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曾子家风对孔子学刊的影响

曾子家风对孔子学刊的影响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這與曾氏家族治家嚴謹、重視家學傳承有關,是曾子仁孝家风潜移默化熏陶影响的結果。可以説,南豐曾氏之所以繁榮,主要是因为家族特重家教、文化積累深厚和曾子仁孝家风的長期熏陶。概而言之,曾氏家族多次呈现一門英才輩出的大繁榮现象,這充分説明了家风起到的重要作用,表明了曾子仁孝家风潜移默化而又異常强大的力量。如,秦時統治者對儒學采取打壓抑制措施,但曾氏家族仍保有仁孝家风,通過家學的形式令儒學保存活力與生氣。

曾子家风对孔子学刊的影响

曾子仁孝家风是曾子思想的凝聚,也可以説是儒學思想的精要,具有深邃的哲理和廣泛的普適性。它一經形成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曾氏家族中源源不斷地蔓延開去,對曾氏家族幾千年的發展起到指導和引領作用。同時,它又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其他家族家风的建設等産生了積极的影响。

(一)對曾氏家族的影響

曾子仁孝家风隨著家族的發展壯大,也在不斷地傳承發展,成为曾氏家族的家风底色。同時,世代傳習的家學成为家风得以傳揚下去的載體,使無數曾氏子孫從中領悟到先祖曾子的智慧和美德,進而修養自身、志道向學,在自身取得成就的同時,也使家风歷久彌新。重視家教的傳統为家风世代相承提供了保障和动力,保證了家學得以有效地傳承下去。於是,亂世之中,仁孝家风使家族得以自保、沉澱積累;治世之中,仁孝家风使家族興盛發達、人才濟濟。仁孝家风引領著曾氏家族走過兩千多年的岁月,輝煌不斷。

西漢前期,曾子仁孝家风引領曾氏子孫進德修身。曾氏子孫多出仕为官,家族平穩發展。西漢末年,曾子十五代孫曾據富有仁義,對王莽篡權的做法感到憤怒,“耻事新莽”,率全族遷徙江右,定居南方。雖然與先祖曾子相隔幾百年,與故鄉相距數千里,但是曾子仁孝家风的本質没有改變,家學仍在家族中傳承不斷。經過幾百年的沉澱積累,曾氏家族在隋唐時期漸趨興旺。在宋代崇儒尊孔的形勢下,曾氏家族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南豐曾氏、晋江曾氏、章貢曾氏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學術、仕途上都有顯赫的人才出现。

晋江曾氏英才輩出,科舉中第不斷。其中的佼佼者當數曾公亮、曾孝寬、曾懷、曾從龍,四人皆为宰相,不僅位居高位、勤政愛民,而且知識淵博、重家教家學。曾公亮盡孝盡忠,熟知典籍,著述豐富。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子孫異常出色。長子曾孝寬为相,为官體恤民情,在家盡孝、教子有方。曾孝寬孫曾懷受家學熏陶,自幼謹約自持,後任右丞相,封魯國公。曾從龍是曾公亮四世孫,進士第一,宋寧宗贊曰“有經緯之文章,乃天下之賢才”,後任國相。總起來看,晋江曾氏綿綿科第,廉潔自律,德行高尚。這與曾氏家族治家嚴謹、重視家學傳承有關,是曾子仁孝家风潜移默化熏陶影响的結果。

