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音乐教育:遵循音乐教学原则

高校音乐教育:遵循音乐教学原则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音乐教学基本原则是音乐教学活动应遵循的教学准则,是指导音乐教学的基本原理。音乐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般的教学原则难以全面地概括和准确地体现音乐教学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感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尊重和运用音乐的情感艺术特点,在音乐教学中注重贯彻和体现音乐的情感性原则。

高校音乐教育:遵循音乐教学原则

音乐教学基本原则是音乐教学活动应遵循的教学准则,是指导音乐教学的基本原理。它是根据音乐教学活动的特殊规律和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提出的,能充分体现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价值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音乐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般的教学原则难以全面地概括和准确地体现音乐教学的特点。我们必须将一般教学原则与音乐学科特有的教学原则结合起来,再根据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存在的偏差提出新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实现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目标,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的人格塑造,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一)突出音乐的本位性

音乐教学要以音乐为本,这首先是由音乐的根本属性决定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的根本属性,一是非语义性,二是非造型性。它不像文学艺术那样直接传达给人思想观念,也不像绘画、雕塑那样直接给人以视觉美术形象。听觉体验才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决定了音乐课的特点,是以音乐为载体来实施的教学工作。如果离开了音乐载体,以其他学科内容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过多地运用影视图像及文学语言,就脱离了音乐的根本属性,失去了音乐课程的特点,甚至可以说音乐课程的形式就不存在了。通过对音乐的聆听与鉴赏及音乐表现等教育实践,来体现音乐教育的审美内涵。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性

新型的教育观认为,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发展。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审美教育,能否使审美主体喜爱音乐、提高学习兴趣、激发音乐情感,是能否产生美感体验,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能力的关键。审美主体的情感态度是教学的关键。因此,音乐教学创新的要义,就是要求音乐教师从头脑里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而教师应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位置。以往以教师为核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师权力至上,知识高于一切,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观念,不利于调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影响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已不适应新型教育观的要求。因此,面对音乐教育改革,作为音乐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学习情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了解学生生理、心理需要,使教师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对知识与情感的要求。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www.xing528.com)

(三)体现教学的情感性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最擅长抒发情感、激发情感,或热情欢快,或悲伤苦闷,能使人直接进入更加丰富、更加广阔的人类情感世界,给人以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震撼。音乐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可以诱导学生从自然的、本能的现实中解放出来,在音乐中感受优美、怡神悦智,进入自由的、纯洁的精神世界,陶冶高尚的情感。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教学的重要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体验过程。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感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

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尊重和运用音乐的情感艺术特点,在音乐教学中注重贯彻和体现音乐的情感性原则。音乐教师是传递音乐作品情感的终结,音乐教师的情感直接关系着音乐情感的展现,更加关系到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音乐教师应以满腔热情投入教学,认真充分备课,深入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基本音乐情绪,并能以各种方式启发学生,千方百计地发挥音乐教材的情感力量,以自身丰富的知识和充满情感的教学来接近和打动学生,以平等的教学态度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