供多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多学科整合的视野和价值观念。一是设置跨学科复合课程模块。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学科界限课程,建立联合导师制度,由一组学科背景不同的教师联合开设一门复合课程,为学生带来不同角度的视野和综合知识结构。二是设置跨学科选修课程模块。按学科群设置不同课群模块,开设大量的跨学科选修课,实行无学院边界、无学科边界的选课制,学生可以在任何二级学院选课,本科生可以选研究生课程,还可以进入双主修专业、联合学位培养项目等。三是设置“顶点”课程模块。在毕业班设置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能全面描述学科专业前沿的“顶点”课程,塑造“顶峰体验”,使所有的艺术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为适应社会职业生活与学生个人事业奠定扎实基础。
②大力开发素质实践课程模块体系
艺术课程是构成专业的最基本单元,开发素质实践课程与如何实施课程直接影响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构建课程体系,首先要处理好艺术课程与学科发展、培养目标、学生实践发展的关系,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与自身潜能的发展,优化课程结构,推进实践课程体系。
设置素质实践课程,是为了突出“做中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艺术困惑的能力、艺术创新与创作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将创业能力实训、社会调查与实践、专业主题实践、艺术考察、教育实习、毕业设计(展演)、毕业实习等课程纳入专业必选课的范畴,融入各学年教学环节中,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教学。
在课程结构上,以课程模块的形式建构实践课程群。如设置专业素质能力培养与提升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素质拓展通识课程、专业知识创作课程等,将学科课程、实践性课程、科研创作课程紧密结合,保证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素质结构与课程设置高度融合,使学生在知识、素质、技能、创新实践等层面都得到系统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艺术理论素养、艺术创作水平、艺术创作能力与技艺、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另外,在实践课程体系上同样要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开设数量足、水平高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及职业发展需要。在课程质量上,既要重视单门课程的质量,也要关照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提高课程的整体质量。学校有必要分层次抓好课程建设工作,并以此带动课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二)艺术教师的四维定位
1.不是专业工作者,而是教育工作者
毕竟都是在与艺术打交道,专业艺术工作者与艺术教师无论在自身素质还是在所从事的职业上,都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比如,都需要具有较强的创造性,都必须钟爱艺术,都必须懂得甚至应该精通艺术等。但即使是在这些最具相通之处,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像创造性素质的问题,专业艺术工作者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对艺术本身的创造与再创造上;而艺术教师的创造性,则不仅体现在对教学内容即艺术作品的再创造上,而且更体现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上。衡量艺术教师是否称职,首先不是看他的艺术专业水平如何,而是要看他是否具备了作为一个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看他的教育教学水平怎么样,看他是否能够有效地将所掌握和理解的艺术通过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和理解。
作为一个称职的艺术教师,他必须热爱艺术,更热爱艺术教育事业;他达到了一定的艺术专业水平,更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他具有一定的艺术理论修养,更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总之,艺术教师素质的高低与否,首先取决于其教育水平的高低,其次才取决于其艺术水平的高低。
2.不是冷面裁判员,而是热情欣赏者
艺术能给人以愉悦体验和美的享受,艺术课程之所以备受学生的喜爱,也首先基于这一点。但艺术课本身是不可能自发地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需要艺术教师能在自己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艺术对象之间架起情感之桥。为此,教师首先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交往时摆正自己的位置。
有人说,艺术教师的基本职能是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信息的传输者,因为学生只有在没有教师作为仲裁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学习。这种说法是对的。艺术教师是不宜以仲裁人或裁判员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的,否则,他不但不能为学生架设情感之桥,反而会在师生之间、学生与艺术对象之间开掘一条情感鸿沟。作为裁判,他就不能是学生艺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而只能是袖手旁观者;他就很难是学生艺术表现的热情欣赏者,而只能是权威评判人。教师若以旁观者姿态出现,就等于在暗示学生,他们之间必须保持着距离;教师若以权威者姿态出现,就等于在告诉学生他就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艺术本是一种创造性的产物,就是人们欣赏艺术也被称为是一种再度创作的活动。艺术的创造与欣赏本无所谓对与错,对艺术的理解如果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就等于剥夺了艺术主体发挥其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权利。因此,教师若以艺术权威自居,将不可避免地会把他自己的特殊表达形式强加于学生,而不是极力地为学生争取按照其自有的标准来评判艺术的合法权利。任何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或风格,都必须作为艺术主体/个人意向和需要的必然产物来加以理解和给予尊重,艺术教师必须记住这一点。
在艺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一件属于师生共享的艺术品,双方不是一种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如果教师以艺术权威自居,甚至把艺术据为己有,其教学过程就必然表现为一种严格的模仿与服从,而严格、刻板的模仿在艺术教育中是因其妨碍学生的自发性与创造性的发展而遭到唾弃的。在这里,我们不认同教师的艺术权威地位,并不是否定教师作为指导者应有的评判与树立标准的权利:他可以给学生的艺术表现做出评判,但那是他置身于学生之中用情感做出的评判,而不是像坐在高高的法官席上用木槌所做出的对与错那样的评判;他也可以通过个人的示范和表演来树立标准,但这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确保学生并不因此而通过盲目的模仿来学习,艺术学习的途径主要不是模仿,而是自身的参与和体验。
因此,称职的艺术教师从不把自己确立为唯一正确的标准,不故弄玄虚或急于向学生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不急于要求学生仿效自己,并试图使自己成为学生顶礼膜拜的对象,而是提出一些并不一定有唯一或正确答案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亲自探索与切身体验。当觉得有必要指出学生的不足时,能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指出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而不是在责备一个无伤大雅的错误。
称职的艺术教师有时是艺术活动的引导者,有时是艺术活动的参与者,而最本质的身份应该是学生艺术活动的欣赏者。在艺术教学活动中,学生最需要且最有利于他们学习的,是教师“与生同乐”的可亲可敬的参与行为,是教师永远伴随着鼓励和关怀的欣赏态度。因此,教师以欣赏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包括两方面意思:其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与学生一起共同欣赏艺术,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其二,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自始至终能持一种欣赏而不是挑剔的态度。我们想,能真正做到这两点的教师,即便他的艺术专业水平不尽如人意,在学生心目中,他也绝对是一个高水平的教师。正如有人所说的,好教师不一定是会讲课的教师,而是那种能创造一种热烈而令学生兴奋的气氛,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鼓励,刺激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的教师。当然,称职的艺术教师同时也会注意,不是一味地持欣赏态度而牺牲任何的标准,并“退到一种完全不加批评的和谐态度里去……给平庸的艺术成绩以不诚恳的赞扬”。
3.不是单项专攻型,而是全能博学型
也许我们常常能听到类似某某歌星不能识谱,创作也需要别人记谱这样的小道消息。的确,专业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在综合素质很低的情况下还真有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和“明星”,在这里我们没必要对这种怪现象做任何评论和分析。把它提出来,仅仅是想说明,对艺术教师的素质要求应该是比专业艺术工作者更全、更广、更高的。因此,艺术教师可别指望也能有类似的“运气”。
作为一名艺术教师,如果他只是对某一艺术形式中的某一方面精通,而在其他方面表现平平,如果他只是对某一艺术形式掌握较为娴熟,而对其他艺术只略知一二,甚至一窍不通,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艺术教师。真正称职的艺术教师,除了能熟练掌握所教科目的技能技巧与基本理论之外,还应该对所有其他艺术门类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