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音乐教育与实践研究:塑造完美人格

高校音乐教育与实践研究:塑造完美人格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音乐审美教育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够塑造人的心灵,促进人的审美心理发展和实现人的本质,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良知和德行得到积累,并进而凝聚和沉淀为一种自由的道德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使人变得更为纯真和善良。音乐审美教育促进人们向善,这是由音乐审美教育的特性决定的。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高校音乐教育与实践研究:塑造完美人格

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音乐教育注重整体性和完满性,与片面追求知识的教育形成互补,是培养和谐发展的、富有生气的整体人格的教育。音乐审美教育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够塑造人的心灵,促进人的审美心理发展和实现人的本质,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良知和德行得到积累,并进而凝聚和沉淀为一种自由的道德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使人变得更为纯真和善良。美与善是不可分割的,善是美的底蕴,美是善的呈现,二者如同里表。

音乐审美教育通过培养强烈的音乐审美感受力和敏锐的音乐审美判断力,构建起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使学生欣赏音乐艺术作品的同时,把音乐的美感和情感体验吸收到心灵之中,逐步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建造自己。音乐审美教育促进人们向善,这是由音乐审美教育的特性决定的。

一是音乐审美教育具有诱发性,而非强制性。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音乐审美教育是自由、愉悦、生动、活泼的。它是以神奇、美妙的乐曲,以音乐艺术的魅力吸引人、诱发人、感动人,启动人们的心灵,引起精神上的升华。它既不像法制教育,强制人们服从法律条文、规定,也不像道德教育,用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动,而是依靠来自人们本能的对音乐的喜爱和审美的需求,用优美、动听的音乐引导人,使人们在自由、愉悦的审美体验中净化心灵,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力量,培养人崇高的理想和高尚品格

二是音乐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而非抽象性。形象性是美的根本特征,美育只有诉诸具体鲜明的形象,才能真正感染人。和所有的美育一样,音乐也具有形象性的特征。音乐的形象性有突出的个性,即非视觉感受的、缺乏语义内容的听觉形象。人们通过感知、联想、想象等审美心理过程,根据主观的审美积淀和体验能够感受到音乐艺术形象的魅力。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属于抽象概念,而是生动鲜明的情感形象。以美妙动听的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以非视觉性、非语意性给人们提供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人们的心灵能够触及音乐所反映的大千世界,使人陶醉于美的享受,用美浸润自己的心灵,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www.xing528.com)

三是音乐审美教育具有创造性,而非灌输性。它不是机械刻板地灌输,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记,把学习的知识存入大脑,而是在整个审美教育过程中充满着创造性。审美主体受教育过程是能动的、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消极接受的过程,这就给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完善人的品德,促使人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教育空间。音乐艺术的特征决定了音乐是需要多次创造才能完成的艺术,音乐审美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是审美主体参与创造性想象的心理活动。作曲被称为一度创作,演奏被称为二度创作,音乐欣赏被称为三度创作。

创造性想象具有自由性、情感性的特点。它可以使受教育者自发能动地调动情感,对音乐的内涵进行自由、广阔的联想与想象;可以根据不同欣赏者创造千百个不同的音乐意象。用充满情感的创造性想象,充分体味音乐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审美体验中使人的精神受到震撼、受到感染、受到鼓舞,进一步完善道德人格。培育人美好、和谐、完整的心灵、情操和个性,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音乐审美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途径渗透于人的和谐发展过程中,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学科门类。音乐审美教育强调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培养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感、提高创新能力、构建完美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从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中得到启示,分析其独特的功能价值,充分发挥音乐审美教育对人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现状,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的音乐教育改革。让学生在美的愉悦、真的启迪、善的诱导中成为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