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上考虑,本书研究的案例选择在河南省郏县。郏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伏牛山北部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隶属平顶山市管辖。郏县历史悠久,春秋时属楚名郏邑。郏邑原是郏敖的封地,又是郏敖的埋葬地,因此以“郏”为名。汉代置郏县,郏县文物古迹众多,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辙、苏洵葬于郏县,现“三苏坟”“郏县文庙”等文物古迹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郏县农业较为发达,1955年,毛泽东同志曾为郏县大李庄乡(今广阔天地乡)做出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花生,大豆种植也有一定规模,经济作物以烤烟和蔬菜为主。郏县农村的传统村落固然不是中国全部农村的“典型”,但不失为许多中国农村所共同的“类型”或“模式”(图1.1)。
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原地区农业县,郏县农村的城镇化程度不高,拥有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传统村落分布,本书研究的案例是位于郏县汝河南岸的两个传统村落。汝河南岸类似这样的村落有很多,用谷歌卫星地图查看会发现该区域许多村落都有曾经的寨墙、护寨河留下的痕迹。事实上,在离朱洼村临沣寨不到2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5个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分别是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朱洼村)、郏县李口乡张店村、郏县渣园乡渣元村、郏县冢头镇西寨村、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图1.2)。这些传统村落都为非旅游、非城市郊区型村落,目前都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受外界影响较少,能体现传统村落在自然发展状态下的一些特征,因而选择这样的传统村落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图1.1 郏县的地理位置
(www.xing528.com)
图1.2 调查对象所在区域及周边的传统村落分布
朱洼村和张店村的建筑基础勒脚、墙体转角、门窗过梁等重点装饰部位多采用一种红石材料,临沣寨寨墙,汝河上的桥梁、引水渠等也采用了这种红石,甚至过去使用的喂马槽、石磙、碾盘也用红石制造。红石材料的使用成为当地建筑风格的重要特色,临沣寨还被称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这两个村落建筑上所特有的红石材料,表明其属于一个红石材料的建筑文化圈,因此具有可比性。据调查,这个红石文化圈分布在汝河南、北岸包括郏县、襄县、汝州等广大区域。所调查的院落布局呈现一种“窄院”的空间模式,是受到“晋商”文化的影响(鲁书甜等,2007),这种院落广泛存在于山西、河南、陕西的一些地区。因而在传统村落的空间研究上,所选案例具有一定范围的地域代表意义。
具体调查案例朱洼村和张店村虽然属于不同的乡镇,但相距不到13公里,又属于同一个县域管辖,方言相同,生产和生活方式相似。这两个村落仍保存有大量的传统民居,具有典型的中原传统文化特色。同时村里也有一些当代、现代的农村住宅,呈现出不同时代延续交融的历史断面,是河南地区广大传统村落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当前城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这些村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共同面临的危机也具有时代普遍意义。
进入21世纪,郏县该区域的传统村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些区位较好的传统村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如张店村),而另一些传统村落却变化缓慢(如朱洼村)。传统村落在发展上出现了较大的分异,在空间演化模式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可见传统村落的演化模式是多样的。为了体现在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发展战略下的传统村落生存与发展状态,本书选择该地区两种不同发展类型的村落——朱洼村和张店村作为比较研究对象,便于横向比较,从而发现相似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外部环境条件下,决定村落空间形态的发展的一些本质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