南豐曾氏因科舉起家,以文采揚名於世,政途與學術都達到了當時的高峰。曾仁旺少讀儒家典籍,文章出色,行孝悌,被贊“慈以撫下,莊以莅衆,家人興於仁讓,鄉邦皆慕效之”[11]。其子曾致堯以文鳴於世,七子中二人中進士。其中,曾易占有父遺风,也重家教,六子皆中進士。六子中曾鞏、曾布、曾肇尤为出色。曾鞏以道德文章名天下,與歐陽修等人掀起古文革新運动,被譽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還傳承家學,教育弟妹。弟曾肇説:“属則昆弟,恩猶父師。”[12]父師般的教導使兄弟幾人皆有成就。弟曾布官至宰相,學術上有建樹,著有《三朝正論》《曾布集》等。弟曾肇仁厚剛毅,博覽經傳,被贊“以儒者而有能吏之才”[13]。曾肇教育有方,子孫杰出者尤多,“諸孫二十五人,皆克世其學”[14]。可以説,南豐曾氏之所以繁榮,主要是因为家族特重家教、文化積累深厚和曾子仁孝家风的長期熏陶。正如清代學者李紱所説:“孔子之道傳於曾子,曾子之後有文定公子固先生起於撫州,實傳曾子之學。”[15]曾子之學、曾子之风在此家族中得以充分呈现。

章貢曾氏因“一門四進士”聞名天下,四進士为曾弼、曾懋、曾開、曾幾。除曾弼早逝外,兄弟三人都曾为禮部侍郎,可謂衣冠盛事。尤其是曾幾,篤學力行,在學術上有所建樹,寫成《經説》《易釋象》等,還善寫文章,詩尤工。陸游在曾幾墓志銘中寫道:“孝悌忠信,剛毅質直,篤於为義,勇於疾惡,是是非非,終身不假人以色詞。”[16]這種評價恰當説出了曾幾的品格修養。曾幾及其家族可謂具有曾子遺风。

明嘉靖年間,曾子五十九代孫曾質粹回歸曾子故里嘉祥,主事曾子祀典。其子孫世代主事奉祀,并帶領曾氏家族在家學、家教等方面取得進一步發展。這主要表现在:志書《宗聖志》不斷得以完善,曾氏家譜、家規得以修繕,曾子祭祀制度不斷完備,等等。曾氏家族漸與孔、顔、孟三氏并立,成为著名的文化世家,家族再次進入興盛期。旁裔中也有能很好承繼曾子家风,取得巨大成就的家族。如,湖南曾國藩事功與道德并進,帶領湘鄉曾氏走向輝煌,使曾氏家教家风达到了新的高度。

概而言之,曾氏家族多次呈现一門英才輩出的大繁榮现象,這充分説明了家风起到的重要作用,表明了曾子仁孝家风潜移默化而又異常强大的力量。曾子仁孝家风作为家族的精神紐帶和信仰追求,也引領著曾氏子孫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豐富著他们的心灵世界,使他们品行高尚、出類拔萃。“孝悌忠信傳家遠,修齊治平德業興。”山东嘉祥曾廟中這一楹聯是曾子仁孝家风生动的概述,激勵著曾氏後人不斷進德修業,保持家族興盛。

(二)對傳統文化的影響

以曾子思想为核心的曾氏家族之家风,自然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促進著儒家文化的發展。同時,曾氏家风重視孝悌仁愛,這對其他家族也起到積极的示範引導作用,促進了其他家族良好家风的形成。特别是曾氏被封为“宗聖”後,曾氏家风也一躍而为“聖人家风”,更具影响力和感召性。

首先,曾子仁孝家风为曾氏家學的發展提供氛圍和动力,保障家學能順應時代需要,促使其更好發展與傳播。曾氏家族幾經遷徙,無論走到哪裏都没有放弃對家學家风的傳承與發展,進而將儒學帶到了多個地方,促進了當地儒學的發展。如,曾據南遷,將包含曾子思想在内的儒家文化帶到了廬陵地區。唐僖宗年間,曾子三十六代孫曾延世舉家遷徙到福建晋江,發展为晋江曾氏,极大地促進了晋江儒學的發展。

