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多民族国家,这在远古之时即已如此。殷商西周的记载就曾一再道及,唯其所居之地,说者不一,不易细论。下迄《春秋》《左传》始臻详备。鲁隐公初年,已有关于戎人的记载,其后陆续不绝,至于末叶犹未稍已。当时诸侯封国,皆为华夏,就可以华族称之。其他非华族则被称之为戎、狄、蛮、夷,这是华夏之国轻视非华族部落的贱称。当时华族与非华族之间是有区别的。远在春秋以前,楚人就曾自称:“我蛮夷也。”398长江下游的吴国,据说是太伯所封之国,当其初参预诸夏会盟,犹被视为东夷之君,不以爵位相称399。春秋之世,华夏诸侯崇尚礼仪,就是习用周礼。周礼与非华族的夷礼不同。当时华族与非华族的区别,这用礼也就成为其间的重要因素。杞国本来是华夏之国,因为用了夷礼,就被贬为非华族400,而曾自称为蛮夷的楚国,到后来华夏诸国也再无人以此讥楚国了。
这些非华族的居处地区往往是和华族相互交错的,鲁国近旁就有戎人,其地就在今山东曹县西北近河南处,鲁隐公初年就已见于《春秋》的记载。
春秋时期,诸侯封国至为繁多,然皆受命于周王,故不复细论其都城的所在,非华族则不然。非华族诸国与周王无关,且有时与其邻近的诸夏之国相抗衡,皆自成局面,这就不能不稍一涉及其都城。非华族的居处地区虽与华族相交错,为农为牧亦复不尽相同。从事游牧,无城郭宫室,自然说不上都城。如果改牧为农,也许另有设施。有些部落当时虽也以国相称,可能也有都城,由于记载阙略,难得细究,只好暂置不论。
春秋之时,周王仍以雒邑为都。雒邑位于伊洛流域。伊洛流域和雒邑附近就有戎人。最早见于《春秋左氏传》的乃是扬拒、泉皋、伊洛之戎401,接着又有陆浑之戎402和蛮氏403。陆浑之戎亦称阴戎404和九州之戎405。蛮氏本为茅戎406。《左传》记载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就是以所居的地方来称这些非华族的部落,其间虽有以戎城为名的地方407,只能说是戎人的居地,不能以之为戎人的都城。陆浑之戎的居地,汉时曾设陆浑县408,这可能是因为本来是陆浑之戎的居地而设置的,似不能因汉时设县而即以之为陆浑之戎的都城。鲁襄公时,戎子驹支曾向晋赵宣子说过,戎人为不侵不叛之臣409,实际上乃是晋国的附庸,说不上是什么邦国。所可说的乃是蛮氏。其地在今河南临汝县东南。蛮氏为楚灭之时,曾为楚人所围攻,是蛮氏之都有城郭。蛮氏且有邑聚,而邑聚且非一处。楚人虽灭蛮氏,可是还为之置邑立宗410,可见已非普通的部落。陆浑之戎本居于瓜州,瓜州在陇山之东,秦岭之北,距秦国所都之雍(今陕西凤翔县南)不远411。蛮氏之先的茅戎,其居地在今山西平陆县412。木本水源,其来有自,似其时尚均为部落,说不上都城的所在。
晋国于春秋时为大国。其先世初受封时,周王即命其“疆以戎索”413,显示当时即有许多非华族与之交错共处。迄至春秋之世,似仍未能完全改变。其时活动于晋国近旁的非华族,就是所谓狄人。狄人略分三种:赤狄、白狄与长狄。赤狄又别为六种,为东山皋落氏、廧咎如、潞氏、甲氏、留吁和铎辰。白狄一般泛称狄人,其在太行山东者,则有鲜虞、肥与鼓。长狄见于记载者,仅鄋瞒一种。
这三种狄人的情形各自不同。白狄环处于晋国的西与北两方,显然仍是游牧部落,居处无定。其在太行山东如鲜虞、肥与鼓,则在春秋后期,已改操农耕生涯,有了城郭。晋荀吴略东阳,使师伪为粜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414,就是明证。这三国的都城,据杜预的解释,鲜虞在晋时中山新市县415,新市县在今河北新乐县东南。鼓国在晋时巨鹿下曲阳416,下曲阳在今河北省晋州市。至于肥国的都城,杜预有二说:一在晋时乐平沾县,一在晋时下曲阳县肥累城417。沾县在今山西昔阳县,其地距鲜虞过远,当以在下曲阳者为是。肥、鼓两国相继为晋所灭,鲜虞至战国时为中山国。
