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的规律来看,翻转课堂的课后部分不可或缺。人类的认知遵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统性认识”“具体—抽象—具体”的规律,认识和实践必须紧密结合。[13]由感性转向理性,其实质就是认识从现象上升到本质,是理性认识向统性认识的升华,意味着人们的认识已经达到现象与本质的统一。翻转课堂颠覆了“教”与“学”,既翻转了教师与学生的顺序及地位,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场所,但其中唯一不能颠覆的便是认知规律。排球教师采用翻转课堂的目的之一便是引导学生的学习可以和认知规律趋于一致,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效率。具体来看,翻转课堂三个阶段的综合作用便在于此。例如,课前可看作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借助在线虚拟平台通过自学初步掌握课程内容;课中可看作学生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际体验等活动深入掌握各项排球知识、技能;课后可看作学生理性认识进一步上升至统性认识的过程,学生通过课后反复练习进一步反思及巩固所学知识、技能。所谓统性认识,意味着学生已经可以通过表象看清事物本质,学生看待事物、分辨事物的能力得以提升。由此可见,课后部分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部分。对此,排球教师可借助以下两点来加深这部分的功能效用:第一,注意组织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反思;第二,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并据此调整教学。
(一)学生反思、总结学习过程和效果,巩固所学排球课程内容
学生要学会复盘自己所学的知识,即在课后要对自己在排球课堂中学到的排球理论及排球技能反复巩固,并结合自身反思和总结,以此找出不足,并进行改正。学生既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总的来说,课后巩固和练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实验组的结果显示,很少有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而巩固学习内容的学生就更少了。图8-3和图8-4可知,目前学生自主巩固课堂内容的效果并不理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不仅和教师没有对这方面做出强制性要求有关,还和学生没有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文化课学习任务过重等有关。
图8-3 实验组学生课后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情况
图8-4 实验组学生课后巩固所学技术动作的情况
我们了解到,课后排球教师和学生很难有共同的时间和空间来巩固所学技术动作,基于此,排球教师可要求学生将自己对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反思和总结上传至平台。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其中,激励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事先告知学生这部分活动和学科成绩相关联,以实现优化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另外,出于巩固学生所学内容的目的,排球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小组之间的比赛,并将小组成绩纳入评定学生排球课程成绩之中。为此,排球教师一定要注意对排球教学内容、方式及手段等做事先的安排并提出相应的要求,以求尽可能规范学生的排球技术动作。具体以排球垫球及传球技术为例,排球教师组织小组进行比赛,三局决胜负。首先,小组内部要根据小组成员的优势及特点做出安排;其次,小组之间开始进行比赛;再次,小组组长要带领小组成员对整个比赛进行复盘,分析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改正自己的不足,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最后,各小组要把分析或者总结结果上交给排球教师,而排球教师要对各个小组做出点评,引导各个小组能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及不足。综上,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还能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社会适应能力等。
(二)排球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改善后续的教学设计
在课后,排球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以此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促使排球教学设计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注释】
[1]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1):105—112.
[2]胡建华,陈玉祥,邵波,等.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30年[J].教育研究,2008(10):11—20.(www.xing528.com)
[3]黎静.在线教育来潮:教师的困境与出路[J].高教研究,2013(5):151—155.
[4]刘艳斐,乜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61—66.
[5]王忠惠,朱德全.“翻转课堂”的多重解读与理性审视[J].当代教育科学,2014(16):30—33.
[6]刘敏,刘志鹏,雷蕾.探析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翻转课堂[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14—15.
[7]武文虎.论素质规律和学习规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8):11—13.
[8]何世忠,张渝江.再谈“可汗学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2):24—26.
[9]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10]李利.翻转课堂:如何革新传统教学——兼谈翻转教学的整体设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7):49—52.
[11]丁邦平.探究式科学教学:类型与特征[J].教育研究,2010(10):81—85.
[12]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02.
[13]武星亮,史宽量.试论认识基本规律的三个层次[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3):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