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教育的场所。学生在学校不仅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也接受一定的政治和道德教育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形成着自己的性格特征。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学校教育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有明确的目的,即培养目标;(2)有确定的教育内容;(3)有固定的教育组织形式;(4)有精心组织的教育活动;(5)有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6)有教育场地和教育设施;(7)有稳定的教育周期。相比之下,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难以达到这些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学校教育的力量仍然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学校教育可以,并且应该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实行有效的调控,起到主导的作用。
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班集体和教师对这两方面的影响来实现的。
学校集体组织对性格发展的影响。学校中的集体组织很多,有班集体、少先队、共青团等组织,这些组织的活动要求,对学生性格形成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特别是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在班集体中得到关心爱护、受到尊重信赖、感到温暖快乐的学生,他的情绪会是积极稳定的,行动是大胆、自信的,与人相处是团结友好的,对集体是关心爱护的。反之,则容易形成冷漠、孤独、自卑、消极、敌对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有的心理学家研究了班级指导对“角色”加工的意义。实验是在小学五年级有47名学生的一个班上进行的,教师挑选在班级中地位较低的8名学生,任命他们为班委会干部,在他们担任和完成班级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并追踪研究这些学生在班级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和性格特征变化的情况。一个学期过一进行测定,发现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有显著变化。从前,他们一向不被人重视,而当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担任一个学期的班干部之后,班上第二学期选举时,这8名同学中有6名又被选为班委会干部。另外还观察到这6位同学在性格方面,诸如自尊心、安全感、活泼性、协调性、诚实性、责任心、活动交往能力等特征都有所变化。从全班的统计来看,原来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的性格孤僻的儿童比例也大大下降了,整个班级的风气也有所改变。但不是任何班集体对学生性格和形成都发挥积极作用。班集体必须教师指导下,有正确而又明确的目的性,挑选出合适的班干部,组织起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建立起和谐、友爱、民主的班级气氛,发扬正气,能与不良倾向作斗争;对班级成员有严格要求,有严明的纪律。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班集体的成员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例如,一个具有积极向上的良好气氛的班集体,会促使其成员奋发上进、不甘落后、乐观活泼、友爱合群等良好性格的形成,反之就会使学生消极怠惰,不思上进,即使少数同学想上进也会因为难以抵抗压力和诱惑,最终陷入“同流合污”的境地。另外,学生在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集体中进行学习和工作,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的性格,组织性、纪律性、克服困难的坚韧性、勇敢顽强等性格特征都具有重大意义。
团队教育在性格形成上的作用是很大的。团队活动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能丰富人的心理活动,因此使人易于接受。在接受和执行团、队委托给他们的任务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面临社会性需要与个人需要,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完成任务和执行条件之间的矛盾。解决上述矛盾的过程也就是集体主义品德和意志、性格成长的过程。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良好的性格得以逐步养成。例如:担任团、队的干部要求有责任心、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处事公正、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等性格特征。而这些良好的性格特性,只有在执行班级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受到教师肯定、尊重、温暖而平等相待的学生,往往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也容易养成热爱集体,热爱老师等性格;一个受到教师否定、排斥、冷漠而不公正待遇的学生,易产生敌对情绪,养成消极颓废、自卑等性格特征。(www.xing528.com)
教师态度和学生性格
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首先应了解学生,要平等相处,彼此尊重,推心置腹,特别是对差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加肯定和鼓励。如果简单地骂他是个“不可救药的人”,只能使他产生反感,自暴自弃。
教师对每个学生亲切的、因材施教的态度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对于自尊心强、缺乏勇气的学生,适合于先冷淡,后单独做工作;对于较固执、不爱说话的学生,适合于多用事实、榜样来教育或用后果教育法让他们自己接受教训;对于活泼好动、有点自以为是、力求自决和自主、希望别人看重的学生,可以当面批评,但一定要说理,平等相待;对于头脑灵活、容易骄傲、有娇气、少韧性的学生,可多问他几个为什么,启发思考,并着重导之以行。只有“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发扬优良性格,克服不良性格,才能使性格教育收到成效。
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言教,而且还要身教,教师应以其全部行为和整个人格来影响学生。教师对学生性格形成影响的大小和积极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的性格特征。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的教师,他们深受学生的欢迎,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学生对他们的教育心悦成服,并有意无意地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效仿的楷模。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3种不同性格类型的教师各带3组学生,结果学生的性格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格和善、办事民主的教师,学生的性格比较稳定、积极,待人态度友好;性格严厉、遇事专制的教师,学生的情绪则比较紧张,不是冷淡就是带有攻击性;而性格冷漠、教育放任的教师,学生的情绪也变得漫不经心,言行常常处于放任状态。这充分说明,性格优良的教师可以带出性格优良的学生,而性格不良的教师可以带出性格不良的学生。斯霞老师为人和蔼可亲,细致耐心,有时即使有充分的理由去责难学生,也总是轻声细语,像个慈爱的母亲,苦口婆心地进行诱导。在她的影响下,凡经她教育的学生都十分讲究文明礼貌,没有粗野无礼的行为,甚至那些原来性格暴躁的学生,在斯霞老师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也开始自觉改变不良的性格。中小学生性格尚未定型,可塑性极大,如果每个教师都能像斯霞老师那样用良好的性格去陶冶学生,那就一定会使他们成为性格优良的一代新人。教师的性格是一种教育因素,而且是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因素都无法替代的。甚至教师的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优秀品质,也只有成为教师性格的一个组成部分才会对学生真正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个人、天津市蓟县苦梨峪小学教师王振远,是个性格坚强、意志坚定的人。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山区教学。有一次下大雪,学生王淑平因胆怯、畏难,没有到校上学。当晚,王振远就翻山越岭到她家访问。狂风卷着大雪,把山沟都填平了,他找不到羊肠小道,从山坡上跌下来,掉进了雪窝里,他挣扎着爬起来,跌跌绊绊,高一脚低一脚的来到王淑平家。望着浑身是雪的王振远,望着他那坚定不移的神色,王淑平和她的父母被深深感动了,一再表示以后不再缺课。正是在王振远坚强不屈的性格影响下,王淑平克服了畏难、胆怯的性格。从此以后,不管下雨下雪,总是按时到校,也磨炼出顽强的性格。从学生王淑平的转变中,我们不是很清楚地看到了教师性格的力量吗?
教师良好的性格对学生不是一种短暂的教育因素,这颗种子一旦撒入学生的心田里,必将绽开灿烂的花朵,对学生的一生都可能产生深刻的影响。鲁迅青年时代留学日本时的老师藤野先生,是个温和严谨、教学认真的人。每次检查鲁迅的笔记,总是细心地改错、补漏。有一次,鲁迅为了构图的好看,擅自将解剖图中的下臂血管移了位置。对此,藤野先生严肃指出鲁迅的过错,但态度却十分和蔼可亲。藤野先生高尚的人格,给鲁迅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直到晚年,他还时时想起藤野先生的音容笑貌,鼓起自己战斗的勇气。他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当年藤野先生怎么会想到自己的性格,竟会在一个异国的青年学生一生的发展中产生如此久远的影响呢?人们常说:“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我们无疑可以看到教师性格在学生身上的折光。“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为了培养具有真正完善性格的新一代,教师应对自己的性格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加强性格修养,努力克服自身种种消极的性格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