赤狄六种中以潞氏为最强大。潞氏的国都于东汉时为潞县418,也就是今山西潞城县。潞氏在太行山西,其他诸种皆散处太行山东西,相距不远。春秋初年,郑国曾为北戎所侵419。北戎居地,杜预无注。郑国之北隔着黄河就是太行山,此北戎当是来自太行山中,可能就是居于太行山中的狄人,因在郑国之北,故郑国称之为北戎。北戎侵郑,用的是徒兵420,也就是步卒,可知太行山的狄人已经从事农耕生涯,只是其中的鄋瞒来去飘忽,仍保存游牧的本色。六种赤狄中,东山皋落氏的居地,传说有两处,分别在今山西垣曲县和昔阳县。两县皆有皋落镇,当是仍因故名421。春秋初年,晋国曾伐东山皋落氏422。今垣曲县即在当时晋国都城绛的东南。近在比邻,故易受晋国的讨伐。东山皋落氏被征伐后未见其结局,可能是东徙于相当于今昔阳县之地423。至于留吁则在今山西屯留县南424,铎辰也当在今山西长治市附近425,皆在潞氏的附近。甲氏稍远,乃在今河北鸡泽县426。廧咎如可能就在潞氏附近,因为潞氏亡后,其余民散入廧咎如,唯其确地不可备知。
晋国北边尚有仇由国,见于《韩非子·说林》。《说林》说:“智伯欲伐仇由,道难不通,铸大钟遗之。仇由大悦,除涂将内之,赤章曼友谏不听,断毂而驰,仇由以亡。”是仇由自有其都城。都城所在就是现在的山西盂县427。
晋国之西为秦国。秦国与晋国相仿佛,不仅其西与北环居着非华族,就是丰镐故地附近也有非华族。秦宁公所伐的荡社就是非华族所建立的国家428。荡社据说是在今陕西三原、兴平两县间429,盖未得其确地所在。旧史记载,谓骊山有骊戎,骊山在今西安市东430。骊戎为人所称,以其曾为晋献公所伐,晋献公因之得其女骊姬,而骊姬又曾为祸于晋国431,其实晋献公所伐的骊戎乃在析城、王屋二山间,就是所谓的丽土之戎432,骊山骊戎之说可能是附会了。
《史记·秦本纪》说,秦穆公“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匈奴传》则说:秦穆公时,“西戎八国服于秦”。十二国名不可具知。《匈奴传》则接着说:“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这可能就是穆公所服之国。这八国除大荔之戎在今陕西大荔县外,皆在陇山以西。陇山以西本为诸族游牧的旧地,这几国当是以游牧为业的部落。其后义渠亦有城郭,为秦国所拔的就有二十五城,然已在战国时期433。西汉时,北地郡属县中有义渠道434,当为义渠戎王建都之地,可是义渠道的确实治所迄今仍未能具知。所可知者仅为大荔的王城,秦国伐灭大荔,以其王城为临晋县435,迄今犹为陕西大荔县地。
和当时北陲的非华族交错杂处的还有燕国。燕国和秦晋两国稍有不同处,因为燕国几乎都在非华族的包围之中。燕国之南有鲜虞、肥、鼓三国,这是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的。燕国之北还有无终、令支和代国。据《左传》记载,晋悼公时,无终子曾遣使至晋,因魏豹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魏豹论和戎之利,也曾说过:“戎狄荐居,贵货易土。”436显然可见,无终从事游牧,迁徙无常处,其疆土由晋国北陲迁到燕国北陲。