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可以建都的所在是立国的大事,是任何一个王朝或政权都不能稍为疏忽的。一个地方能够作为都城,各有其不同的原因。地理因素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地理因素而论,每个地方都有其特色。或者以险要见称,或者以富庶延誉,或地处交通要冲,或临迩当前敌国。其他种种更各因地而有所不同。各个王朝或政权各在其统治或控制的地区认真地进行选择,有的因袭,有的创始;或专就地理因素着眼,或兼重其他条件,皆可获得相应的效果。只是各时期情况都不尽相同,地理现象也会因时而有变化。若前后强求一律,那就等于胶柱鼓瑟了。
这里不妨就上面所阐述的各项再做推论。
上面曾经说到都城所在地一般都在交通冲要的地区,即令有所不足,也可借人力补充。不过有些地方却是不易补充的。也有的初期尚不感到若何困难,到后来却成了难于克服的缺陷。秦都咸阳,汉都长安,虽非一地,却都是驰道的中心点。由此中心点通向各处,并非就没有一点问题。千里栈道,往来跋涉就已经不很容易,三门砥柱之险,尤影响到漕粮的运输。东汉不再以长安为都,这应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如果加上社会的变化,问题就更为繁杂。唐代的汴河本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可是中叶以后,沿途多生枝节,漕运有时中断,长安的王朝便感到难以支持。明代的北京,道路也是四通八达,可是崇祯末年各处勤王之师竟无至者。至于分裂时期,交通更多阻隔。三国时,魏蜀对立,秦岭、巴山等闲难得过往。曹操欲买蜀锦,还得多费周折,专门派人去蜀地76。南北朝时,长淮南北更成禁区,轻易不得越过77。北魏豫州刺史若库辰树兰更公然宣称:“自今以后,魏、宋二境,宜使人迹不过。自非聘使行人,无得南北。”78
秦汉皆都于关中。关中本是险要地区,而函谷关尤为一时的雄关,秦汉两朝都是借此以阻遏关东的反抗武力向西进攻。可是秦二世时,陈胜所派遣的周文不仅进入函谷关,而且直至于戏(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79。唐代,长安以东的雄关为潼关,可是黄巢却由潼关的南原向西进军,绕出潼关之后80。情势如此,关中的险要是难于为力的。明代的居庸关也是一时的雄关,其初意本是为了防御鞑靼、瓦剌。而李自成颠覆明朝,偏是穿过居庸关达到北京城下,并不是在太行山东的平原上由南向北进攻。明代防满洲,常置重兵于山海关,后来清人就是由山海关进来的。再说长江天险,从来是建都于金陵的王朝或政权最大的凭借,西晋初年,王濬还是顺江而下,金陵王气也就黯然收了81。隋时韩擒虎甚至由采石直渡,擒获了陈叔宝82。
汉唐两代皆都长安。长安距当时的北陲又皆不甚悬远,强敌在侧,不能不励精图武,讲求对外的策略,因而先后取得一定的成就。同是长安一地,西魏、北周就未能和汉唐两代一样。西魏和北周为了对付其东的东魏和北齐,并未利用突厥的力量,而是向之输送金帛,低首结好。东魏和北齐都于邺。邺在今河北临漳县。邺和长安北距突厥的远近大体相当。东魏和北齐对突厥的策略,也和西魏、北周相仿佛,不仅未能取得像汉唐两代那样的成就,反而使突厥更为猖獗,其可汗保钵乃至于宣称:“但使我在南两个儿孝顺,何忧无物邪?”83
西晋都于洛阳。洛阳本处中原,汉魏以来,西北诸族逐渐内徙,京兆(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弘农(治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北)、平阳(治所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上党(治所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魏郡(治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诸郡都已成为各族杂居的地区。其情况的严重并不亚于西汉的匈奴和东汉的西羌,甚至还要过之。当时有识之士皆忧心忡忡,屡以为言,倡议徙戎,各归本土,却未能引起西晋王朝的注意84。因循苟安,卒引起永嘉的乱离,形成十六国割据的局面。
前面曾经论及一些都城多接近于其王朝或政权建立者的根据地。这是有关的王朝或政权的一种统治方式,遇有危难时可以得到其根据地的助力,甚至可以在行将败亡时重返其根据地,以图再举。其实人事变化,也未必皆能如此得心应手。西魏、北周和隋、唐诸代相继都于长安,是因为有关陇集团的助力的缘故。西魏、北周和隋代诚然得到关陇集团的支持和拥戴,唐初武德时也还有这样的意味,到了贞观时,关陇集团已渐保持不住他们原有的地位85,而唐王朝也无须专恃这一集团的助力。至于北魏、金、元及清代,仅元末的统治者在明兵将临大都城下时遁归漠北,其他各代在崩溃之余,原来的部落种族皆与被统治者融合为一,终于没有多少人重返其原来的游牧或狩猎地区。
各王朝或政权对于经济基础皆同样重视。前面曾经说过,西周初年称道洛阳为“天下之中”,战国时又有了以陶为“天下之中”的说法。前者为政治中心,后者为经济中心。自此以后,“天下之中”的说法再未见诸记载。不过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实质却一直存在。这两个中心是否可以合二为一,除南宋一代外,殆少见及。孙吴、东晋和南朝的都城虽皆近于太湖区域,却还有一点距离,不似南宋杭州那样的合为一体。这就显示出,这些王朝或政权虽都感到富庶的经济区对于立国的重要性,大多却无意使这样两个中心强合为一。因为建立一代的都城,并非只有一个经济的因素。
由此可见,都城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作为一个都城,它要求具备许多种不同的因素。地理的因素诚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这许多的因素,错综复杂,互有影响,不细究其中的曲折,就不能做出恰当的说明。也唯有把各种因素都探讨清楚,才能进一步了解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做出恰当的说明。而且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地理现象也是如此,各个时代更是彼此互有差异。有的都城为一个王朝或政权建立后,有后世王朝或政权因袭不改的,可是也还有一个王朝或政权还曾经迁徙过都城,有的甚或还不止一次。如果不细究其变化的过程,则难于完全理解。兹篇深愿就这些现象加以论述,以才力有限,诸多不周,当世方家还乞有以教之。
(原载《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注释】
1 《史记》卷四《周本纪》。
2 《诗·大雅·文王之什·緜》。
3 《逸周书·大匡解》。
4 《史记》卷五《秦本纪》,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一二《秦都邑考》。
5 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畿服》。
