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谷牧早年的文化情结-孔子学刊

谷牧早年的文化情结-孔子学刊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述評谷牧與孔子基金會的緣分,不得不提及他早年的文化情結。谷牧雖出身貧寒,却在早年打下堅實的國學功底。這两項“规定动作”日復一日重復,逐漸在谷牧的幼小心灵中种下尊師重道的种子。如此一來,谷牧的文化功底怎能不深厚?在王東堂的弟子中,谷牧的成績是最好的。2016年10月,谷牧舊居被授予“中國孔子基金會·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示範基地”稱號。

谷牧早年的文化情结-孔子学刊

述評谷牧與孔子基金會的緣分,不得不提及他早年的文化情結。

谷牧雖出身貧寒,却在早年打下堅實的國學功底。這與他特殊的家境有關。

谷牧是山東榮成人。《谷牧回憶録》記載,谷牧的父親和他都是家中單傳,父親在他九岁時去世。祖父是個農民,識字不多,家中常受大户欺辱。祖父對他講,日子再難也要供他讀書,以便他將來能够撑起這個家。非常幸運的是,他的外祖父王東堂是個參加過鄉試却未中舉、國學功底還算深厚的秀才。谷牧在七至十五岁期間,一直在外祖父的私塾中學習,在人生中最为關鍵的學習階段,接受了嚴格的國學教育。[1]

每天,在正式讀書之前,谷牧都有兩項“規定动作”要完成:首先,向孔子牌位作揖;其次,向他的外祖父兼老師行禮。這两項“规定动作”日復一日重復,逐漸在谷牧的幼小心灵中种下尊師重道的种子。谷牧跟隨外祖父學習了《三字經》《百家姓》《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古文觀止》《古文辭類纂》以及唐詩等中國傳統典籍。

王東堂的教學方法非常傳統:先教識字,然後要求全文背诵。如此過了三年,他才開始为谷牧開講經典。其講解完全依照繼孔子之後儒家的另一位集大成者——朱熹的詮釋體系,講完後便要求谷牧寫文章。此外,王東堂還教他書法、白話文和算術。如此一來,谷牧的文化功底怎能不深厚?

在王東堂的弟子中,谷牧的成績是最好的。王東堂因此常帶他外出游學,與當地的知識分子談經論道,作文吟詩。(www.xing528.com)

谷牧在家族中是“家”字輩,家人便援引《孔子家語》這部書名,为他取名“劉家語”。研習儒學的人都知道,《孔子家語》是瞭解孔子思想非常重要的一部書。为方便人们區别《論語》和《孔子家語》,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曾打過比方:如果《論語》是孔子的語録,那麼《孔子家語》就是孔子的文集。今天,《孔子家語》已成为研究孔子所不可繞過的一部重要之書。從名字——這個人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代號中,我们也可窺見谷牧與孔子思想、儒家文化的深厚淵源。

在外祖父兼國學導師王東堂的教導下,谷牧在生命中種下了一颗儒家文化的種子。後來,這颗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終於長成一棵參天大樹。谷牧把追隨外祖父學習的時期稱作“七年磨劍”時期,認为在這段時期中,自己練就了扎實的“童子功”,为日後閲讀進步書籍、探索救國道路打下了基礎。

由於工作關係,前幾年,筆者曾兩次瞻仰位於今山東榮成寧津街道東墩村的谷牧舊居。舊居内掛有孔子像和孟子像。其中有一次,谷牧長子劉念遠陪同笔者前去,他介紹了谷牧少時與孔子的特殊緣分。2016年10月,谷牧舊居被授予“中國孔子基金會·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示範基地”稱號。

20世紀30年代,谷牧到達北平。在北平時,他多方尋找黨组織。在此期间,他閲讀了大量的中外名著,并不斷發表文章,以文會友。他還去北京大學旁聽過文學史等課程。找到黨组織并被恢復组織關係後,根據安排,谷牧加入了北平文學青年的進步组織——北平左聯。他以文藝青年的名義,在進步文藝團體和文藝青年中開展工作,宣傳進步思想和黨的主張。正是在這個階段中,他開始固定使用“谷牧”這個筆名。也正是在這個階段中,他的文化功底變得更加深厚,視野也變得更加開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