可是后来无终也有了都城。西汉时就以其都城设县,并以无终为县名437,其地在今天津市蓟县438。令支曾为齐桓公征伐过。西汉辽西部的属县中有令支县439,当是因令支都城旧地设置的,其地在今河北省迁安县西。远在西周之时,晋国和燕国北部还有所谓追族和貊族440。貊为貉的俗书。貉与胡往往并称441,可知也是大族。貉族后来辗转东迁,至于辽东、朝鲜等处,留在燕国仅其孑遗442。与燕国并称的代国可能就是追族建立的。追代音相近,也许后来就改称代国。西汉时代郡及其所属的代县,都被称为故代国443,而代县当是其都城的所在。代县在今河北省蔚县。
南方的楚国,其初年国曾自认为蛮夷,也就是非华族,入春秋后,经过与华族的争战和交往,华族不复再诋之为蛮夷,但其邻近各处还是相当多的。不过主要是在其东西两方。南方就更不必说了。至于北方则是汉阳诸国,皆出自周室,自然都是华族了。
楚国之西有百濮444,东右群舒445。就这样的名称来说,显然是有很多的分支的。濮族见于史册,为时很早,周武王灭纣之时,濮人就从军征讨。百濮所在自来说者不一。鲁文公时,楚大饥,戎伐其西南。庸人率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于是申、息之北门不启446。庸与麇亦皆是非华族。庸也曾参预周武王伐纣之役。庸在西晋时的上庸县447,于今为湖北竹山县,麇人居于钖穴448,于今为陕西白河县。麇和庸都在汉水流域,也是在楚国的西北。他们将要伐楚,因而楚国北部申、息的北门都为之关闭起来。百濮既为麇人所率领,其居地当近于麇国。与百濮的情况相仿佛,群蛮的居地也当近于庸国。可以说,百濮之中可能有相当多的部分居于今陕西的东南部,而群蛮之中也可能有相当多的部分居于今湖北的西北部,只是其具体所在就难于确指了。
和麇、庸、百濮相近的还应该提到巴国。巴与蜀往往相提并论。蜀都在今四川成都市,巴国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国以今重庆市为都,乃是战国时事。春秋时并非如此。《左传》数记巴人,其最后一次在鲁哀公十八年,这一年,巴人伐楚,围鄾。鄾在今湖北襄樊市北,巴国都城如果在今重庆市,则伐楚之师,就应顺江而下,先过郢而后北上至于鄾。《左传》行文虽简朴,都未稍一涉及江上和郢,可知其时巴国尚未以今重庆市为都。《左传》记载巴国,始于鲁桓公九年。这一年巴国即曾伐过鄾。这是巴国欲与邓国和好,而鄾人杀其使者并夺取使人所携的货币。后来巴人还曾伐过申国449,楚国灭庸之时,巴人还曾出兵协助。邓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北,申国在今河南南阳市,皆距今重庆较远。其实巴人立国应与巴山有关。其国当在巴山北麓、汉水之南450,故易于顺汉水而下,与申、邓以及鄾人有交往,只是其时都城的具体所在,已难于稽考。
这里还应该顺便提到卢戎。卢戎始见于《左传》桓公十三年。这一年,卢戎与其近旁的罗国共同打败楚军。罗国在今湖北宜城县西,卢戎则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南,相距不远,故得力以拒楚军。
楚国之东的群舒就和百濮稍有不同。百濮未见其具体部落,群舒之见于《春秋》经传的就有舒451、舒蓼452、舒鸠453、舒庸454诸国。分国虽较多,所涉及的今县却仅有两处,就是安徽的舒城县和庐江县。舒鸠在舒城县东南,舒蓼和舒庸皆在舒城县的西南,舒国则在庐江县的西南。现在还沿袭舒城这样的县名,正显示舒人遗迹的所在。
