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是人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1.教学原则是为教育目的的实现而服务的;
2.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起着指导作用;
3.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是教学原则确定的基础;
4.教学原则从属于教学目的,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
(二)我国目前教学原则有:
1.直观性原则
(1)定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2)基本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两类:一是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等;二是模象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教学中的直观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老师用语言进行生动地讲解、形象地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知识,形成生动的表象或想象,也可以起直观的作用。
(3)观点:
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学习,应该尽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呈现给学生。
乌申斯基:儿童是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2.启发性原则
(1)定义: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观点: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3.巩固性原则
(1)定义: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2)基本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3)观点:
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1)定义: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基本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3)观点:
《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5.因材施教原则
(1)定义: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基本要求: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定义: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量力性原则
(1)定义: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基本要求: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8.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1)定义: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基本要求: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试题再现
1.(单选)《学记》提出“学不躐等”“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揭示了教学中应坚持(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单选)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A.时教必有正业 B.君子之教,喻也
C.藏息相辅 D.不陵节而施
3.(单选)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方面的差异很大,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补充必要乡土教材,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单选)“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www.xing528.com)
5.(单选)下列表述符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贯彻要求的是( )。
A.多传授理论知识
B.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C.尽量使用统一的国家教材,减少乡土教材使用
D.为了让学生迅速掌握大量知识,尽量减少实验课的学时
6.(单选)下列教具中不属于模象直观的是( )。
A.标本 B.图片
C.图表 D.模型
【答案】C;D;D;A;B;A
7.(2020多选)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巩固性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有( )。
A.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B.在直观的基础上巩固
C.保证巩固的科学性 D.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
【答案】ACD
二、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述
1.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1)定义: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方式。
(2)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试题再现
(多选)讲授法包括( )。
A.讲述 B.讲解
C.讲演 D.讲课
【答案】ABC
2.谈话法
(1)定义: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2)基本要求: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
(1)定义: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2)基本要求:①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4.读书指导法
(1)定义: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它既强调学生的“读”,又强调教师的“指导”。
(2)基本要求:①指导学生精心阅读教科书。②指导学生善于阅读参考书。③指导学生写好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
5.演示法
(1)定义: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
(2)基本要求: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6.参观法
(1)定义:参观法是教师紧密配合教学,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而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方法。
(2)参观的类型:①感知性参观。②并行性参观。③验证性参观。④总结性参观。
(3)基本要求:①参观前,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现实条件,确定参观的目的、时间、对象、重点和地点,并在校内外做好充分准备。②参观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参观类型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组织学生全面看、细心听、主动问、认真记。③参观后,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参观计划,指导学生座谈收获、整理材料、客观评价、写好报告。
7.练习法
(1)定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2)类型:根据练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语言的练习、解答问题的练习和实际操作的练习;根据练习的形式,可分为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和操作练习;根据练习的层次,可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
(3)基本要求:①要有明确的目的与具体的要求。②要有周到的计划与适切的步骤。③要有恰当的分量与适当的难度。④要有科学的时段与有效的方法。⑤要有正确的态度与良好的习惯。⑥要有及时的检查与认真的总结。
试题再现
(多选)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可以将练习法进一步分成( )。
A.口头练习 B.书面练习
C.实际操作练习 D.独立性练习
【答案】ABC
8.实验法
(1)定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2)类型: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研究性实验。
(3)基本要求:①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②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③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及时检查结果。
9.实习作业法
(1)定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2)基本要求:①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②做好实习作业的动员。③做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④做好实习作业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