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审美性,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音乐审美教育隶属于艺术审美教育的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真善美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音乐审美教育从广义上讲,既包括学校的音乐教育,也包括社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又分为专业学校音乐教育和普通学校音乐教育。音乐审美教育以学校为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它以正确的审美观,通过不同题材、体裁的音乐作品,运用歌唱、器乐、欣赏等多种方式,增进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创造能力。音乐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人的审美感受、审美鉴赏、审美创造能力。教育的最终意义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教育活动,包括两个相关联的层面:一是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二是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获得离不开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而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提升到审美的层面。因为音乐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技术,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的产物,其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音乐审美教育是通过传授与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来建造或改变受教育者的审美意识,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开发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使受教育者成为和谐发展社会所需人才的教育活动。
音乐审美教育具有一般教育的共性,即以学校为主要渠道,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按照统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有计划地实施系统的教育,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本学科的特性,从本体上属于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通过音乐美的形式和内容,按照美的规律,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对美的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因此,“音乐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审美性,是通过音乐艺术进行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如对情感的理性塑造和控制,对意志的理性引导的调整,对感知、想象等能力的理性渗透和升华等。所以,这是一个情感、意志、认知三个系统之间相互渗透、交融的教育,从而达到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超越性、综合性的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形象化的情感教育”,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因为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为物质材料,诉诸听觉,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时间艺术。音乐审美就是在感受、感知、表现和创造音乐时所进行的审美活动。音乐审美以情感体验为中心环节,既是审美主体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也是审美主体自己的感情和音乐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审美对象的任何一种特点和元素,如音色、节奏、旋律、织体、和声等的变化和运动,都可以成为引起审美主体喜、怒、哀、乐的情感刺激因素和相互交流情感的通道入口。音乐审美教育能够使人的情感得到解放、伸展和升华,这种情感升华力量将成为接受各种教育、促进人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www.xing528.com)
因此,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审美体验的过程,其主体一直处于激越的情感体验中,这也是审美教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的本质特征。智育、德育中也不乏情感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注重理性,往往带有被动接受和灌输的意味。审美教育不像其他教育那样,要求个体必须依从一种方式或途径,在知识记忆或思想认识上必须达到某种标准,而是由个体从音乐作品的内在特点入手,根据各自审美体验感受,使个体处于情感解放、创造、发展的自由状态,使情感得到升华。音乐通过听觉直接影响人的情感,作用于人的心灵,在音乐美感的愉悦和享受过程中,使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从而达到对人的教育作用。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感性能力,包括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人性,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感性和理性的和谐的终极追求。
音乐教育只有遵循音乐艺术的本质属性,充分体现音乐性价值,才能称为音乐审美教育。也就是说,“如果音乐教育要成为审美教育,那首先是音乐教育。如果提倡对音乐的非音乐体验,也就不可能称为音乐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