群舒的东北为淮夷和徐国。淮夷的名称已标志其为非华族。徐国亦为戎裔。鲁僖公时,楚人伐徐,《左传》就曾记载:楚国的伐徐是因为“徐即诸夏”455。这是说,徐人因为接近诸夏,且有所往来,故为楚人所忌。显然可见,徐与楚国相同,皆是非华族。《春秋》经传曾不止一次记载过淮夷,皆未道及与淮夷有关的地名,杜预对此亦未做过解释。可能是飘忽无定,不易得其确处。徐国则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当吴国北至中原诸国的道路。(www.xing528.com)
东方的齐鲁两国的近旁,更多有非华族的居地。鲁国有戎人,这是在前面已经论述过的。东海之滨更多,见于《春秋》及《左传》记载的有莱、介、根牟、郯、莒等国,也还有任、宿、须句、颛臾等国。
鲁定公时,齐鲁两国会盟于夹谷,齐国欲使莱人在会上劫鲁侯,孔子就曾说过,“裔不谋夏,夷不乱华”456,显然以莱人为非华族。郯子朝鲁,言及其远祖少皞氏以鸟名官的故事,孔子虽曾向之学习,却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457,则郯国亦非华族。莒国也自谓“辟陋在夷”458。至于介459和根牟460,杜预注《左传》时,皆明白指出为东夷国,当然都不能列入华族之中。莱国故地在今山东黄县(今山东龙口市)。介国在今山东高密县西。根牟在今山东沂南县东南。郯国在今山东郯城县南。莒国今为莒县。
任、宿、须句、颛臾四国,据说是“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实际上却是“以服事诸夏”461。既然是服事诸夏,那就是非华族了。任国在今山东济宁市南。宿国在今山东东平县东。须句在东平县西北。颛臾在今山东平邑县东。
这里还应该提到被视为夷人的封国:杞和邾。杞国本来的封地在今河南杞县,入春秋时已经东迁,先后以淳于和缘陵为都462。淳于在今山东安丘县东北,缘陵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邾国在今山东邹县。这两国本来都是华族。杞国以用夷礼,而被贬称为夷人463。邾国直到春秋后期,还被鲁国视作夷人464。由邾国分出来的小邾(今山东滕县东南),也同样被当作夷人。以夷人相称,就是不承认他们为华族。按之实际情形,是不应再以之作为非华族的。
根据上面的论述,能够核实春秋时期和华族交错共处的非华族都城,按现在的省市区的属县来说,有下列各处:
(1)在现在河南省境内的有:临汝县(蛮氏)。
(2)在现在山西省境内的有:潞城县(潞氏),垣曲县、昔阳县(东山皋落氏),屯留(留吁),长治(铎辰),盂县(仇由)。
(3)在今陕西省境内的有:大荔县(大荔之戎),白河县(麇国)。
(4)在今河北省境内的有:新乐县(鲜虞),晋州(鼓国、肥国),鸡泽(甲氏),迁安(令支),蔚县(代国)。
(5)在今天津市境内的有:蓟县(无终)。
(6)在今湖北省境内的有:襄樊市(卢戎),竹山县(庸国)。
(7)在今安徽省境内的有:舒城县(舒鸠、舒蓼、舒庸),庐江县(舒国)。
(8)在今江苏省境内的有:泗洪县(徐国)。
(9)在今山东省境内的有:黄县(莱国),高密县(介国),沂南县(根牟),郯城县(郯国),济宁市(任国),东平县(宿国、须句),平邑县(颛臾)。
这些非华族所建立的邦国,其始兴的年代不可具知,有的灭亡年代也不易稽考,只好阙疑不论。后文进行相关的论述时,亦不可计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