6 《汉书》卷五一《贾山传》。
7 《诗·小雅·谷风之什·大东》。
8 《汉书》卷一下《高祖纪下》颜注。
9 《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
10 《宋史》卷一七五《食货志上三》。
11 《宋史》卷九四《河渠志四》。
12 《宋史》卷二六〇《李怀忠传》。
14 《资治通鉴》卷二九三《后周纪四》,又卷二九四《后周纪五》。
15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16 《辽史》卷四〇《地理志》。
17 《左传》成公十三年。
19 《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
20 《宋史》卷一八七《兵志一》。
21 《宋史》卷一九四《兵志八》。
22 《左传》昭公四年。
23 《易·习坎》。
24 《史记》卷九九《刘敬传》。
25 《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及《正义》。黄河南塞当指战国时秦昭襄王所修筑的长城。这条长城由今甘肃岷县起,经今陕西省北部,而至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乃是在黄河 之南。
26 《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
27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直隶方舆纪要序》。
28 《三国志》卷四七《吴书二·吴主传》注引《吴录》。
29 《魏书》卷四〇《陆俟传附陆叡传》。
30 《诗·鲁颂·宫》。
31 《诗·大雅·文王之什·文王有声》。
32 《史记》卷五《秦本纪》。
33 《水经·汾水注》引《竹书纪年》。
34 《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阳翟,夏禹国。周末,韩景侯自新郑徙此。”按:韩至哀侯始灭郑,景侯乃哀侯之祖,其时新郑尚非韩国所有,景侯何能都于新郑,且从新郑徙于阳翟?王先谦《汉书补注·地理志》引姚鼐说:“韩之都三,平阳、阳翟、新郑也。……当(郑未灭)时,韩北有平阳,南有阳翟,盖包新郑于腹中,迄哀侯灭郑定居,故《志》于新郑下云,韩自平阳徙都之,盖自景侯至哀侯,虽居阳翟,而平阳之为都犹南北并建。故于新郑,尚可云自平阳徙,于阳翟,必不可云自新郑徙耳。”
35 《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参见上注。
37 《史记》卷四三《赵世家》。(www.xing528.com)
38 《史记》卷四三《赵世家》。又《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
39 《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正义”。
40 《史记》卷四四《魏世家》。
41 《水经·渠注》引《竹书纪年》。
42 《史记》卷四五《韩世家》。
43 《史记》卷四四《魏世家》。
44 《史记》卷四三《赵世家》。
45 拙著《论〈禹贡〉的著作年代》,《河山集》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
46 拙著《释〈史记·货殖列传〉所说的“陶为天下之中”兼论战国时代的经济都会》,《河山集》一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
47 《史记》卷四五《韩世家》:“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伐宋,到彭城,执宋君。”宋国在陶这个富庶地区的南侧。其时已在景侯徙都阳翟之后,则韩的向东发展,固不仅在于灭郑了。
48 《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又《水经·潍水注》。
49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50 《史记》卷四一《越王勾践世家》。
51 《水经·汶水注》。
52 《史记》卷九九《刘敬传》。
53 《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
54 《新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上》。
55 《周书》卷一《文帝纪上》。
56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57 《周书》卷二《文帝纪下》。
58 《周书》卷一《晋荡公护传》,又卷一六《独孤信传》。
59 《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
60 《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志》,又卷一一三《官氏志》。
61 《金史》卷一《世纪》。
62 《诗·周颂·臣工之什·丰年》《诗·周颂·闵予小子之什·良耜》。
63 《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又卷六五《东方朔传》。
64 《战国策》卷五《秦策三》。
65 《史记》卷二九《河渠书》。
66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又卷九七《郦生陆贾列传·郦食其》。
67 拙著《中国的运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8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上》。
69 《后汉书》卷四下《班彪列传下附班固传》。
70 《文选》卷三,张平子:《东都赋》。
71 《后汉书》卷二二《王梁传》。
72 《后汉书》卷三五《张纯传》。
73 拙著《秦汉时代的农业地区》。
74 《三国志》卷四七《吴书二·吴主传》。
75 《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
76 《后汉书》卷八二下《方术列传下·左慈》。
77 《北史》卷八六《循吏列传·苏琼》。
78 《宋书》卷九五《索虏传》。
79 《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
80 《旧唐书》卷二〇〇下《黄巢传》。
81 《晋书》卷四二《王濬传》。
82 《隋书》卷五二《韩擒虎传》。
83 《周书》卷五〇《异域列传下·突厥》。
84 《晋书》卷五六《江统传》,又卷九七《四夷传》。
85 拙著《两〈唐书〉列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见《纪念顾颉刚先生九十诞辰论文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