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数化设计
参数化设计从实质上讲是一个构件组合设计,建筑信息模型是由无数个虚拟构件拼装而成,其构件设计并不需要采用过多的传统建模语言,如拉伸、旋转等,而是对已经建立好的构件(称为族)设置相应的参数,并使参数可以调节,进而驱动构件形体发生改变,满足设计的要求。而参数化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将建筑构件的各种真实属性通过参数的形式进行模拟,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和计算。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建筑构件并不只是一个虚拟的视觉构件,而是可以模拟除几何形状以外的一些非几何属性,如材料的耐火等级、材料传热系数、构件造价、采购信息、重量、受力状况等等。
对参数定义属性的意义在于可以进行各种统计和分析,例如我们常见的门窗表统计,在建筑信息模型中是完全自动化的,而参数化更为强大的功能是可以进行结构、经济、节能、疏散等方面的计算和统计,甚至可以进行建造过程的模拟,最终实现虚拟建造。这与犀牛、3D Max 等软件中的三维模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用3D Max 建立的模型,墙与梁并没有属性的差别,它们只是建筑师在视觉上假设的墙与梁,这些构件将无法参与数据统计,也就不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信息处理的可能性。
(2)构件关联性设计
构件关联性设计是参数化设计的产生。当建筑模型中所有构件都是由参数加以控制时,如果我们将这些参数相互关联起来,那么我们就实现了关联性设计。换言之,当建筑师修改某个构件,建筑模型将进行自动更新,而且这种更新是相互关联的。例如,我们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修改层高的情况,在建筑信息模型中,我们只要修改每层标高的数值,那么所有的墙、柱、窗、门都会自动发生改变,因为这些构件的参数都与标高相关联,而且这种改变是三维的,并且是准确和同步的。我们不再需要去分别修改平立剖。关联性设计它不仅提高了建筑师的工作效率,而且解决了长期以来图纸之间的错、漏、缺问题,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3)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
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是指通过定义参数来生成建筑形体的方法,当建筑师改变一个参数,形体可以进行自动更新,从而帮助建筑师进行形体研究。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仍然可以采用定义构件的方法实现。如果我们要设计一个形体复杂的高层建筑,我们可以将高层建筑的每一层作为一个构件,然后用参数(包含一些简单的函数)对这一层的几何形状进行定义和描述,最后将上下两层之间再用参数关联起来,例如设定上下两层之间的扭转角度,这样就可以通过修改所定义的角度来驱动模型,生成一系列建筑形体。这种模式对于生成一些有规律的,但却很复杂的建筑形体是十分有用的。在Revit 中,还有另外一种方便的工具——体量。体量设计更加接近建筑师的工作模式,建筑师可以从体量推敲做起,而不必关心体量与尺寸参数的关系,当体量推敲满意后,再为体量附着上具有真实属性的建筑构件,例如给形态附着幕墙、墙、楼板等。体量模式较为强大的功能还在于,当我们再次修改体量时,原先附着的建筑构件可以相应更新。这实际上实现了“先形状后尺寸”的设计方式,其技术思想与“变量化实体造型技术”较为接近。
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并不是建筑信息模型所独有的技术,犀牛等软件具备同样的功能。但是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形体可以方便地转化成具有真实属性的建筑构件,如给形态附着幕墙,当我们改变参数,形体发生变化的同时,建筑构件也相应同步变化,这就使视觉形体研究与真实的建筑构件关联起来,视觉模型也就转化为真正的“信息模型”。
(4)协作设计
在以往,我们理解的协作设计通常是建筑专业与结构水暖电的专业协作。而今天,随着建筑工程复杂性的增加,跨学科的合作成为建筑设计的趋势。在二维CAD 时代,协作设计缺少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但建筑信息模型为传统建筑工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协作平台,例如,结构工程师改变其柱子的尺寸时,建筑模型中的柱子也会立即更新,而且建筑信息模型还为不同的生产部门,甚至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协作平台,例如施工企业可以在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添加时间参数进行施工虚拟,控制施工进度,政务部门可以进行电子审图等等。这不仅改变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传统的工作协调模式,而且业主、政府部门、制造商、施工企业都可以基于同一个带有三维参数的建筑模型协同工作。
(5)模型的细致程度
英文称作Level of Details,也叫作Level of Development。描述一个BIM模型构件单元从最低级的近似概念化的程度发展到最高级的演示级精度的步骤。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为了规范BIM参与各方及项目各阶段的界限,在其2008年的文档E202中定义了LOD的概念。这些定义可以根据模型的具体用途进行进一步的发展。LOD的定义可以用于两种途径:确定模型阶段输出结果以及分配建模任务。(www.xing528.com)
对于模型阶段输出结果,随着设计的进行,不同的模型构件单元会以不同的速度从一个LOD等级提升到下一个。例如,在传统的项目设计中,大多数的构件单元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完成时需要达到LOD300的等级,同时在施工阶段中的深化施工图设计阶段大多数构件单元会达到LOD400的等级。但是有一些单元,例如墙面粉刷,永远不会超过LOD100的层次。即粉刷层实际上是不需要建模的,它的造价以及其他属性都附着于相应的墙体中。
对于任务分配,在三维表现之外,一个BIM模型构件单元能包含非常大量的信息,这个信息可能是多方来提供。例如,一面三维的墙体或许是建筑师创建的,但是总承包方要提供造价信息,暖通空调工程师要提供U值和保温层信息,一个隔声承包商要提供隔声值的信息,等等。为了解决信息输入多样性的问题,美国建筑师协会文件委员会提出了“模型单元作者”(MCA)的概念,该作者需要负责创建三维构件单元,但是并不一定需要为该构件单元添加其他非本专业的信息。
在一个传统项目流程中,模型单元作者(MCA)的分配极有可能是和设计阶段一致的 ,设计团队会一直将建模进行到施工图设计阶段,而分包商和供应商将会完成需要的深化施工图设计建模工作。然而,在一个综合项目交付(IPD)的项目中,任务分配的原则是“交给最好的人”,因此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不同的进度点会发生任务的切换。例如,一个暖通空调的分包商可能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就将作为模型单元作者来负责管道方面的工作。
LOD被定义为5个等级,从概念设计到竣工设计,已经足够来定义整个模型过程。但是,为了给未来可能会插入等级预留空间,定义LOD为100到500。具体的等级如下:
LOD 100 Conceptual——等同于概念设计,此阶段的模型通常为表现建筑整体类型分析的建筑体量,分析包括体积,建筑朝向,每平方造价等等。
LOD 200 Approximate geometry——等同于方案设计或扩初设计,此阶段的模型包含普遍性系统包括大致的数量,大小,形状,位置以及方向。
LOD 300 Precise geometry——模型单元等同于传统施工图和深化施工图层次。此模型已经能很好地用于成本估算以及施工协调包括碰撞检查,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可视化。LOD 300模型应当包括业主在BIM提交标准里规定的构件属性和参数等信息。
LOD 400 Fabrication-——此阶段的模型被认为可以用于模型单元的加工和安装。此模型更多的被专门的承包商和制造商用于加工和制造项目的构件包括水电暖系统。
LOD 500 As-built——最终阶段的模型表现的项目竣工的情形。模型将作为中心数据库整合到建筑运营和维护系统中去。LOD 500模型将包含业主BIM提交说明里制定的完整构件参数和属性。
在BIM实际应用中,首要任务就是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以及项目的具体目的来确定LOD的等级,根据不同等级所概括的模型精度要求来确定建模精度。可以说,LOD在做到了让BIM应用有据可循。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项目具体目的的不同,LOD也不用生搬硬套,适当的调整也是无可厚非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