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都文化:揭示国土中心点

中国古都文化:揭示国土中心点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远古时期有些人设想,为了能够更好地统治或控制,都城所在地以居全国疆土的中央为宜。周人一迁再迁,可以说是为寻求更为富庶的所在。也就是说,周人的疆土已有陇山和华山之间的地区,而丰、镐无疑是在这个地区的中央。秦国先世的迁都过程就更为明显。当然这中间还有其他原因存在,但寻求全国疆土的中心点,却是完全一样的。《周礼·夏官·职方氏》又提出九服的制度,也是以都城为中心,距各方的边陲都是五千里5。

中国古都文化:揭示国土中心点

都城的最早的作用是王朝或政权以之来统治或控制全国的疆土。达到了这样的目的,王朝或政权才能够说得上长治久安。远古时期有些人设想,为了能够更好地统治或控制,都城所在地以居全国疆土的中央为宜。这就可使它能够面面俱到,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至于有所偏废或贻误。那时的王朝或政权以其所有的疆土为天下,因而都城就应在天下之中。最初明确这样的概念的,应为周公。周公经营雒邑为都城,说这里是“天下之中”,四方入贡的道里相等1。雒邑为现在河南洛阳市。周公经营雒邑是在灭商以后。周人灭商,疆土大为扩展,原来的都城丰、镐就显得偏于西方,难于统辖全局,因而就兴修雒邑作为东都。周人当时的疆土是西起陇山以西,而东至于海滨,北边已越过霍太山,而南及于汉江之阳。雒邑正好大体处于疆土之中,所以周公就把雒邑作为都城。虽然周人并没有把都城从丰、镐迁到雒邑,但对于统治新得到的商人的故土来说,雒邑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周公这样选择“天下之中”作为都城的概念,并不是最新的设想,而是周人长期以来不断探索而获得的一条经验。周人的先世从后稷、不窋以至于太王,也像夏商王朝一样,频繁迁徙过都城。当时的迁徙是受到外力压迫的结果。后来迁到岐山下的周原,外来的压力减少了,疆土也在不断扩展。周人当时的扩展是趋向东方。周人曾经自豪地说过:“周原。”2论肥沃,周原却比不上渭河侧畔的程3和丰、镐。程在今陕西咸阳市东,丰、镐在沣河的两岸。于是周人自周原迁到程。由程再迁,就迁到丰、镐。丰和镐虽是两地,相距却在咫尺之间。周人一迁再迁,可以说是为寻求更为富庶的所在。从周人当时的发展看来,这无疑也是在探索“天下之中”。周人向东扩展并不是没有阻力的,在灭崇而据有丰、镐之后,渭河下游再无其他抗拒的力量。也就是说,周人的疆土已有陇山和华山之间的地区,而丰、镐无疑是在这个地区的中央。不过当时尚无“天下之中”这样的说法,到周公经营雒邑时才具体化了。

这样选择都城的做法,起自周人,也有踵行之者。秦国先世的迁都过程就更为明显。秦国在宗周之世已经开始迁都,那时先后有三次,都在陇山以西。春秋时又迁了三次,最后一次定都于雍。雍在今陕西凤翔县。战国时又继续迁徙,一迁于泾阳(今陕西泾阳县),再迁于栎阳(今陕西临潼县渭河北),三迁于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4。秦国这样多次的迁都,绝大部分都是由西向东迁徙,只有由栎阳迁到咸阳是由东北迁向西南。如果以秦国的迁都和周初比较,前后仿佛同出一辙。当然这中间还有其他原因存在,但寻求全国疆土的中心点,却是完全一样的。(www.xing528.com)

这种观念不仅见之于王朝或政权的实际行动,而且还见之于当世学人的著作之中。出之于战国人士之手的《尚书·禹贡》,就具体列出了五服的制度,就是由都城分别向四方划成五服,每服五百里,五服共两千五百里。也就是说以都城为中心,距各方的边陲都是两千五百里。《周礼·夏官·职方氏》又提出九服的制度,也是以都城为中心,距各方的边陲都是五千里5。五服、九服和具体的里数,两书所说虽各不相同,以都城为中心却是完全一样的。这些设想和当时的实际情况大体相符,可知其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不过这种设想很难一直因袭下来。这是因为各王朝或政权的疆土不能老是固定不变,不是有所扩展,便是有所缩小。不论扩展或缩小,不会在周围各处都完全相同,就像《禹贡》和《职方氏》所说的那样,周围最远的地方距都城皆是两千五百里或五千里。秦灭六国后就无法保持这样的均势,以后的王朝或政权也都难办到这一点。固然这其中有地理方面的缺陷,不过主要应是由于人为作用而形成的。后来的王朝或政权都在设法弥补这样的缺陷。秦始皇帝修筑驰道,就是其中的一个措施。驰道以咸阳为中心,向外辐射,“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6。道路既加修整,置邮传命,当会更为迅速。应该指出,这些人为的设施乃是在奠定都城之后做出来的,和选择都城的因素倒是没有很密切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