其次,曾子仁孝家风融入家族文化的傳承建設中,使儒學更具生命力和持久性,使中華文化得以更好發展傳承。當儒學面臨困境時,家风能保證儒學在家族中自覺發展傳承下去,而不會斷裂和消亡。如,秦時統治者對儒學采取打壓抑制措施,但曾氏家族仍保有仁孝家风,通過家學的形式令儒學保存活力與生氣。五代十國時期,儒學荒滯,儒家典籍散佚較多。曾子四十代孫曾崇范延續曾子仁孝家风,家藏九經子史,讀書自若。南唐要建學校,搜集典籍,曾崇範便將家中豐富的藏書敬獻出來,为當地文化的發展、儒學的傳承做出了貢獻。當社會尊孔崇儒時,曾氏家族便能赫然興盛,將自身優秀的思想文化呈现出來。宋代南豐曾氏、晋江曾氏、章貢曾氏便是极好的例子。優良家风培育出的衆多優秀人才,對文化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最後,曾子仁孝家风作为聖人家风的一種,促進了衆多家庭良好家风的養成。曾子及曾氏後裔通過實踐孝悌之道,發揚仁義剛毅、忠信廉潔等美德使自身走向繁榮。同時,這種道德风尚自然對衆多家族具有强大的示範力量,引領它们也學習踐行仁孝等美德。如,曾子孝親、教子等典故,成为古今中外無數家庭盡孝、教子的楷模。近代曾國藩家教的結晶《曾國藩家書》,成为家庭教育的經典,對教子、齊家等家风建設起到了引領和指導作用。可以説,曾氏家族的良好家风,在有意無意間成为衆多家庭家风形成的方向標。

總而言之,以仁孝为特色的曾子家风對曾氏家族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影响,使家族内部保有儒家文化的本質,培養出衆多德才兼備的人才。同時,曾子家风作为傳統優秀家风的代表,對其他家族也帶來積极的示範引領作用。可以説,經過歷史沉澱的曾子家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廣泛的普適性,對當代家风建設仍然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和指導作用。

(編輯:陳以鳯)

[1]本文为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聖人家风研究——孔顔曾孟四氏家學、家教、家风”(项目编号:18CZXJ06)的階段性成果,孔子研究院院課題“先秦儒家家风研究”(项目编号:19KZYJY06)的階段性成果。(www.xing528.com)

[2]歷史上,由中央政府封为聖人的有至聖孔子、復聖顔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五人分属孔(子思子是孔子的孫子,同属孔氏)顔曾孟四大聖人家族,各有各的家风。

[3]《孟子·離婁下》中記載曾子居於武城的一則故事,評論説:“曾子,師也,父兄也。”據此可知,曾子在武城是被尊为“師”的。

[4]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第811頁。

[5]《禮記·曲禮》中有時稱曾申为曾子,可知曾申在當時也是知識淵博、富有威望的。

[6]鄭曉如:《闕里述聞》,《孔子文化大全》影印本,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第387頁。

[7]歷史上關於《曾子》一書有多種記載。如《漢書·藝文志》中記載为《曾子》十八篇;《隋書·經籍志》中記載为《曾子》二卷、目一卷,魯國曾參撰;宋代《直齋書録解題》中記載为《曾子》二卷,凡十篇;等等。這些書籍雖然都没有流傳下來,但確有《曾子》一書是毋庸置疑的。

[8]曾國荃:《宗聖志》,《孔子文化大全》影印本,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第790頁。

[9]曾國荃:《宗聖志》,第790頁。

[10]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第104頁。

[11]《續修曾文定公族譜外傳·祖德列傳》,江西:南豐曾氏藏道光十九年刻本。

[12]曾鞏:《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第796頁。

[13]脱脱等:《宋史》卷三一九,北京:中華書局,1977,第10396頁。

[14]曾肇:《曲阜集》卷四,載《四庫全書》第110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409頁。

[15]李才棟、曹濤:《中國文化世家·江右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第114頁。

[16]陸游:《曾文清公墓志銘》,載《陸游集》第5册,北京:中華書局,1976,第2305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