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村落的院落空间压缩

传统村落的院落空间压缩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总建筑面积而言,相比民国之前建造的老院落建筑面积,土改之后的一段时间建造的建筑面积反而有所减少,直至2000年之后建造的院落建筑面积开始大幅增加。图2.7院落层数和容积率变化图图2.8院落进深和面宽变化图总体而言,从民国之前到2010年院落占地面积减少,总建筑面积增加,容积率增加,院落的空间利用率增加。

传统村落的院落空间压缩

各时期院落空间的尺度有所变化,从所调查院落基本数据统计表可以得出各不同时期院落的空间尺度平均值主要状况(表2.7)。

表2.7 不同时期院落空间尺度平均值指标状况

1)院落占地面积和总建筑面积的变化

为了直观地表达庭院空地面积的变化,如图2.6两轴折线图所示,方形坐标点对应的是院落占地面积,菱形坐标点对应总建筑面积平均值的数值,三角形坐标点表达的是庭院面积平均值。可以看出,民国之前建造的老院落所占面积最大,达到256平方米以上,土改后和1980年代建造的宅院宅基地面积略微变小,进入2000年之后,院落占地面积显著变小。与之相应的,在1980—1999年阶段后,庭院面积显著减少。对于总建筑面积而言,相比民国之前建造的老院落建筑面积,土改之后的一段时间建造的建筑面积反而有所减少,直至2000年之后建造的院落建筑面积开始大幅增加。

调查发现,现存的民国之前的院落大多数是当时地主、富农的宅院,当时的土地大多数通过划地买卖得到,用地规模通常是宽3丈深6丈或宽5丈深6丈,占三分地、五分地等规格,按照院落宽度大致有“三门头”“四门头”宽度的标准,这些保存下来的院落在当时都是集中财力建造的,建设标准较高。经过历年战乱,土改之后郏县的农村已十分贫困,因而从土改到1979年建设的院落,有的规模和建设标准反而低于民国之前的老建筑,表现为院落占地面积和总建筑面积都略有减少。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农村逐渐富裕,农宅的建设量增加,建设标准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当地农村大多数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了新建宅院的宅基地尺寸,例如朱洼村宋庄就规定新建院落的面宽尺寸不能超过15米和14米(实施中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这一时期由于农村人口的增加,建设用地更加紧张,因而各村的院落占地面积反而有所下降。在基本保持院落格局的情况下,2000年以后院落的布局更加紧密,使总建筑面积也出现了较大的增加,而庭院面积却有所减少。

图2.6 院落占地面积和总建筑面积变化图

2)院落层数和容积率的变化(www.xing528.com)

图2.7的两轴图左侧的坐标表示平均层数,右侧的坐标表示容积率。可以看出,民国以前和土改到1979年后一段时期的院落大多数是一层;1980年到2000年之后,建筑层数逐渐增加;到2000年之后,房屋的平均层数达到1.3左右。另一方面,民国以前和土改到1979年后一段时期,院落的容积率基本保持在0.45左右,但从2000年之后,容积率却快速增加到0.75左右。这一方面是由于院落建筑密度的增加,另一方面是院落房屋层数的增加造成的。

3)院落面宽略微增加,进深减少

如图2.8两轴图左侧的坐标表示院落宽度的数值,右侧的坐标表达了院落进深的数值。可以看出,民国之前直到土改后到1979年这一时期,院落面宽反而减少。这是由这一时期的院落规模缩小所致,院落的面宽缩小到12.5米左右,1980年代之后,面宽增加到14.3米左右,面宽的增加暗示了院落堂屋平面变大。院落进深则一直呈缩小的趋势,特别是进入2000年之后,进深快速减小,相比之下,院落进深的变化幅度大于面宽的幅度。这说明院落的面宽作为宅基地的主要控制指标变化较为缓慢,院落的基本格局还是较为稳定的,院落占地面积的减少主要是通过进深的减少实现的。

图2.7 院落层数和容积率变化图

图2.8 院落进深和面宽变化图

总体而言,从民国之前到2010年院落占地面积减少,总建筑面积增加,容积率增加,院落的空间利用率增加。而这种压缩并没有牺牲面宽,相反为了维持新的生活和使用方式的需要,院落的面宽反而有所增加。原有院落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院落占地面积的减少主要通过减少进深获得,实际上院落进深减少主要是由于东屋长度和庭院长度减少,这是院落利用自身空间进行内部适应的结果,与常见的城市板式住宅发展过程中通过扩大进深减少面宽的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不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